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时数 | |
教学目的: 1.介绍数据可视化概念和发展历史 2.介绍可视化的三种类别 3.理解可视化作用,了解可视化的发展方向 | |
教 学 内 容(课程导入) | |
一 可视化概念 1. 数据定义 2. 数据可视化的定义 3. 数据可视化从数据中提取的信息: ●模式 数据的规律 ●关系 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异常 问题数据 二 数据可视化发展历史 数据可视化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2世纪,但是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特别大的发展。数据可视化的主要进展都是在最近两个半世纪才出现,尤其是近四十年。 目前最热门的可视化形式可以追溯到17世纪,那时的地质探索、数学和历史的普及促进了早期的地图、图表和时间线的出现。 随着工艺技术的完善,到19世纪上半叶,人们已经掌握了整套统计数据可视化工具(包括柱状图、饼图、直方图、折线图、时间线、轮廓线等),关于社会、地理、医学和基金的统计数据越来越多。 到19世纪下半叶,系统构建可视化方法的条件日渐成熟,人类社会进入了统计图形学的黄金时期。 到了20世纪上半叶,政府、商业机构和科研部门开始大量使用可视化统计图形。 进入21世纪,新的可视化媒介互联网出现,这催生了许多新的可视化技术和功能。 三 可视化的分类 根据所处理的数据对象的不同,数据可视化可分为科学可视化与信息可视化。 1. 科学可视化 科学可视化是可视化领域发展最早、最成熟的一个学科,其应用领域包括物理、化学、气象气候、航空航天、医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涉及对这些学科中数据和模型的解释、操作与处理,旨在寻其中的模式、特点、关系以及异常情况。 2. 信息可视化 信息可视化的数据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包括地理信息可视化、时变数据可视化、层次数据可视化、网络数据可视化、非结构化数据可视化等我们常见的地图是地理信息数据,属于信息可视化的范畴。 3. 可视分析学 可视分析学被定义为一门以可视交互界面为基础的分析推理科学,综合了图形学、数据挖掘和人机交互等技术。 四 大数据可视化作用及发展方向 数据可视化的作用包括记录信息、分析推理、信息传播与协同等。 伴随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可视化日益受到关注,可视化技术也日益成熟。然而,数据可视化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且面临着如下巨大的挑战。 ● 数据规模大 ● 数据质量问题 ● 数据快速动态变化 ● 面临复杂高维数据 ● 多来源数据的类型和结构各异 未来主要有四个发展方向: 数据可视化的概念●可视化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的紧密结合。 ●可视化技术与人机交互技术的紧密结合 ●可视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高维度、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处理数据能力的弹性变化。 | |
本章节的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是数据及数据可视化概念,难点是可视化面临的挑战 | |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使用教具:计算机和投影仪 | |
♦习题: P25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