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4-09-2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NO.XJK013CGD010);湘南学院教学改革课题.作者简介:邓红华(1974-),女,湖南郴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学㊁修辞学㊂
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下
大学生 现代汉语”课程学习现状调查
邓红华
(湘南学院中文系,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对现代汉语学习存在兴趣不大㊁主动性不强㊁计划性欠缺㊁考试成绩不理想等问题,总体而言学习现状不容乐观㊂而这些问题将导致大学生母语能力下降㊁语言素养下滑㊁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等后果㊂因此,现代汉语课程需要进一步改革㊂
关键词:现代汉语;学习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8173.2015.01.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㊂”随着人才需求的转变,不少高校已明确了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从事一种为 人类未来职业生涯做准备”的教育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 知识㊁能力㊁素质”全面协调发展㊂而现代汉语课程正是 知识㊁能力㊁素质”三者和谐发展的 基石”和相互转化的 催化剂”㊂它既承担着培养大学生良好母语素养的任务,又承担着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基本技能和素质的重要任务㊂这些任务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语言表达㊁语言理解㊁语言运用等实践能力的发展,影响他们社会交往㊁生活工作时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㊂
众所周知,在高校本科教学中,语言类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远比不上文学类课程㊂针对语言类课程吸引力不大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针对教学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和改革㊂以现代汉语为例,专家学者们认为可以从教学内容㊁教学方法㊁教学评价㊁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㊁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㊂这些教学改革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发现在这些改革中,研究重点放在了教师的 教”,却忽略了学生的 学”㊂这些改革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㊂基于此,我们力求通过本次问卷调查,较全面地了解目前大学生对现代汉语课程的整体学习状况,从中出现代汉语课程在教学
中的突出问题及学生需求,从而为当前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和应用型本科学校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㊂
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受调查对象共135人,全部为湘南学院中文系大二和大三学生,其中男生20人,女生103人㊂受调查对象涉及了四个专业,分别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㊁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㊁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以及新闻专业㊂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5份,收回问卷135份,回收率100%㊂其中有效卷123份,无效卷12份,有效问卷占总份数的91.1%㊂(说明:下列表格中百分比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均为四舍五入,因此有时百分比总和大于或小于100%㊂)
  一㊁大学生 现代汉语”学习现状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现代汉语学习兴趣的调查,二是大学生现代汉语学习主动性的调查,三是大学生现代汉语学习计划性的调查,四是大学生现代汉语学习成绩的调查㊂
1.大学生对现代汉语课程的兴趣调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现代汉语兴趣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母语能力的好坏以及语言素养的高低㊂我们从自评㊁他评和影响原因三个角度着手设计了三个问题㊂
59㊃2015年2月第36卷第1期               湘南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gnan University               
Feb.,2015
Vol.36No.1
问题一:自认为对现代汉语课程的兴趣㊂调查结果如表1:
表1
选项内容有兴趣无兴趣
选择人数75人48人
占总人数比例61%39%
由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表示对现代汉语有兴趣(61%),这让人欣慰;但不容忽视的是还有近40%的学生坦言对现代汉语没有兴趣㊂
问题二:身边同学对现代汉语感兴趣的㊂调查结果如表2:
表2
选项内容绝大多数差不多一半很少有没有
选择人数10人21人89人3人
占总人数比例8.1%17.1%72.4%  2.4%
  由表2可以看出,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学生认为身边同学对现代汉语 很少有兴趣”甚至 没有兴趣”的人数一共有92人,比例达到了74.8%;而认为周围同学对现代汉语 有兴趣”的比例加起来只有25.2%,二者数值相差很大㊂
我们发现,在 有无兴趣”方面,表2数据与表1数据存在一定冲突,二者正好呈相反状态㊂虽可以肯定的是对现代汉语不感兴趣的学生人数不少㊂但哪组数据可信度更高?我们暂且不急着下结论,先来探讨影响学生学习现代汉语兴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问题三:对现代汉语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可多选)㊂调查结果如表3:
表3
选项内容课程内容自身爱好授课老师其他选择人数74人66人61人5人占总人数比例60.2%53.7%50%  4.1%
  由表3可以看出:60%的学生认为他们之所以对现代汉语不感兴趣,其主要原因是 课程内容”,50%左右的学生则认为 自身爱好”或 授课老师”是影响其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三者比例相差不大㊂综上三项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一是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不大,二是影响学生学习现代汉语兴趣的主要
