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电脑操作问题
常见电脑操作问题
(一)怎样正确使用CD刻录机方法
在当今网络时代,值得好好珍藏的影音、图片、文档、程序等网络资源实在是太多了,容量再大的硬盘也无法投合用户的这种需要,CD刻录机因此迎运而生,获得了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那么,当刻录机买回来以后,应该怎样正确地使用它呢?笔者觉得,有一些事情是必须加以注意的。
一、尽量避免进行读取操作
CD刻录机最核心的功能就是进行刻录,此外它还具备最基本的CD盘读取功能。但相对CD-ROM而言,刻录机的读取功能是非常薄弱的,它的内部结构决定了它不适宜进行读取操作。有经验的朋友都知道,CD刻录机对光盘的读取速度是比较慢的,而且经常会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错误,有时候甚至无法读取光盘。倘若经常进行读取操作,会极大地破坏刻录机的光头,从而造成在刻录时发生数据定位错误等问题,直接导致刻录失败,既浪费了刻录盘,又影响了
刻录机的正常寿命。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同时给爱机配备上刻录机和CD光驱,让它们各司其职,那是最理想的情况。对于经常需要读取和刻录光盘、预算又比较紧张的朋友来说,也不用太担心,我们可以把CD盘放到刻录机里,用Nero等刻录软件进行模拟刻录,也就是制作成一个ISO文件,保存到电脑上,然后再用金山模拟光驱等软件进行读取。这样就能有效减少刻录机的读盘时间,有利于延长刻录机的寿命。
二、合理运用不同的刻录速度
现在主流的CD刻录机大都是52倍速的,如果用52倍速刻录一张700MB的光盘,整个刻录过程大概需要1分钟时间,那么,是不是就应该采用52倍速来刻录呢?在刻录音乐CD、数据光盘等不同类型的时候,是不是应该采取同样的速度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CD刻录机一般都具备自动纠错功能,在高速刻录时会自动检测和纠正写入错误,但这种功能并非十分保险的,特别是对于质量不太好的.刻录盘,往往会导致刻录失败,或者刻录出来的光盘无法稳定、正常地使用。如果刻录机和刻录盘的质量都不是特别好的话,建议还是采用较低的速度来刻录,比如说在进行数据光盘的刻录时使用16~24倍速,刻录质量就比较有保证了。对于音乐CD,则应该采用更低的刻录速度,因为刻录机并没有对此提供自动纠错功能,而音乐C
D对稳定性的要求又相对较高,较低的刻录速度可以让数据写入得更平稳更连贯,从而保证了音乐CD的质量。一般来说,采用8~12倍速是比较合适的。笔者有一次要刻录一首伴奏曲,采用4倍速,把mp3刻录成音乐CD,刻成后试听,感觉音质比用8倍速刻录出来的效果要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噪音。特别是用质量一般的刻录盘进行刻录音乐CD的时候,要想保证刻录效果、避免刻录失败的话,还是尽量采用低速刻录吧。
三、刻录间隔时间一定不能太短
有些朋友在需要进行大量刻录的时候,往往让刻录机不间断地工作,刻录完一张光盘,马上刻录下一张,或者只让刻录机休息一会儿,又重新投入工作。如此高负荷的运作,看起来效率很高,实际上对刻录机的伤害很大,因为刻录时是要产生热量的,如果刻录机内的热量无法及时地排散出去,会对里面的元件造成损害。更重要的是刻录机长期处于高温工作环境下,光头等重要元件的磨损度会急剧增加,从而直接影响到刻录机的寿命。正确的做法是,每当刻录完一张光盘,就应该让刻录机休息一下,待到温度基本上降下来了,再进行下一次刻录。在刻录了若干张光盘以后,应该暂时停止刻录工作,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笔者有一个朋友,刚买来个刻录机,就进行大量刻录,待到再次使用时,发现再也无法成功刻录了。
虽然300多块的价格不算太高,但倘若是白白浪费掉,相信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样很舍不得吧?
