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2 月 20 日
课题 |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 课时 | 一课时 | 课型 | 新授 | |
教学 目标 | 知识目标:明确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设计、实施“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尝试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和操作过程,培养兴趣和能力 情感目标:参与种子萌发的探究活动,培养珍爱生命的情感,增强合作意识。增强学生接近大自然的机会和能力。 | |||||
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设计对照实验,进行有效探究,体验科学研究和自主学习的过程 教学难点:多变量的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是本课的难点 | |||||
教学措施 | 本节课是一个多变量的探究实验设计课,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刚刚接触探究活动,能够初步掌握一个变量的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多变量的探究实验对他们来说,难度过大。要让他们在课堂时间内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就必须细分知识难点。将多个变量细分为几个单变量,降低了难度,学生处理起来有一定把握,积极性也会提高。 | |||||
教学方法 | 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法 | |||||
教具 准备 | 同样的黄豆种子若干,250ml带瓶盖的透明小玻璃瓶56(每组四个)个,60ml带瓶盖透明小玻璃瓶1个,土壤,注射器1个,燃烧匙1个,蜡烛1小段,黑布1块,纱布若干,标签纸若干,药匙1把,一次性口杯若干。(鼓励学生不要拘限于老师提价的材料,也可以用自己的材料进行实验并用简图画出实验装置。 | |||||
注意 问题 | 教师通过语言提示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及充足的空气。有的学生可能还会提出阳光、土壤等,最后共同明确探究的重点:温度、水分、空气。注意设置对照试验和控制变量 | |||||
板书 设计c十十程序设计语言 | 探究种子的萌发环境种子萌发条件 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作出假设:(根据学生的推测作出) 制定计划:(依据学生设计顺序板书) 对照实验一:以空气为变量,1号瓶/2号 对照实验二:以水为变量,3号瓶/4号瓶 对照实验三:以温度为变量,5号瓶/6号瓶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 |||||
教 学 过 程 (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 | ||||||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种子植物,那个同学能说说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那么一颗小小的种子是怎样长成一株完整的住物体的?这是第二章我们将要学习和探讨的——被子植物的一生。 被子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开始的。那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呢?这是我们这一节课将要探讨的——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板书) 新授: 寒假的时候我们布置了一份作业,在家长的协同下生一份豆芽。哪些同学完成了这份作业? …… 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根据学生的讲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启迪学生思考种子萌发与哪些环境条件有关。把重点落在: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上。 这样回答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没有经过科学验证,而是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设想出来的,这个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假设过程。 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就设计实验方案来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设计包括材料用具的设计和实验步骤的设计。你准备怎样设计你的实验方案? 首先我们来分析和讨论书上的实验方案,看他能不能给你一些启发。 完成探究报告册的讨论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书上的设计方案有没有不足的地方?(冰箱不仅温度低,也没有光)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前的同学用书上的设计方案做实验,结果2号瓶和3号瓶的种子都发芽了,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 教师在以下方面进行指导与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A、设计实验方案要遵循对照实验的原则。并注意一定要控制变量。(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就是对照实验)。 B、根据学生作出假设的多少,确定有多少个变量,从而决定设计对应的多组对照实验。 C、每一组应当选择15粒左右的种子,不能选取1粒、2粒,其原因是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D、每隔半天观察一次,应同时观察,并作好记录(可采用表格方式记录)。 展示教师的实验装置。 只要我们肯动脑,我们就可以发现和利用身边的资源做实验。 介绍实验的过程与种子的萌发状况,引发学生思考:同样的条件,为什么有的种子萌发了,而有的种子没有萌发?除了环境条件外,种子萌发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下节课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打下伏笔。 同学们设计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方案,就请同学们课下亲自实践一下。一周后我们展示你们的试验结果,并进行评比。 | ||||||
教 学 后 记 (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