原因有课程内容㊁自身爱好和授课老师㊂因此我们认为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应当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包括教材㊁学生和老师㊂
2.大学生对现代汉语学习主动性的调查
主动学习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学习成绩的保证㊂学生如能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学习现代汉语将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从而提升自己的母语能力㊂
问题一:是否主动完成现代汉语的学习任务㊂调查结果如表4:
由表4可以看出,选择 经常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和 偶尔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分别达到了47.2%和42.3%;而选择 总是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和 从不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人数较少,只有7.3%和3.3%㊂就总体而言,学习主动性较强的学生比例与学习主动性较弱的学生比例基本持平㊂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将近一半的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主动性不强㊂我们知道,学习主动性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如何应对学习中的问题就是学习主动性的一个体现㊂下面四个问题就
㊃69㊃
湘南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月(第36卷)第1期
是针对学生对待问题时的具体表现设计的㊂
问题二:喜欢哪种对待问题的方式㊂调查结果如
表5:
表4
选项内容选择人数占总人数比例
总是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9    7.3%
经常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58    47.2%
偶尔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52    42.3%
从不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4      3.3%
表5
选项内容选择人数占总人数比例老师提问,学生自学解答,老师检查21人17%
老师提问,学生讨论解决,老师引导92人74.8%
学生自学提问,老师解答8人  6.5%
学生自学提问,学生讨论解答2人  1.6%
  由表5可以看出,对待问题,选择 老师提问,学生讨论解决,老师引导”的学生人数比例最高,为74.8%;选择 老师提问,学生自学解答,老师检查”的学生人数比例次高,为17%;选择 学生自学提问,学生讨论解答”的学生人数比例最低,只有1.6%㊂由此可知,学生偏向以老师提出问题的方式为主㊂那么,对待老师所提问题,学生又有怎样的表现?
问题三:上现代汉语课时能否积极回答问题㊂调查结果如表6:
表6
选项内容选择人数占总人数比例总是积极回答问题14人11.4%
经常积极回答问题14人11.4%
偶尔积极回答问题65人52.8%
从不积极回答问题30人24.4%
  由表6可以看出,学生 偶尔积极回答问题”的人数最多,有65人;比例最高,达到了52.8%㊂学生选择 从不积极回答问题”的人数有30人,超过了选择 总是积极回答问题”和 经常积极回答问题”28人的总和㊂总体而言,77.2%的学生上课偶尔或根本不回答老师的提问,这组数据表明,学生回答老师上课所提问题不够积极㊂那么,他们是否经常自己主动提出问题?
问题四:上课时是否主动提出问题㊂调查结果如表7:
由表7可以看出,选择 经常提问”这一选项的学生人数只有4人,比例只占3.3%;剩下的96.7%的学生只是偶尔提问或根本不向㊂学习知识后无问题可提,再一次证明学生课前㊁课中以及课后都未缺乏积极思考,学习上只是被动接受㊂那么,当遇到问题时,学生是否会主动去图书馆查询相关书籍文献呢?
问题五:是否经常去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㊂调查结果如表8:
㊃79㊃
邓红华: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下大学生 现代汉语”课程学习现状调查
大学编程课是学什么的表7
选项内容经常提问偶尔提问从不提问选择人数4人77人42人
占总人数比例  3.3%62.6%34.1%
表8
选项内容经常去偶尔去从不去选择人数21人99人3人
占总人数比例17.1%80.5%  2.4%
  有表8可以看出, 从不去”图书馆和阅览室的人最少,只占2.4%; 经常去”图书馆和阅览室的人不多,占17.1%; 偶尔去”图书馆和阅览室的人最多,占了80.5%㊂由此可知,学生很少去查相关图书㊁工具书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㊂通过个别访谈得知,学生在遇到学习中的问题时,往往采取上网百度的方式,秉承 拿来主义”的原则,很少对网上信息进行甄别选择㊂另外我们发现,学生去图书馆和阅览室经常查阅的书籍资料为英语和文学方面的,很少涉及现代汉语知识㊂
综上五项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一是将近一半的学生未能积极主动地完成现代汉语的学习;二是学生依赖老师去发现问题㊁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三是学生独立思考㊁善于思考的能力有待提高;四是学生依赖电脑给出答案但又不善于辨别真伪;五是学生除了上课学习有限的现代汉语知识外,很少主动扩展现代汉语的知识面㊂总体来说,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主动性不够㊂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是习惯使然,二是惰性所致㊂由于受调查学生大多从小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他们固化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习惯在老
师的带领下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自身不习惯或不愿意主动地提出问题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造成学习主动性不强的现象㊂
3.大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计划性调查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学习者有明确的计划性㊂拥有明确的学习计划㊁且能按照计划学习的学生,既会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更会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㊂那么,当今大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学习是否有计划?