四、尽量避免使用“超刻”
许多朋友都喜欢通过“超频”来提供系统的性能,相同地,也有些朋友想通过“
超刻”来给容量有限的刻录盘写入更多的数据。从理论上来说,空白刻录盘的实际容量一般都会比标称容量大一些的,而市面上的主流CD刻录机也一般都支持“超刻”功能,但是,和“超频”失败的后果类似地,“超刻”也要冒着很大的风险。因为刻录机在刻录的时候是先写入光盘最里圈的0磁道,然后是1磁道,2磁道一圈圈地往外刻录,到了标称容量的最后面,就刻录到光盘的边缘地带了。如果要进行“超刻”的话,必须在光盘的边缘地带进行数据写入。在此区域写入的数据往往很不稳定,如果发生写入错误的时候,因为刻录机具有自动纠错功能,因此刻录机一直会尝试进行纠错工作,从而加重了它的工作负担,甚至会因为长时间的进行纠错工作而使光头报废。相关的测试也表明,“超刻”能带来的额外写入空间并不甚多,能够达到50MB就已经相当优秀了。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为此冒风险。
五、经常保持刻录机的内部清洁
如果灰尘等微粒进入了刻录机内,在进行刻录时,灰尘很容易被吸附到高速旋转的盘片上,如果灰尘又恰好和刻录机的支附平台接触时,很有可能在光盘上划下或长或短的花痕,从而影响到光盘的刻录质量,甚至使盘片报废。如果微粒与光头发生接触,还有可能损坏到光头,最终损坏到刻录机本身,因此在日常对刻录机内部进行一定的清洁工作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进行刻录之前。比如可以用专用棉球签来进行清扫。千万不要忽视这个工作,如果保养得好的话,刻录机的使用寿命是可以大大延长的。
六、其他注意事项
有时候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当刻录好一张音乐CD时,用光驱可以打开播放,但用CD机却无法正常地读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多的,比如说,盘片的质量不好,CD机不支持;刻录过程出现了一些难以预料的错误。虽然未必是因为刻录机的问题,但暂时换用另一种质量较好的盘片进行刻录却可以大概推测出问题到底是刻录机的问题还是刻录盘的问题。如果是刻录机的问题,就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处理工作了。
现在CD刻录机的价格已经相当低了,在购买回刻录机后,朋友们一定要记得怎样正确地使用它哦。
(二)电脑怎么设置闹钟settings电脑里什么意思
今天有网友在QQ上向笔者咨询“电脑可以设置闹钟吗?”,虽然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还是有很多新手朋友不知道的,还好这方面笔者在很早之前有接触过,那电脑怎么设置闹钟呢?下面将为大家以图文演示的方式详细讲解:
1、准备好播放音乐,后缀名.mp3、.wma、.mid的都可以!!
2、点击开始菜单,然后选择控制面板!
3、进入之后选择计划任务!
4、然后在选择添加计划任务!
5、点击之后会出现一个添加任务计划向导窗口。这里点击下一步就可以了!
6、然后在把滚动条往下拉。到windows media player!然后点击右边的浏览选项!
7、然后在选择需要播放的音乐文件!
8、然后在选择时间,是每天还是每月
9、选择好时间就点击下一步来选择时间段!
10、设置好时间之后点击下一步会有个设置密码页面!
11、设置好之后点击下一步。这个页面把复选框里面划勾。然后点击完成!
12、设置完后点击“确定”按钮启动任务计划!
到这里电脑的闹钟提醒就设置完成了!
小提示:下面有朋友推荐可以在BIOS里设置闹钟,顺便也把方法贴上来吧!大家觉得哪个方便就用哪个的设置方法!
让电脑早晨7点开机,那么你就可以进入BIOS设置,在“Power Management Setup”(有些BIOS选项名称不同,只需到和电源管理相关的选项即可)下设定“Resume by Alarm”选项为“Enabled”,这时会出现“Date (of Month) Alarm(定时开机的日期)”和“Time(hh:mm:ss) Alarm(定时开机的具体时间)”两个选项。如果想每天同一时间开机,可以把第一个选项(定时
开机的日期)设置为0,然后将后面的选项设置为 07:00:00。
经验总结:
除了可以在bios中设置自动开机,然后在windows启动中加入你喜欢音乐的快捷方式。这样就可以定时开机而且播放你喜欢的音乐了。
另外还可以在windows中设置计划任务也可以实现
你还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来实现变电脑为闹钟,比如:网上下载一个闹钟软件,安装即可!
(三)系统资源不足警告4种解决方法
对于该故障有以下4种解决方法。
(1)禁用部分启动项。启动时加载过多的应用程序会使Windows因系统资源严重不足而蓝屏,因此最好运行“Msconfig”命令禁用一部分应用程序,或者使用360安全卫士等优化软件来设置启动项。
(2)设置足够的虚拟内存。虚拟内存不足也会造成系统多任务运算错误,可以通过删除一些临时文件和交换文件对此问题加以解决;此外还可以在控制面板中的“系统属性”对话框中手动配置虚拟内存,把虚拟内存的默认位置转到其他逻辑盘中,并设置得大些。
(3)给硬盘保留足够空间。由于系统运行时需要用硬盘作虚拟内存,这就要求硬盘必须保留定的自由空间以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
一般而言,最低应保证1OOMH以上的空间,否则很可能由于硬盘剩余空间太小出现蓝屏。另外,硬盘的碎片太多,也容易导致蓝屏的出现。因此,每隔段时间进行一次碎片整理是必要的。
(4)使用内存管理软件。使用内存管理软件,如“RAM ldle”之类。养成好习惯,暂时不用的程序就将其关闭,以免占用内存。
(四)禁止使用“重置WEB设置”方法
根键位置: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Control Panel
修改内容:
在右边的窗口中新建一个DWORD值“Connection Settings”,并设值为“1”。
(五)Windows桌面保持整洁的方法介绍
桌面的快捷键太多的话不仅影响了用户欣赏桌面,同时对开机速度也是一种阻碍。如果你觉得桌面有太多图标太多、太乱。而这些图标也是需要的,往后还要频繁运用到的,不妨试试看我下面推荐的小方法来做点改变,这个方法可以再windowsXP或是2000下使用,ME/98类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