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意义
、引言
语言学家 Michael Lewis 的词块教学法理论( 1exical approach )认为,英语中存在着大量兼有句法和词汇双重特征 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结构,这些模式化的结构( 1exical chu nks)作为一个整体储存在人的大脑中,供人们提取使用。词 块的存在加快了语言处理的速度, 对语言习得和促进语言输出的 流利性和地道性都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 词块在英语教学中的 作用受到了国内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的广泛关注。 然而, 对词块 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口语、写作、阅读、听力、词汇习得等方面, 在英汉语言中词块翻译的标准研究比较欠缺。 笔者从词块翻译的 角度出发, 对英汉语言中词块的翻译功能做进一步深入探讨, 即 在词块的翻译过程中, 要尽可能遵循翻译的语义、 语用及语篇对 等,从而帮助语言使用者更为有效地进行英汉交流。
二、词块理论概述
国外对词块的研究起步较早。 词块的概念最先由美国心理学
家、认知心理学的奠基者 George A. Miller 在 20sql语句实现的四种功能世纪 50 年代
提出。 20 世纪 70 年代, | Backer (1975) 提出“预制词块” |
(prefabricated chunk | )概念,他认为,人类交际的最小单位 |
是那些固定或半固定的、 | 模式化的板块结构, 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
不是以单个词为单位的。 | Nattinger & DeCarrico (1992)认为 |
语言的流利程度是由学习者储存的词块的数量所决定的, 并不是 学习者掌握的词汇量。 1993年,语言学家 Michael Lewis 在其 专著 Lexical Approach 中提出词块教学的重要性,他主张语言 不是传统所说的语法和词汇的叠加, 而是由大量的语法化的词汇 块组成( grammaticalized lexis )。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 让学习者熟练地理解运用词汇、 短语、 句型即词块。 Alison Wray (2002)认为词块是整体储存在记忆中的, 是一系列预设好的固 定搭配和用法。 学习者可以直接提取使用, 无需过多地考虑语法 规则。国内词块研究起步较晚( 90 年代)。近几年发表的关于 词块和词块教学的论文和专著越来越多,
词块已经成为语言学界 二语词汇习得的热门话题。 以杨玉晨 (1999)、罗凤文(2002)、 濮建忠( 2003)、卫乃兴( 2004)、王立非( 2009)等为代表的 研究成果认为, 词块在自然语言中占到很高的比例, 词块具有相 对完整的语义结构, 并在语言交流活动中实现不同的文体交际功 能。由于研究视角不同,语言学家对词块的分类有差异。国外较 有代表性的有两,一种是 Lewis (1997)从结构和功能上把词块 分为四种类型:单词(words)和短语(polywords )、搭配
( collocations )、惯用话语( institutionalised utterances )、 句子框架和引语( sentence flames and heads );另一种是 Fernando( 1996)将词块的功能分为概念、 人际和语篇三大功能。 国内有代表性的主要是马广惠( 2011)的分类方法,他从结构、 功能、成分词数、出现频率、紧密程度五个方面给词块分类。语 块既区别于习语, 又不同于自由搭配, 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半固定 搭配。已有的研究表明,词块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 可以促进语言产出的地道性和流利性,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有助于 克服中介语及词语搭配错误,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语用水平。
三、功能对等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林立, 观点纷呈。 奈达是当今举足轻 重的翻译家,是当代翻译理论的奠基人。他在著作《翻译科学探 索》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 等”,也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 而要在两种语 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 自然和对等的 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 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 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包括四个方面: 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这四个方面中,奈 达认为, “意义是最重要的, 形式其次” (郭建中, 2000,P67)。 根据奈达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 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本文所说的功能对等是 奈达理论的一个具体表现, 是指在英汉语言中出现的词块翻译的 功能对等。根据 Nattinger 和 DeCarrico( 1992)及贾光茂(2008) 等人的研究指出, 英汉语言中均存在大量的词块, 并将词块的功 能分为人际功能、 必要的话题功能及话语组织功能。 周健(2007) 划分语块的方法与前者略有不同, 他依据词块理论把语块分为三 类: 第一类是常见组合词块,如 “better late than never ”、 “by chance ”及“可持续 -发展”、“挑战与机遇 -并存”;第 二类是习用短语词块,包括习惯用语、熟语等,特别是那些平时 常说的、词典里又多半查不到的短语,如“没完没
了”、“桥归 桥路归路”及“ I amsorry to let you down”、“Would you mind doing sth. ”等;第三类是固定结构词块,如“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 ”、“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及“既 不是…也不是…”、“与其…不如…”等等。综上所述,翻译作 为特定形式的文化活动, 是以双语的互动转换为表征的, 故由此 导致的语音、语词、语法、文体等变异现象,以及各国文化的不 同,在语言的翻译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英汉互译中, 功能对等理论尤为重要, 特别是在词块的翻译过程中, 译者要采 用灵活的对等方式在词汇、语法、语义和文体等不同层次上,通 过改变原文形式, 保存原文内容, 用译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 等语把原文内容表达出来,以求功能对等。很多研究表明,词块 理论对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是一种切实可行 的方式, 对外语教学和双语翻译都有很高的使用和研究前景, 翻 译工作者关注和研究词块的使用和规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小结
我们知道, 英语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通用语言, 不同国家的 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对英语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所掌握的词汇 量有很大差异。 对等翻译理论不仅在语言上实现沟
通, 而且在消 除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引起的问题方面,更具有效用。正确、科学 的翻译理论有助于语言学的研究和学习,也有利于世界的沟通与 交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