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俄罗斯很多名人都是“斯基”,为什么现在很少“斯基”了呢?
俄罗斯乌克兰为什么打仗∙
反而波兰还能见到“斯基”。
查了点相关材料,这个题目真的巨有趣:)
先说为什么感觉俄罗斯在20世纪以前有很多XX斯基——这个感觉本身非常准,事实就是这样。20世纪以前俄罗斯的姓氏的确非常多是以斯基结尾,20世纪以来这个比例严重下降。转折点在1897年,十九世纪的倒数第三年,这一年沙皇俄国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普查中发现75%的人口是没有姓的,从这次普查开始,为了填表,才有了普遍的“姓”的概念,也就是说,在1897年俄罗斯突然多出了占人口四分之三以上的数量庞大的新的姓氏,而且它们不写成XX斯基。
这些新姓氏几乎全部以ov或ev或in结尾,在俄语里是复数二格后缀,字面上可以理解为“XX家的”,中文就是比如XX科夫、XX耶夫、XX诺夫或者XX金之类的,这也是现在俄罗斯最普遍的姓的格式。这些姓是怎么定下来的呢?最主要的一种方式是看这个人的爸爸叫什么,俄罗斯男
人的名字本身可选项就很有限,所以这些用普通男名改的姓立刻全部成了全国性的大姓,比如这个人的爸爸叫彼得(Petr),那么这个人在登记表上就把姓氏写成彼得罗夫(Petrov),类似的还有瓦西里耶夫、伊万诺夫、叶戈罗夫、阿列克谢耶夫,等等等等。
当然也有其他方式,比如用这个人的外号(没有姓的时候这些人一辈子就是用外号来标记的),或者职业(最著名的例子可能是库兹涅佐夫,俄罗斯现在唯一的航母叫这个,词源是铁匠),或者他家旁边的某个地标,但是加到一起以后,比例远远不如用爸爸名字的:现在光是普京政府里重要到经常上新闻的大官,就有至少三到四个人姓伊万诺夫,他们互相没有关系,只不过一百多年前他们各自都有某个直系祖先名叫伊万。
这些没有姓的人口基本上是原先的农奴,那么1897年以前有姓的这四分之一不到的人口是哪里来的呢?跟任何国家的情况一样,这批人大体上是贵族或没落贵族。其中一个重要来源是诺夫哥罗德公民的后代,中世纪的时候诺夫哥罗德曾经是一个民主制小国,制度和文化都和其他罗斯地区(当时还没有俄罗斯概念)不一样,他们是罗斯地区第一批确定姓氏规则的(父传子)。后来诺夫哥罗德被莫斯科公国吞并,原公民流落各地,但传统还在,所以俄罗斯各地都出现了有姓的家族,虽然人数很少(补充一下,当时意义上的公民不是指全部人口,说是公民,实际上也就相当于贵族了)。
大致也在十四到十五世纪,吞并诺夫哥罗德前后,莫斯科贵族也发展出了确定的姓氏,不过参见末代沙皇的姓氏罗曼诺夫,就算贵族姓氏也不经常以XX斯基结尾。
所以现在进入第二个问题,姓XX斯基的这些人到底是谁。
问题里的描述真的是非常精准,完全没错,现在最多的XX斯基在波兰,因为这原本就是波兰姓氏的一个典型命名法——比较具体地说,是在历史上的波兰-立陶宛联邦时代固定下来的一个命名法,历史上沙俄国内的这些XX斯基们,很大概率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旧贵族。-ski这个后缀意思也是“XX的”,俄语和波兰语都有,在俄语里是个形容词词尾,在中世纪波兰则用作姓氏的固定后缀之一,最常见的是“地名+ski”,意思是“从某某地来的”。
波兰-立陶宛联邦后来解体,然后波兰王国被前后三次瓜分,导致大量波兰知识分子和立陶宛贵族变成了沙俄帝国国境内的居民。这里面有一个比较微妙的背景,那个年代的波兰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中心,虽然武力不行,但文化上极为强势,对现在的立陶宛地区、乌克兰地区、白俄罗斯地区都有非常明显的文化输出(三块地方都曾经被波兰-立陶宛联邦长期统治,以及当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民族都还没有分化出来)。莫斯科则正好相反,文化影响力很差但积极武力扩张,一步一步把这些地方全都吞进来了。
这二者的相遇导致当时出现了一种文化上的逆殖民,来自前波兰领土的这些文化人很容易进入沙俄体制内任职。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化巨擘们绝大多数出自至少中上层家庭,也就是说有很高概率会跟前波兰文化圈有点关系,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姓氏就是完全按照波兰习惯造出来的“地名+ski”,他的其中一位祖先在波兰-立陶宛联邦有一块封邑,封邑内的一个村子叫做陀思妥耶沃。
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另一种刻板印象,有些材料专门提到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姓XX斯基感觉是挺体面时髦的。
