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数据新闻,也叫数据驱动新闻,是一种基于数据的
挖掘与分析,辅以可视化呈现方式,拥有独特叙述维度的新型新闻形态,近年来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一个话题。
一、数据新闻的萌芽与移植
大数据能深刻地反映用户的喜好及行为,利用数据可以预测公众的需求,从而投其所好。在这样的趋势下,新闻业日益趋向于将数据应用到实践中。2006年,EveryBlock 的创始人阿德里安·罗瓦提出,记者应将结构序列化、机器易读的数据与新闻文字融合,摒弃传统的、纯粹的大量文字。2009年,英国《卫报》在其开设“数据博客”栏目,首次将大数据实践于新闻传播领域。
我国数据新闻的发展源于新闻从业者对西方媒体的学习,各媒体在探索中将数据新闻移植于本土。研究发现,早期采纳数据新闻的体,包括记者、编辑以及技术人员,是数据新闻得以在中国本土化情境下扩散的源头。除自身兴趣外,行业未来发展及与国外作品的接触,是他们接收数据新闻并愿意大胆尝试的重要原因。绝大部分数据新闻人员认为数据新闻在报道深度、呈现方式上有独到的优势,以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复杂而又深刻的意义,满足大众碎片化阅读与深层次阅读两层需求,具有乐观的发展前景。
二、数据新闻的基本特征从数据新闻的定义出发,数据新闻不同于一般报道的特征有:
(一)用数据讲故事
数据新闻改变了传统的新闻制作过程和叙述方式,通过对数据的一系列处理,将有意义的数据分析升华为新闻报道,使数据成为故事的一部分。数据的处理不是简单的挖掘与分析,好的数据新闻对采集、数据量、类型、分析方法等多个过程都提出了要求。对数据信息的挖掘与呈现,不仅可以提高故事的客观可信度,还可以丰富读者的情感体验,使新闻更具价值。(二)可视化呈现自2014年以来,数据新闻的传播平台逐渐从PC (个人电脑)端转移至移动端,数据呈现形态更加多元化,一般分为可视化数据图、互动图表和网络在线演示三类。图表将高效的信息传递与视觉文化相结合,用丰富的彩、直观的曲线、互动的元素取代报道中冗长复杂的文字,从而降低读者的阅读成本,提高受众的阅读体验,传播效果也更加理想。(三)独特的叙述范式
数据新闻的本质依旧是新闻,因此不能像科学报告一样简单粗暴地罗列数据与分析,同时它又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因此拥有独白式和视觉化融合的叙事
维度。报道所涉及的议题一般是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
的重大事件或民生热点话题,深度剖析其原因、变化和走向,实现新闻公共服务的价值。同时,数据新闻需要用数据来讲述故事,综合运用各种数据图表,使用不同的构图元素,配合文字阐述,相辅相成呈现新闻。
三、数据新闻的困境与突围总体来说,业界和学界都对数据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河北大学赵萍认为,“我国数据新闻在2016年进入发展的新阶段:数据新闻佳作不断
的同时呈现不断完善的趋势”。[1]
在技术方面,学者杨嘉宁提出数据的挖掘和处理方法正在发生由准确向精确的转变,新闻工作者已经可以从数据之间的潜在关系推测出事件的发展规律,从而形成具有个性的独家
数据可视化什么意思报道。[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李激则发觉各平台数据新闻近年来进步十分显著,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呈现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具体来说,报道引用的数据增多且更专业,所使用的爬虫和分析技术更先进,动态的可视
化内容增多,带来的视觉体验更为生动。
[3]
我国数据新闻质量的提升,得益于各大媒体纷纷建设各自的新闻团队并不断优化团队结构与生产过程。网易新闻于2012年开创数独栏目,财新与澎湃的数据可视化实验室、美数课成为数据新闻领域的佼佼者,2013年传统媒体如人民网、新京报后发先至,纷纷创建了数据新闻团队。目前数据新闻业务仍以小型团队为主,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发展过程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一)忽视新闻价值
数可视创始人黄志敏在谈到什么是优秀的数据新闻时,认为数据新闻依旧是新闻的一种类别,新闻价值是最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记者在创作过程中应该
注重通过数据体现背后的新闻意义。[4]
但许多作品缺乏对事件背后深刻含义的挖掘,只是流于表面的数据分析,导致读者无法从大量的数据和图表中获取关键信息,报道也就无法引起关注、引发思考。由此可见,媒体在传播时要做好把关工作,厘清逻辑,提炼重点,由表及里,将故事叙述完整。(二)数据获取困境创作初始,数据的获取是数据新闻发展的主要障碍。一方面,可通过我国政府部门获取的数据较少,获取透明公开数据受阻;另一方
面,部分企业出于对利益的考虑,拒绝公开自己的数据。在这样的数据环境下,我国的大多数媒体,尤其是相较于西方媒体,在数据获取方面处于劣势,缺少数据作为奠基石,后期的一系列操作也就无从开展。
(下转第82页)
数据新闻的特征及发展现状探析
谢 琼
(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摘 要: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新闻应运而生。我国可视化新闻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国内学者对其研究更加深刻,但同时,报道制作与传播过程中反映出的数据和选题关系模糊、数据应用不合理和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等问题亟须解决。
关键词:数据新闻;特征;现状;发展;困境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9)16-0080-01
82
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引导科学的舆情走向。[6]
