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课堂训练
语文
说明:1.全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检查试卷和答题卡是否完整无破损
3.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作文写在作文格内不得使用涂改液。
4.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一、基础(27分)
本学期深圳某学校开展了“天下家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八一班准备组织学生进行“时代有我·天下家国”的主题班会。
【活动一:探“家国”之义】
为了探究“家国”的传统内涵,小华同学写了一篇发言稿,请你帮小华完善。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有学者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两千多年间,中国仅大水灾就发生过1029次,大旱灾1056次。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与灾难抗争、与命运搏击的过程。毁家纾难的万里长城、造福一方的都江堰、①hào  hàn       )历史的大运河,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也见证着在挑战面前始终保持着     的士气,不屈不挠的拼搏与凝聚。“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在中华民族每一个存亡之秋、都有    的人挺身而出,都有先忧后乐、心系百姓的人奔走呼号,都有身虽平凡、亦足奋勇的人当职尽责。情系家国大业,他们  在平凡岗位上书写出了不平凡的篇章,不负历史所托!虽然他们的名字大多已尘封在历史的记忆里,但是他们的事业却在一代代人的接力传承中,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家国情怀的世代相传,②juān       )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结合语境,将正确的字母选项写到相应的横线上。(3分)
A.任劳任怨          B. 殚精竭虑          C. 锐不可当
【活动二:弘君子文化】
3. 弘扬君子文化,传承家国情怀。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家国同构产生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准则,即为君子所奉行的人生准则为了向同学们解读其中“信”的道德准则,小华同学在班会课前在黑板上写下了一段话,请选出排序最合理的一项(   (2分)
①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②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   
③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 
④人无信不立。“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⑤诚实做人,讲求信用,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
A. ①②⑤④③    B. ④②①③⑤    C. ③④①②⑤    D. ①④③②⑤
【活动三:访当代模范】
4.为了体悟当代人的家国情怀,弘扬当代的诚信美德,你所在的小组准备采访以下表格中的诚信模范,请你拟写两个采访问题,完善下面采访提纲。(2分)
【活动四:行诚信之事】
5.在访问时代模范的过程中,小华同学收到一条《校园考试报》的消息,请你给这则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限15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报讯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的荣誉感,体现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促进我校
学生良好考风的形成。10月30日上午9时10分,我校八年级学生会召集各班学生于教学楼前举行了诚信考试宣誓活动。
诚信考试,是一名初中生最基础的道德,也是对学生辛勤学习的劳动成果一次检验。年级学生会主席在教学楼前带领同学们进行宣誓,积极号召同学们科学复习、共同进步、积极备考,迎接接下来的月考考试;宣誓现场气氛庄重严肃,充分体现了同学们践行诚信考试的决心。
诚信之于人,如翅膀之于鸟,通过此次宣誓活动,号召同学们积极备考,诚信考试,诚实做人。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诚信考试的内涵,端正考试态度,通过自身努力取得良好成绩,展现我校学子良好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相信在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中,同学们一定能够拿出积极饱满的态度,诚信应考,创造佳绩。
6.下面关于诚信的两种不同说法,你支持哪一种说法呢?说说理由。(3分)
  2019年10月,由于NBA一些高层人士的不当言论,央视停播了NBA中国赛。但是上海、深圳和NBA签了承办合同,因此比赛正常进行,有人对此解释:这是我们的契约精神!也有人说讲诚信得看对象,应该停赛。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树树皆秋,            (王绩《野望》)
2            ,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3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4            ,千里殊风雨。(曹植《梁甫行》)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       
古往今来,祖国的大河山令诗人沉醉。王维《使至塞上》中用“        ,          ”描绘了夕阳辉映大河的边塞风光;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用“                ”写出了江上云霞变幻多姿的灵动景象
8.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黄鹤楼
广州校外培训机构最新消息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前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彩,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两个“空”字,怅惘之情昭然可见。
B.五六两句对仗工整,是登高所见,描绘了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境界阔大,彩鲜明。
C.尾联由景生情,抒发诗人淡淡的思乡愁绪,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眺,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
D.全诗处处写楼。景象前后三变,先是神异渺茫,接下来明丽如画,最后归于朦胧凄迷,风貌有别,诗意也生波澜。
二、阅读(48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2题。(1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唐宋以降,士人被谪者,多置岭南,以其风候靡常①、人多物故②也。幸天道周流,典序无阙,文章学理,亦由是南渐③。因代代之积习,彼在昔之陋壤,今则郁郁然矣。西乡街道绮云书室,即其中之特出④者也。
夫书室者前清郑氏之学塾也民国之杰人郑毓秀尝读书于此。因时局之变,书室中废者数十年。迄于今日,方我国家倡文教、兴道德之时,赖西乡之经营,书室翻然而获新生。或会讲,
或研学,或聚人,或议事,文化之基,信乎固矣。(节选自《绮云书室国学讲堂要旨阐微》)
【注】:①靡常:无常。  ②物故:亡故。 ③南渐:慢慢向南方传播。特出:格外突出。
9.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
(3)读书于此__________      (4)我国家倡文教___________
1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文化之基,信乎固矣。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闲人”则是苏轼对自我的写照。
B.“夫书室者/前清郑氏之学塾也/民国之杰人郑毓秀尝读书于此”这个句子的断句是正确的。
C.乙文中提到唐宋贬谪的士人对岭南文化的影响,韩愈、柳宗元应该都属于其中的代表。
D.乙文中提到绮云书社曾经荒废,又因为郑氏家族的力量,让书社重获新生。
12.苏轼也曾被贬谪到岭南一带,还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揣摩甲文中苏轼的文字和他的这句诗,谈谈苏轼在面对人生挫折时有怎样的心态?苏轼一生遭遇了多次贬谪,依旧安然自若,这对我们有何启发?(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6题。(12分)
材料一: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学那么多,咱们不学一下还行啊?于是争先恐后。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解决。”
一项“校外培训机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人员中仅有13.95%的孩子排斥校外教育培训,44.4%的孩子对于接受校外培训感到无感,还有41.65%的孩子喜欢参加校外教育培训。有92%给孩子报了校外培训班,其中,超半数孩子就读小学阶段,半数家庭每年为孩子校外培训班花费超过1万元。
选择校外培训班考虑因素
选择校外培训班目的
材料二:
在当代社会,家长焦虑的其中一个源头是商业机构——既包括教育公司、商业化的教育机构,也包括商业传媒。它们不断渗透进学校教育系统,贩卖“焦虑”是他们核心的销售技巧。
所谓贩卖焦虑,核心是制造“欠缺感”,兜售需求。欠缺感,就是一种“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感觉。例如,通常育儿机构营造的意象就是你还缺乏足够的育儿常识,而这一点可能导致“你的子女输在起跑线”,那么就把孩子交给“专业人员”,要不就买几本“育儿常识”“学习学习”。商业机构制造欠缺感的另一种方式则是,告诉你,“别人都在做,而你却不在做”。看到无孔不入
的商业广告上,别人家的孩子都手拿学习机、结合当今最流行的教育技术学习的时候,你是不是有一点点心虚呢?看到报道上,补习机构里满眼都是孩子在补习功课的时候,你还能不如坐针毡吗?当受众最广的传播平台都在一遍遍刷屏校外线上培训机构的时候,你是不是已然觉得这个世界只剩自己的孩子没有上培训班了?最让人揪心的商业运作,则是告诉你,在面对教育时,不同的社会阶层面临不同的选择。来自底层的孩子在放弃,来自中层的孩子在应试,而来自上层的孩子在享受教育,而你则要选择哪一种道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