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家校互动之“我”的一天
作者:薛 莹
来源:《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第23期
作者:薛 莹
来源:《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第23期
编看编说:新的时期里,孩子的教育充满着期待和挑战,同样也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出新的课题和任务。帮助和指导更多家长走近孩子,主动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特点和问题,在陪伴和引领孩子不断进涉发展当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家庭幸福,家长幸福,才有幸福的孩子,才有孩子的幸福。越来越多学校认识到,具有强大优势的网络是实施家校互动的良好平台。家校网络互动在以下几所学校不再是一种点缀或补充,它已经融入到教师,学生、家长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它影响的不仅仅是师生、家长的习惯和行为,更主要的是它传递着人们对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全新理解。我们特别请这几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谈谈他们一天之内在网络上与家长互动的情况。
钟和军 梁 锋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
耿红华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凤鸣小学
雷 蕾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中学
冯凌燕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王贤灿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中学
尹少琴 香港顺德联谊总会梁洁华小学
蔡宗达 台北市五寮小学
潘同泰 廖国强 台北市天母小学
8:00
新的一天开始了。这是平凡的一天,与昨天和明天相似。在广东、在山东,在江苏,不同的人打开了不同的校园网站,开始做不同的事,但他们的目的相同——与家长互动交流,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冯凌燕(苏州)
来到学校,很自然地打开计算机,一阵优美的音乐过后,漂亮的校园网主页就出现在我眼前。我首先点开“家校联系本”,看看是否有家长给我留言;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些事,似乎已成了我的生活习惯,成了我教育生活的一部分。我利用网络和家长们交流沟通,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老师们通过网络展示孩子们在校的学习情况,家长们则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教育信息,我们游弋于网络,实现着我们的教育梦想,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并乐此不疲。
打开一(8)班施若暄的成长日志,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在灿烂微笑的漂亮女孩。在她的日志里,我看到了一篇题为《还有一些这样的一年级学生》的日志,这是孩子的父亲发上去的。文章图文并茂,拍摄了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第一天上学的情景,并特别拍摄了那些孩子穿的的鞋子、袜子和衣服,背的书包,孩子父亲在日志最后留言:“施若暄,你好!这是爸爸在网上看到的一篇真实图文,保留了下来,希望你上小学后,第一时间能够知道,还有这样的一些学生……”真的,感动于家长的良苦用心,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关注社会,关注
身边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更珍惜现在美好的学习环境。于是,在感动之余,我将这些内容传达给了我的孩子们,不管孩子们是否理解,但至少让孩子知道,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的小朋友是好孩子。
钟和军 梁峰(广州)
学校开设了校园网及WAJP手机网站,很多家长早上上班即登录校园网站,及时了解学校、班级动态、孩子在校寄宿的情况。所以,我需要及时更新这些信息。QQ、邮件等也受到了许多年轻家长的青睐。多元化的家校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家长需要,关键是针对家长的需求差异,创设适合的家校,提升家校工作的实效性。
耿红华(淄博)
学校统一提供平台和空间建设了校园网。重点对学校的硬件设施、办学理念和特、教师配备情况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集中展示,从中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校的相关情况,掌握孩子的学校学习状态。我打开每个班级自己建设的班级网页,这里可以看到各班级的建设情况、班级中的特活动及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情况,家长能更全面直观地感受学生的学习氛围。
王贤灿(深圳)
“滴滴滴”,陈先生收到了第一条短信:“陈某某于7:50到校。”每天,儿子小陈进校门时在校门口智能读卡机上轻轻一刷,陈先生就会自动收到这样的信息,可以放心地开始一天的工作了。
蔡宗达(台北)
打开“蝴蝶农场”网页(如图1),又看到几张新的蝴蝶照片。由于特有生态与文化,五寮小学拥有蝴蝶生态“蝴蝶农场”与客家文化活动等相关特活动课程。学校透过在优学网上架设“蝴蝶农场”相关网站,摆放生态或活动信息,成为学校专属数据库,家长与小区邻里可以直接上网了解。而举办的客家文化活动,也能透过在网站张贴征求家长出席活动意愿,让家长快速用网络响应报名,形成快速且良好的连结互动。