当然俄罗斯姓氏其实很杂,并不是只有波兰一个外来源头,德国法国都有痕迹,到当代因为经过苏联时候的大杂烩,前苏联国家的姓氏几乎都能在现在的俄罗斯到,比如姓氏以-yan结尾的一般有亚美尼亚背景,叫XX什维利的是格鲁吉亚人。而斯拉夫世界文化和民族交流情况又特别复杂,以上也只是一个大的概况,不排除个别姓氏有例外。
最后补充一下霍多尔科夫斯基,他的父系祖先是波兰-乌克兰那一带迁移过来的东欧犹太人:P
俄国人和波兰人都是斯拉夫人,说的语言同属斯拉夫语系。斯拉夫人的姓名很复杂,俄语也是相当的复杂,一个名词四种格式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我学了段时间俄语,稍微知道一点点。在俄语里带有“ский”词根的部分是阳性词通常见于男性,女性用阴性词“ская”。比如说“俄国的”,这个汉语词想要翻译成俄语,你得先分清楚到底要说俄国男人的还是俄国女人的,后面是用阳性名词还是阴性名词,俄国男人的请用“русский”,俄国女人的请用“русская”。
斯拉夫民族分布图
俄语主要的一些姓氏一般用姓氏的所有格表示,比如:
男性名词/硬元音结尾的,加ов Иван → Иванов 伊万-------伊万诺夫
男性名词/软元音结尾的,加ев Андрей → Андреев 安德烈-----安德烈耶夫
Медведь → Медведев 梅德韦杰------
女性名字,去掉ая,加上-ин
Пушка → Пушкин 普希卡-------普希金
但在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里则有特殊的词尾,那就是 -ский -цкий -овский -евский -инский 类似的在捷克语,波兰语里也有。 用法跟前面的那种类似,比如
Иван → Ивановский 伊万------伊万诺夫斯基
Андрей → Андреевский 安德烈----安德烈耶夫斯基
Екатерина → Екатерининский 叶卡捷林娜----叶卡捷林因斯基
再举一个例子,Чайковский(柴可夫斯基)是乌克兰的哥萨克姓。 从词源的角度来说,Чайка,
Чайки,Чайковское什么的都应该跟Чайка(海鸥)有关。 所以说如果造姓,应该是Чайкинский ,即使在乌克兰语中也应该是Чайчинский。俄罗斯人比较循规蹈矩,造出了Чайкин这么个姓。 但是在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无视语法之严谨,所以有Чайковский(海鸥村出身的人)这么个稀奇古怪姓出现。
俄国人姓名由大概由三部分组成:名·父称·姓氏举个例子列夫·尤里耶维奇·卡钦斯基意思就是这个人名叫狮子,他爸叫尤里,他来自卡钦。其实在俄国姓名里“ский”出现的不算多,真正频率很高的是“вич”。
所谓“ский”在斯拉夫语言里是所有格,就是来自哪里的或者是哪个家族的这个意思。但是这个“斯基”与其他外语的“德”或“冯”不一样的,不只是贵族有用,平民一样也可以用。
在俄国如果不是长辈或上级,就不要随便叫人家名,得叫人家姓,这是一种社交礼节。而在帝俄时代的精英知识分子多为贵族出身,他们这个阶层习惯于用称呼姓氏来突出家族身份。到了苏联时代,贵族们不是被杀了就是跑路了,再有人敢用“ский”称呼的就是不想混了。
波兰那边和俄国很不一样。最大的不同就是贵族多,多到搞不清有多少。是个人就可以说自己祖上跟某大公砍过人,要不就是跟某国王抢过哪个村子。比如说大家可能都看过经典的波兰影片《火与剑》,那里面主人公杨·斯克热杜斯基的仆人,他就经常提醒主人说自己家祖上也是贵族,你都穷得去伺候人了还不忘自己贵族的身份。总之大家都是贵族,“ский”这个词在波兰也就烂大街了。再加上波兰没有对贵族的大规模迫害,所以“ский”这个习惯至今还保留着。
斯基在斯拉夫语中是所属格的意思,放在人名中的意思就是来自XX地的XXX。比如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名字的意思其实就是来自柴可夫的伊里奇之子彼得。
这种以斯基结尾的姓,基本都是贵族的姓氏,斯基和法语中的“德”,德语中的“冯”,荷兰语中的“范”其实是以一个意思,都是表明该贵族家族来自于哪个封地。
为什么波兰能见到斯基,因为波兰人是西斯拉夫人,俄罗斯人是东斯拉夫人,都是斯拉夫人的一支,语言是很相近的。
为啥19世纪能见到很多斯基,而现在斯基反而不多见了,因为十月革命嘛。十月革命之后的国内战争中布尔什维克杀了很多贵族,剩下的贵族也多逃离俄国了,贵族都没几个了,带斯基的贵族姓氏自然也会少很多。剩下的斯基们要么是投奔了布尔什维克的贵族,要么就是祖上是贵族但革命时已经沦为平民百姓了。波兰在十月革命之后就脱离俄国独立了,所以没有收到影响,叫斯基的贵族后裔还是很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