岗位设计概述
一、岗位和岗位研究的概念
(一)岗位
position职位岗位是特定的组织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有员工承担完成若干项工作任务,并具有一定的职务和责任、权限,就构成一个岗位。职位一词,其含义与“岗位”基本相同,专指一定组织中具有一定职责的员工的工作位置,它与职务的区别是:职位强调承担某类工作任务的人员数量,以及具体的劳动地点(位置)。不过,职位一词多见于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而在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更广泛使用的是岗位一词。在一定时间、空间内,岗位是企业赋予每个员工所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应负担的责任、应具有的权限的统一。或者说,岗位是一定的技术或行政职务、工作任务、责任和权限的统一;岗位是以“事”为中心,将工作任务、责任、权限分派给每个员工。
(二)岗位研究
岗位研究是岗位调查、岗位分析、岗位设计和岗位评价等活动的总称。更确切的说,它是以企业各类劳动者的岗位为对象,采用科学的方法,经过系统的岗位调查和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制定出岗位规范等管理文件,并对岗位做出评价,为员工的招聘、考核、培训、晋升、调配、薪酬和奖惩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
二、岗位研究的作用
岗位研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这些联系中可以看出岗位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岗位研究与员工招聘和选任
企业员工的招收、选拔和聘任是企业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重要措施。努力实现招收和选拔员工工作的科学化,对于加强企业员工队伍的组织建设、提高员工队伍的总体素质、保证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推动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岗位研究是企业员工招收、选拔、任用的基本前提。岗位研究所形成的人事管理文件,如工作说明书,对某类工作的性
质、特征,以及担任此类工作应具备的资格、条件,都作了详尽的说明和规定,这就是人事管理人员明确了招收的对象和标准,在组织人员招收、选拔和聘任的考评时,就能够准确的选择科目和考核内容,避免盲目性,从而保证“为事择人、任人唯贤、专业对口、事得其人”。
(二)岗位研究与企业定编定员
岗位研究与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劳动定员工作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谓定编,就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企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出发,合理确定企业组织机构的结构、形式和规模,以及人员配置数额;所谓定员,是在定编的基础上,严格按编制名额和岗位地质量要求,为企业每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定编定员是企业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有不断的加强这项工作,才是企业组织机构达到精简、统一、效能的目的,杜绝人员浪费,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最佳配置,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仍有相当多的企业没有定员标准,普遍存在机构臃肿、人员膨胀、效率低下的现象。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这些企业至今还没有建立起岗位评价与分类的制度,机构的设置缺乏真实可靠的客观依据,人员安排和使用没有统一严格、详细具体的质量要求。值得欣慰的是,岗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开始受到企业的重视。
(三)岗位研究与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多种方法,对生产某种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或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无论是从理论渊源、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内容和方法,还是从其基本功能来看,岗位分析、岗位评价与劳动定额之间都存在许多共同点。例如,企业劳动定额定员管理所采用的工作日写实、测时、工时抽样等技术测定方法,在岗位分析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岗位评价的结果又是确定工序(或工种)劳动定额水平,以及标准工作长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岗位研究与岗位职务培训
企业岗位职务培训是指为了满足岗位的需要,队就有一定的文化素质的在岗在职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培训。岗位职务培训作为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具有员工培训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岗位职务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员工获得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上岗任职的资格,不断提高员工胜任本岗工作的能力。因此,岗位职务培训的内容必须从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出发而加以规定。(2)岗位职务培训还具有长期性、全员性和效益性。(3)岗位职务培
训的前提是岗位规范化。岗位规范包括岗位任职标准和岗位培训规范。岗位职务培训的上述三个特点说明:岗位研究的结果,如岗位规范等项文件,是岗位职务培训必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五)岗位研究与业绩考核
员工的业绩考核是按照一定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员工的心理品质、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劳动态度、工作业绩等方面所进行的全面考察、评定和审查。业绩考核与岗位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有所不同、岗位研究是以岗位为中心,分析和评价各个岗位的功能和要求,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以及承担该岗位职责的人员所必备的资格和条件,以便为事权人;而绩效考核是以员工为对象,通过对员工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来判断他们是否称职,并以此作为任免、培训、奖惩、薪酬的依据,促进人适其位。虽然岗位研究与人事考核有许多不同点,但就其实质而言,这两项活动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因事择人,适才适所”的要求。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程序上看,岗位研究是员工业绩考核的前提,它要为员工业绩考核的内容和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标准的确定,提供客观的依据。
(六)岗位研究与劳动报酬
岗位研究为企业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及公平合理地支付工资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企业员工劳动报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工作的性质、技术的繁简及难易程度、工作负荷、责任大小和劳动条件等,而岗位研究正是从这些基本因素出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衡量之后,完成岗位分级等工作的。这就有效地保证了岗位和担当本岗位的劳动者与劳动报酬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使企业员工得到公平合理的工资。实际上,许多欧美工业化国家的企业普遍实行岗位评价制度,其最根本最直接的目的,正是为了使企业工资制度更确切地反映岗位与劳动报酬之间的对应关系。