协调发展,展现较强的主动性地位。第二,提高政务舆情内部信息流动的效率。增强公开性与透明性,展现较强的网络部署,提升政府舆情管理的乘数效应能力。并且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强部门的联动性,从政府的渠道上,提高整体“发声率”,减少突发事件错误信息的传播,减少民众由于错误信息形成的惶恐。第三,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节点主题控制。更新自身的工作状态,利用政府的权威性引导舆情主题正常转移。逐步适应全新的媒体时代,信息发布注重协同作战。提高相关官员的媒介素养,坚决打击网络造谣行为,加强对不实信息的管控。与此同时,还需要在原有的措施上,构建务实社会的互信制度。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府干预下的舆情传播控制系统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考虑众的趋利避害心理与法不责众心理,对个体或者众开展差异化的教育。另外,还要分析舆情传播和政府的应急信息传播之间的心理交流规律,这样长久下去,就可以在相互作用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舆情。另外,还可以将突发性事件看成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在事件链角度分
析舆情传播的解决方式,进一步有效地识别突发事件
的风险,把握内部舆情规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良影响。参考文献:
[1] 范炜,胡康林.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情报资源观及动态聚
合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23):89-90.[2] 张永领,吴倩,雷长.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影响因
素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111-112.[3] 惠东坡.重大突发事件中公众的心理特点[J].绍兴
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7(01):99-100.[4] 李明.突发事件治理话语体系变迁与建构[J].中国
行政管理,2017(08):56-57.[5] 陈海楠.多主体治理视角下网络突发事件应对分析
[J].学理论,2017(02):45-46.[6] 孙英凯.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社会性突发事件成因分
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6(10):123-124.作者简介:董宁(1979—),男,山东济南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上接第80页)
(三)人才储备不足专业人才不足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因素。纵观我国数据新闻行业,存在人才缺乏、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记者新闻敏感度不高或数据处理方法不当,所生成的报道无法全方位还原事件的始末,此外,各类图表的制作能力有限,视觉上的吸引力较弱,加上记者耗费大量时间成本斟酌图表的使用,导致新闻时效性不足,严重滞后。如何解决现存问题,带领数据新闻走出瓶颈?基于拉斯韦尔的5W 模式,新闻传播过程由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效果5个要素构成,要解决数据新闻现存问题,需从这五个“W”入手。第一,Who(谁):要想将数据新闻做得抓人眼球,新闻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数据素养,熟练掌握数据挖掘、处理、分析、呈现等技术。传统的新闻记者大多擅长文字工作,对大数据相关理论与实践不熟悉,各媒体可以细分任务,引入不同领域的人才,打造全面而专业的数据新闻团队,实现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第二,Say What(说了什么):媒体需要通过强化议程设置,将时代热点准确呈现在受众面前,除了政治、经济层面的大事件外,公众对民生名俗的“软新闻”也颇感兴趣,记者要学会生动叙事,将“硬新闻”说得通俗易懂,同时注意“软新闻”的逻辑,增加趣味
性新闻的内涵。第三,Which Channel(何种渠道):移动端的普及和用户散阅读习惯的形成告诉我们,数据新闻的传播点和交互点有关键作用。数据新闻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方式,受众在互动式体验中获取信息,所以,在新闻的呈现形式上,生产者不应满足于图表、图片,可加入视频等互动元素。目前,已有一些作品开始尝试引入小游戏或是人工智能,观众更容易置身于可视化技术带来的多维体验感中,也更有利于内容的传达。第四,To Whom(向谁说):数据新闻的目的最终还是满足受
众需求,要准受众的喜好,将传播信息打造成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内容。媒体可以让受众参与生产过程,例如让报道具备信息实时更新的能力,读者可以在阅读的同时补充或修改相关信息,从单一的接受者变成生产者与传播者。第五,With What Effect(产生什么效果):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是指受众对外界的反映不是源于真实的空间环境,而是媒介营造出的虚拟环境。记者应该利用多层数据,形成完整的新闻情景,
从而产生强有力的传播效果,使受众心理活动和行动层面有所反映和改变。四、结语自数据新闻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起,一些学者对其提出了质疑,问题主要集中在数据、数据挖掘、可视化等几个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开始关注数据新闻的传播过程及效果,同时也有不少学者提出对数据新闻未来模式的预测,但涉及的研究较少,关于如何实现大数据的精准传播、个性化推送,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参考文献:
[1]
赵萍.数据新闻传播新变化及发展趋势[D].河北大学,2018:21-22.[2] 杨嘉宁.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发展趋势探析[J].传媒,2019(05):88-90.[3] 李激.从网易数独时代看新媒体时代数据新闻的发展趋势[J].新媒体研究,2018(22):16-18.[4] 黄志敏.什么是优秀的数据新闻[J].新闻记者,2019(03):13-14.作者简介:谢琼(1999—),女,湖南娄底人,新闻专业本科在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