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ONVIF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完全标准化的、可互操作性的网络视频服务,即使是由不同的网络视频供应商组成的产品。规范描述了网络视频模型,接口,数据类型和数据交换模式。规范使用了那些已经存在的的相关标准,并同时根据视频网络服务添加制定了一些必要的新规范。
这是ONVIF的核心规范,另外,ONVIF已经发布了以下规范:
ONVIF架构[ONVIF 架构]
ONVIF分析服务WSDL [ONVIF 分析服务 WSDL]
ONVIF解析设备服务[ONVIF 解析设备服务 WSDL]
ONVIF设备服务WSDL [ONVIF 设备 WSDL]
ONVIF设备IO服务WSDL [ONVIF 设备IO WSDL]
ONVIF显示服务WSDL [ONVIF 显示 WSDL]
ONVIF事件服务WSDL [ONVIF 事件 WSDL]
ONVIF图像服务WSDL [ONVIF 图像 WSDL]
ONVIF媒体服务WSDL [ONVIF 媒体 WSDL]
ONVIF PTZ服务WSDL [ONVIF PTZ WSDL]
ONVIF记录服务WSDL [ONVIF 记录 WSDL]
ONVIF远程发现WSDL [ONVIF 远程发现 WSDL]
ONVIF重放服务WSDL [ONVIF 重放 WSDL]
ONVIF检索服务WSDL [ONVIF 检索 WSDL]
ONVIF主题XML命名空间[ONVIF 主题命名空间]
文档是按照ONVIF的规范框架所编写的,ONVIF文档被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规范的综述:把规范的各个部分给出一个概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网络服务框架:对网络服务和基于ONVIF的网络服务规范给出一个简要的介绍
IP配置:规定ONVIF网络视频服务的IP配置要求
设备发现:描述设备怎样被发现,在当地或远程的网络中
设备管理:定义网络视频发射器管理命令
设备IO:定义处理物理层的输入输出命令
图形和媒体:定义与图像和媒体设置相关的配置命令
实时流:为音视频流和元数据流提供需要
事件处理:定义怎样同意和接收数据从网络视频事件(通知)
PTZ控制:提供命令控制云台全方位(上下、左右)移动及镜头变倍、变焦
视频分析:定义了ONVIF分析模式,分析对象描述和解析规则配置
视频解析设备:定义命令处理视频解析设备
记录控制:定义记录配置机制
检索和重播控制:提供用于记录的包括元数据的检索命令
安全章节:定义在ONVIF中数据的传输安全级别
1 范围
本标准定义的是网络视频客户端和视频传输设备的通信规范。这个新的规范使不同的厂商提供的产品均可以通过一种统一的接口进行通信成为了可能。这些接口包括功能如:设备管理、实时的音视频流、事件处理,PTZ控制(云台全方位(上下、左右)移动及镜头变倍、变焦控制),视频分析及控制,搜索与回放。
ONVIF规范中设备管理和控制部分所定义的接口均以Web Services的形式提供。为了引进网络视频服务,ONVIF规范包含了所有的XML及WSDL(Wed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的定义。
为了达到完全的即插即用的操作性能,该标准定义了设备发现的规范。ONVIF中设备发现机制
可看作是WS-Discovery的延伸。因为网络视频发现机制的需要,关于WS-Discovery的延伸也会在后面被讲到。
ONVIF规范不仅具有设备的发现,配置和控制功能,而且在IP网络方面,ONVIF也为媒体和元数据流定义了严格的格式,此外,还在ONVIF中对规范做了一定的扩展,为了就是让制造商给客户提供一个完整的网络视频传输解决方案。
2 引用标准
ISO/IEC 14496-3:200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 -- Part 3: Audio
ISO/IEC 14496-2:200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 -- Part 2: Visual
ISO/IEC 14496-10:200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 -- Part 10: Advanced VideoCoding
ITU-T G.711, 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 of voice frequencies
<www.itu.int/rec/dologin_pub.asp?lang=e&id=T-REC-G.711-198811-I!!PDF-E&type=items>
ITU-T G.726, 40, 32, 24, 16 kbit/s Adaptive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 (ADPCM)
<www.itu.int/rec/dologin_pub.asp?lang=e&id=T-REC-G.726-199012-I!!PDF-E&type=items>
RSA Laboratories, PKCS #10 v1.7: Certification Request Syntax Standard, RSA Laboratories
<ftp://ftp.rsasecurity/pub/pkcs/pkcs-10/pkcs-10v1_7.pdf>
FIPS 180-2, SECURE HASH STANDARD
<v/publications/fips/fips180-2/fips180-2.pdf>
IETF RFC 2131,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
IETF RFC 2136, Dynamic Updates in the Domain Name System (DNS UPDATE)
profile中文</>
IETF RFC 2246, The TLS Protocol Version 1.0
</>
IETF RFC 2326, 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 (RTSP)
</>
IETF RFC 2435, RFC2435 - RTP Payload Format for JPEG-compressed Video
</>
IETF RFC 2616,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 HTTP/1.1
</>
IETF RFC 2617, HTTP Authentication: Basic and Digest Access Authentication
</>
IETF RFC 2782, A DNS RR for specifying the location of services (DNS SRV)
</>
IETF RFC 2818, HTTP over TLS
</>
IETF RFC 3268,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AES) Cipher suites for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TLS)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