(七)岗位研究与劳动计划、经济核算
岗位研究所形成的人事文件为企业准确地编制劳动计划、核算成本提供了前提。岗位研究完成以后,企业计划、财务部门对各个生产单位、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总量,以及人力资源的安排和使用,有了较为精确的统计和计量,从而为企业劳动计划的编制、产品成本的核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大大提高了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八)岗位研究与企业劳动生产率
在调动企业员工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效率方面,岗位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岗位研究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同工同酬,使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他们必然会在生产中明确目标,服从领导指派,积极努力工作,不断开拓进取,其最终结果将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九)岗位研究与企业劳动组织
岗位研究的重要作用还在于,通过岗位测定和分析,不断对岗位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进,推动各岗位在劳动组织中合理配置,促进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保证生产过程尽可能均衡、协调地进行。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化、科学化;还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十)岗位研究与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制度,它除了具有“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等传统企业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外,还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系列制度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些制度包括:企业的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
度、企业的组织制度、企业的管理制度等项内容。企业的管理制度覆盖了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包括经营管理的组织模式、岗位责任制、民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劳动工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建设等内容。从广义上看,除财务制度外,上述的其他制度都属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范畴。但为了便于分析研究问题,进行专门化管理,往往从人力资源管理中将它们分离出来。具体地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两大部门:一是人力资源配置的制度,二是员工技能开发的制度。而岗位研究的一切最后结果,都与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员工的技能开发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因此,岗位研究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三、岗位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
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步骤地去考察某一现象总体,收集必要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研究各种因素及相关关系,以掌握现象的性质、特征以及运动的规律性。它是社会科
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研究方法的适应范围很广泛,调查方法多种多样,如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个案调查等等。一般常用的调查方法有:参与法、观测法、问卷法、访谈法、通信法等等。
(二)数量分析的方法
它是运用现代数学、统计学等数量方法,对经济进行数量分析,从而判定经济过程和各种因素属性的数值(或数量)关系的一种方法。在岗位分析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模糊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以及社会经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岗位进行数理分析。不过,应当指出,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只有对事物的质做出准确的定位,才能进行量的精确分析。质的分析是要判定经济现象和过程所具有的各种因素、属性。采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并不排斥质的分析方法,量的分析是质的分析的延伸,只有在质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量的分析,才能加深对质的认识。
(三)心理学的方法
由于岗位研究与工业心理及其分支人力资源心理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对岗位进行分析评定时,也需要采用心理学的一些方法。
★测验法。它是通过测验(考试、测试)来测量受试者的智力水平以及个性特征差异的方法。心理测试包括能力测验、成绩测量、品格测验等类别。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器械、实物,另一种是使用文字和图形等。
★观察法。它包括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它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来考察心理现象,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出规律的方法。有效地观察,除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外,还需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目的,有被观察对象的知识,有对客观事务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以及记录、整理材料的正确方法。
(四)评定量表法
评定量表法即采用不同的量表方式进行心理测量、评定的方法。具体有四种量表方式:
★称名量表,亦称类别量表,以测量类别记分。
★顺序量表。这种量表既没有相等单位,也没有绝对零,只要求在若干项目中按一定标准排列出等级次序。
★等距量表。该表测量水平高,采用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它以间距相等的记分点对心理特征做出测量,常见的是五点或七点量表。
★等比量表。该量表除含有上述三种量表的特征外,还有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绝对零点。该表测量水平最高。
(五)其他科学方法
在现代经济科学的研究中,新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控制的方法、手段和工具正在大量涌现。例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以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应用,使经济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经济管理中原来无法处理的庞大繁杂的原始数据能够得到处理和储存,并可以随时调用。在岗位研究中,应当注意学习、吸收和应用当代科学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方法,从而提高岗位研究成果的精确性、可靠性和可行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