问题:是否制定自己的现代汉语学习计划㊂调查结果如表9:
表9
选项内容选择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制定并严格执行4人  3.3%
制定但没有严格执行31人25.2%
没有制定学习计划44人35.8%
根据课表进行学习44人35.8%
  由表9可以看出,选择 制定并严格执行”现代汉语学习计划的学生人数最少,只有4人,占3.3%㊂ 根据课表进行学习”实质上也是没有个人的学习计划,因此我们认为 没有制定学习计划”的学生比例达到了71.6%㊂这组数据表明大多数的学生学习缺乏计划性㊂
4.大学生现代汉语学习成绩的调查
虽然学习成绩不是评价学生学习现状的唯一标准,但它确实能较真实地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㊂为了了解学生现代汉语的学习成绩,我们从实
㊃89㊃
湘南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月(第36卷)第1期
际成绩和期望成绩两个方面进行调查㊂
问题一:现代汉语实际的考试成绩㊂调查结果如
表10:
表10
选项内容90分以上80-89.9分70-79.9分60-69.9分60分以下选择人数6  31  56  29  1
占总人数比例    4.9% 25.2% 45.5% 23.6% 0.8%
  由表10可以看出,学生考试成绩分布呈一个纺锤形,两头尖中间大㊂考90分以上和6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很少,考 80-89.9分”和 60-69.9分”的人数相差不大,而将近一半的学生考试成绩集中在 70-79.9分”这一分数段㊂总体来说,80分以下的学生比例达到69.9%,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的现代汉语考试成绩为中等及以下㊂通过对相关授课老师的访谈,我们得知这组数据属实㊂我们知道学生兴趣高低与成绩好坏基本呈正比,现将表10考试成绩数据与表1㊁表2中的学习兴趣高低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我们认为表2中对现代汉语兴趣不大的74.8%数据比较可信,而表1中61%对现代汉语有兴趣的数据不太可信㊂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学生对现代汉语兴趣不大㊂现代汉语实际考试成绩大多为中等及以下,那么学生对成绩的期望又是怎样?
问题二:对现代汉语考试成绩的期望㊂调查结果如11:
表11
选项内容90分以上80分以上70分以上60分以上无所谓选择人数27  88  3  5 0
占总人数比例  22%  71.5%    2.4%    4.1% 0%
  由表11可以看出,学生对考试成绩的期望都比较高,呈一边倒趋势㊂有22%的学生选择了 90分以上”,71.5%的学生选择了 80分以上”,也就是说有93.5%的学生都希望自己的现代汉语成绩等级为优秀或良好㊂只有6.5%的学生希望达到及格或中等的等级㊂
综上两项调查,我们可以得出: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获得好的学习成绩,但大多数学生的考试成绩却未能达到心中的期望值,二者数值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落差㊂这就说明学生虽在主观上有学好现代汉语的愿望,但付出的努力不够,学习成绩不理想㊂
  二、大学生现代汉语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小结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认为在学习现代汉语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现状存在以下问题:兴趣不大㊁主动性不强㊁计划性欠缺㊁成绩不够理想等等㊂这些问题会造成大学生母语能力不强㊁母语意识淡薄㊁无法满足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等不良后果㊂
近十多年来,多种因素引发了中华民族母语及其文化在社会生活和价值系统中的 脱落’㊂  在大学英语大有超越一切课程之势时,而相应的母语及其文化的学习却遭遇轻视,大学生母语修养有逐届下滑的趋势㊂”[1]大学生母语修养的下滑又直接导致大学生语言能力的不足㊂我们发现,不少大学生的语言能力令人担忧:口语表达语音不准,用词不当,逻辑混乱;书面语表达(实验报告㊁作业㊁论文等)错别字随处可见,标点符号随便乱用,语法错误随时出现等等㊂如此这般的语言能力怎能实现 知识㊁能力㊁素质”的
全面发展?又能如何满足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语言作为国家的文化资源和 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渐获重视㊂”[4]不少专家学者都在积极呼吁现代汉语课程应顺应社会现状㊁时代变化加大改革力度㊂例如王宁㊁孙炜提出: 特别是在基础教育和大学本科教育中,不着力去矫正语言的杂糅造成的病态,不重视母语教育,这往往是母语安全受到威胁的最根本原因㊂”[2]邢福义㊁汪国胜指出: 现代汉语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主力军,必须适应形
㊃99㊃
邓红华: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下大学生 现代汉语”课程学习现状调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