过去有家长因为没见过蝴蝶幼虫,看到家中栽种植物叶上的虫子,便以为是有害的而扔掉,直到在老师制作的“蝴蝶农场”网页上,看到蝴蝶生长过程照片与解说,才惊觉之前害怕的虫子,其实是蝴蝶幼虫,便将家中植物上虫子带到学校,让老师放进生长箱中培育成长,等幼虫变成飞舞的蝴蝶后,家长又可从网站上看到蝴蝶成长过程,不仅拉近老师与家长互动的距离,对家长和班上学生而言,都是难得的生态教育机会。
而这些照片都是家长拍摄并上传的。学校与家长间距离拉近后,有热心家长加入班级网
络志工的行列,由老师指导愿意协助的家长上传图档等方式后,家长便可开始协助老师一同管理班级网站,甚至可以在平时参与班级活动后,主动将活动中得知信息文件与拍摄照片,上传至班级网站,加速网页更新。家长协助更新班网,对老师而言,减少管理班网的时间,可用来准备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对家长来说,对子女在学校班级事务也更有参与感,也让家长与学校双方,不论在网络虚拟或校园实体生活中,彼此都养成更紧密双向互动。
10:30
几节课过后,老师们终于可以坐下来喝一口水了。迫不及待地打开计算机,昨天晚上又有家长留言吗?今天要更新的内容是什么?不能让家长担心、失望,要做的事还很多。
王贤灿(深圳) 陈先生收到第二条短信:“陈某某在上周进行的数学单元测验中,取得了90分的好成绩,进步很大。”陈先生知道,这是小陈的班主任王老师的短信,孩子数学学习又有了进步。可昨天语文老师也发来短信,说小陈的作文没有完成,看来这孩子有些偏科。
晚上要在“家校通”上给语文老师留言,和他约个时间进行视频对话,好好聊聊,解决这个问题。
钟和军 梁峰(广州)
打开家长自助学习网的后台,我添加了《如何走出中国家庭教育的误区》一文。家长自助学习网设立了教育法规、家教方法、推荐阅读、资讯在线、家长学校、招生信息等栏目,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工作时间特点安排自主学习,促进家长的交流和提高。各班级在师生互动园地中的班级网站上开设了家长专栏,增强了家校联系,促进了交流。各班家长论坛结合主题班会课开展,家长、学生畅谈感言,家长之间、学生家长之间彼此增进了交流,情感进一步交融,使家校合作更加紧密了。“这里有校中校‘家长发展学校’、自己可以开网站吗‘家教论坛’,校园网上还有家教栏目、家长自助学习网。通过学校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家长可以对孩子的教育更为懂行。”我想起了专家在“广州市示范家长学校”评估验收之后不无感慨的话。他们认为,广州学校的网络平台应用新颖有效,家长学校的手段方式科学可行,课程资源丰富发达。
耿缸华(淄博)
我打开校园网上设立的连心桥、家教之窗等多个栏目,看看这些栏目今日更新的内容。学校针对家长家教资源匮乏的现状,把科学的家教理念、最新的家教知识通过网站传递给每个家庭,以此为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载体,广泛宣传普及家长对学校资讯的了解,使广大家长从“自然父母”成功过渡到“合格父母”。
梁洁华小学的互联网站成立多年,最常登人的读者除了学生、教师外,还有家长,他们在本校网站获取学校资料、学校计划、家长教师会等资料(如图2)。
此外,本校亦有为家长设立登入户口,除方便家长登入查阅电子通告、学校最新消息及子女各科功课等信息外,亦使家长能透过内联网与校长、教师互发邮件,沟通联系,并提出意见或建议(如图3);这样,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得以拉近,家校教育得以相辅相成,在校孩子自然都能健康喻快地成长。
此外,家长可于内联网浏览学生每日家课及本校所发出之通告,以便家长知道本校活动及消息,并督促其子女温习(如图4)。
15:20
送走了午休时蜂拥而至的提问学生,批改了早上收齐的学生作业,再一次点击了桌面上的e,这个时候,校园网上会很热闹。
钟和军 梁峰(广州)
今天,初二(1)班在名为“雏鹰展翅”的班级博客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网络班会——远离校园暴力。孩子们针对粗言秽语、争斗打架等现象在博客上展开讨论,大家对什么是文明行为、怎样做文明现代人达成了共识。尤为特殊的是,博客中还开设了家长专栏,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同时或过后在线参与讨论。这种方式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亲子之间、家校之间增进了理解和沟通,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更加理智、深刻了。家长成为了孩子教育和成长当中的支持者、合作者,也十分开心。
耿红华 (淄博)
我打开校园网上的“家长论坛”,这里已经很热闹了,没课的教师、有空的家长齐聚—堂,正你—言我—语地交流着。
我们发挥网络的优势,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庭搭建多方位的交流平台。学校网站中提供多种交流方式,信箱、论坛、语聊等方式可以由交流方自主选择,让沟通不再困难和单调,解决家长因为工作关系无法及时与学校沟通的难题。而且网络为交流供了—个平等的平台,教师与学生、家长与教师不再有隔阂,让信息更加畅通。我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最常用的交流平台是学校网站上的“互动论坛”,这是一个典型的BBS虚拟社区,在上面可以进
行各种网络交往活动。互动论坛中最热闹的板块又当数“家长论坛”,家长和教师在这里讨论问题、分享信息和资源、寻求帮助。简言之,有事只需上网发一帖,就能获得回复和援手。大家一致认为“家长论坛”方便了家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除此之外,家长和教师还经常用、QQ、博客等网络工具进行交流。凤鸣小学几乎“人人有邮箱、人人聊QQ、人人写博客”。从这个意义上说,凤鸣的教师和家长绝对是新型网络达人,为了给孩子最多的关爱、最好的教育,活跃在网上,各抒己见,各取所需,各尽其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