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时政引入高中政治课的实践与反思
作者:范广通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09
        要:微时政即短小精悍的时事播报,它既是适应当今互联网+”背景下快节奏生活的需要,又是新课改理念下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在长期相关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微时政引入高中政治课的理论依据与意义、具体实施环节与问题建议。
        关键词:微时政;高中政治;学科素养;互联网+”
        “微时政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呈现一则或几则简短的新闻,并附简短的评析。高中政治课引入微时政主要是在课堂前五分钟,让学生利用课前围绕某一新闻话题制作好的PPT或微视频,在课堂上展演给大家,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真实性强,对平时的教学实施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微时政,你的能量并不微
        1.课堂微时政互联网+”背景下师生践行共建共享理念的需要
        “互联网+”背景下,共建共享理念深入人心。互联网+”教育,既可以是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挖掘教学资源,也可以是学生积极利用互联网开阔眼界,提升综合素养。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通过课堂微时政播报,搭建一个共建共享信息与观点的平台,激发不同话题、不同观点、不同思维的碰撞,同学之间可以交流借鉴,师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相互激励,促进情感价值观共鸣。
        2.课堂微时政有利于新课改理念下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课特有的育人属性,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积极的价值导向作用。这些品质的培养,单纯靠说教的方式已经很难奏效。教育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真实生活的教育素材才能实现有效的价值观引领。在新课改理念下,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微时政的出现,鲜活了政治课堂,在对社会生活热点问题的关注与讨论中,深化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科核心素养。
        二、微时政,你不是无根浮萍
        课堂微时政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有很多科学学习理论的支撑。
        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通过大量实验提出了著名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听讲、阅读、试听等被动学习方式的效果差,实践、讨论、教授给他人的学习效果最好。而微时政的播报,就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话题、编辑材料、制作课件、上台分享自己的观点,学生可以像演说家那样演讲,可以像新闻主持人那样播报,也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甚至可以像演员一样即兴表演,这种学习方式的效率最高。比如某小组做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微时政播报,两位同学合作,以京剧和说唱相结合的方式给全班同学呈现了一场亲民的视听盛宴,用亲身实践向大家深刻阐释了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那个瞬间令全班所有人印象深刻。
        根据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而微时政的实施过程,有利于丰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锻炼学生把已有的命题认知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不是空着脑袋学习,针对学生自己的兴趣点探索,才有利于学生顺利达成符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
        三、自己可以开网站吗微时政,你不该孤独
        “微时政在高中政治课的实施是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课堂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之一,对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也具有很大的推广意义。但是目前在高中政治课堂中仅限于个别教师的个别行为,远没有广泛推广。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高中课时紧张,浪费时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制作与表现水平难以保证;教师可以通过专题练习等其他方式将时事政治在课堂上进行渗透;对于学习成绩的提升没有多大作用等。
        针对以上问题,仍然是没有改变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旧思想,单纯追求学生的成绩提升,追求所谓的高效课堂。我们扪心自问,过分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学生价值观引领和人格培养的课堂,是我们想要的高效课堂吗?符合我们教育的初心吗?
        课堂时间是挤出来的,教师少讲一点,留给学生多点表现的机会有何不可?学生的素质是培养出来的,就算学生基础水平差,经过几次锻炼不就提升了吗?再有,就算我们要成绩,谁说微时政对于学习成绩没有帮助?根据我自主设计的一项问卷调查,超过七成的同学认为微时政引入高中政治课对于提高政治成绩是有帮助的。
        四、微时政,我陪你成长
        针对目前微时政在高中政治课堂实施难以普及的困境,根据实际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课前指导方面:2人一组,每节课由一组同学全面负责选材、制作课件与课堂播报。分组最好按固定名单分组,兼顾男女搭配,便于期末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表彰;每周根据课时提前布置,比如一周三节课就布置三组,让这三组学生周末在家完成,避免占用在校时间;时间限定为5分钟,每节课一个主题,主题与材料学生自选,要求对新闻热点进行小切口而深入全面的分析,最后亮出自己的观点;课件可以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但要注意精简,播报形式可以创新。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进度灵活安排播报形式,比如哲学生活部分就可以加上哲学分析。
        课堂点评方面:对于时间的控制,教师完全可以灵活把握;对于学生的表现评价,教师要出亮点并中肯地提出改进意见;如果学生所选主题跟教材教学无关,没有关系,教育源于生活,生活即教育,不论学生选什么样的主题,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适当引导即可。复杂问题可以讨论,在思想激荡之中寻求主流,实现价值引领。一些学生可能会选取二次元等学生感兴趣但非意识形态主流的话题,没有关系,关键是看学生有没有透过这些话题分
析或感悟到哪些正能量。这时候关键靠教师的引导。比如,有学生做了一场关于《人民的名义》为何热播的时事播报。我专门开展了一节时事讨论课——“《人民的名义》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经过讨论和引导,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了更清晰、正确的方向,对后面微时政播报的选材也有了一些更优的选择。
        每个学生的已有知识观念和兴趣爱好都是不一样的,不同学生通过课堂微时政播报的形式可以充分将自己关注的东西分享给大家,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引领价值。这种课堂模式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意义深远。愿更多的人享用和发展微时政,爱上政治,爱上学习,爱上分享,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冯永纲.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15.
        [2]费金娟.高中政治微课程的开发策略与应用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4.
        编辑 范昕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