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人民外交学会60年看人民外交的历史功绩与现实意义
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的中国人民外交,是当年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外交独具特的人民外交。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中国成立最早的全国性人民外交机构,中国人民外交学会迄今已走过了六十个春秋。六十年来,外交学会紧密配合国家总体外交部署,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人民外交活动,为增进中国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国家间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为推进世界和平、和谐、合作以及人类共同进步的伟大事业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当前,国际形势出现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外交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继续发挥人民外交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深化人民外交的内涵和实践,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外交学会人民外交六十年辉煌业绩
  中国的民间外交和官方外交几乎同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美国和西方阵营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和封锁政策。多数国家对新兴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还缺乏了解。同新中国正式建立
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很少。针对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和国家对外交往的实际需要,由周恩来倡导的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人民外交机构——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于共和国成立当年的1215日正式创立。周恩来自学会创立一开始就亲自担任学会名誉会长。
  外交学会成立伊始,主要工作是开展对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研究,并经常就与我国有关的重大涉外事件以全国性人民外交团体的身份对外进行表态,同时也接待一些外国来访团组。上世纪50-60年代,亚非拉原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风起云涌,旧的殖民主义体系不断动摇瓦解。根据国际局势的这种重大变化,外交学会积极加强同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人民间的友好交往,支持和声援他们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为扩大新中国国际影响和声望,建立和拓展反殖民化国际统一战线作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这些交往同时也大大促进了中国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为六十年代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与中国相继建交打下重要基础。
  六十年代以后,东西方阵营冷战对峙的局面进一步加剧,美苏争霸的态势日益突出。中国一方面继续努力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另一方面开始进一步拓展与西方各国之间的民间友好交往。这一时期中国的人民外交十分活跃,对促进我国与西方主要大国建立外交
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1957年和1963年,外交学会两次邀请作为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特使的法国前总理富尔访华。周恩来总理与其就台湾问题等进行了多轮艰苦谈判,为两国建交扫清了障碍,1964127日中法正式建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与一个西方大国正式建立全面的外交关系,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书写了重要的篇章,留下特殊的意义。
  外交学会在中美建交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在尼克松访华之后的整个70年代,作为中美关系解冻后我国同美国开展高层民间交往的重要渠道之一,外交学会每年接待的美国前政府官员、议员和其他高层政界人士均达上百人次。学会曾先后接待了美国第一位访问中国的众议长艾伯特、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参议院多数党(民主党)领袖曼斯菲尔德和少数党(共和党)领袖斯科特、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州长(华盛顿州)丹尼尔·伊万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大法官威廉·道格拉斯等。1977年,由时任外交学会会长郝德青率领的访美代表团在美国广泛接触各界人士。美国副总统蒙代尔在白宫予以会见。这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访问美国的我国首个正式代表团。在中美处于半隔绝状况下,这些涉及面极其广泛的大量高层民间接触,对中美最终实现建交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铺垫作用。
  中日民间、半官方的交往早在50年代就已大规模开展起来,其间周总理亲自做了大量的工
作。他以政府总理兼外长和外交学会名誉会长的身份,所会见的日本外宾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影响之深,在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在中日民间交流中,外交学会扮演了独特的重要角。学会不仅是我国同日本进行民间交往的主要渠道,而且一度被授权负责一些双边关系中具有官方职能的工作。根据廖承志——高碕达之助备忘录设立的廖承志办事处的日常事务即由学会负责处理。在大规模、高密度的人民外交作用下,日中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势头在日本国内逐步形成。日本执政的自民党不得不逐步调整对华政策,最终在1972年同中国建交。
  随着中国与各国官方关系的普遍建立,人民外交民间先行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但人民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独特作用并未减少。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外交往空前广泛和深入,人民外交的发展空间也随之迅速扩大,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空前繁荣的新的发展期,其整体格局也逐步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方向发展。据外交学会统计,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外交学会接待的各国高层人士,包括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内阁要员、国会议员、朝野政党领袖、王室贵胄、国际机构主要负责人及各界知名人士、智库专家和社会名流等来访团组达3000个以上,总人次超过20000美国参议院相当于中国什么机构人,其中副总理级以上500余人次。此外,一些固定的双边民间交流机制,如中美非官方高层对话中英论坛中德论坛中法市长圆桌会议
中日民间对话论坛中韩知名人士论坛中新(加坡)论坛等,也日益成为加强相互沟通、促进民间互信的重要渠道。外交学会的人民外交在新时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维护和延伸我战略机遇期方面继续作出新的贡献。
二、新时期大力开展人民外交的重大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席卷全球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对国际力量对比和国际格局演变产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影响。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明显加速。国际格局进入大调整、大变革的复杂深刻演变之中。其次,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中国的复兴日益成为国际力量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国际上对中国的关注与期待、疑虑与戒惧情绪同时聚增。中国面临的国际机遇和挑战同时不断加大。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现代外交理念也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一是公众对外交事务的参与和了解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二是外交、内政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国内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国内化日趋明显。三是外交事务的范围日益扩大。经济金融、能源供应、环境保护、气候变化、跨国犯罪、疾病控制、扶贫减灾等与公众利益休戚相
关的非传统安全议题在外交事务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四是软实力建设日益成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重要根基。外交工作在努力维护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同时,维护和推动改善国家形象的任务更加艰巨。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大力加强人民外交具有了新的、特殊的时代意义。
首先,大力开展人民外交是新形势下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准确把握新时期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根本要求,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大力开展人民外交与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在新时期大力开展中国特的人民外交,就是要更好地把民情、民愿、民意纳入到国家整体外交规划和操作之中,就是要在积极开展官对官外交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只有这样,才能给中国外交带来更多的人性化彩和人文关怀精神,并有利于树立中国的良好国家形象。这对更好地开展中国的和平外交、为国内经济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周边环境和国际舆论环境、以及携手世界共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大力开展人民外交是新形势下中国外交官民并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以统筹兼顾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为此,中国外交一要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从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国内发展方向、创造发展条件、用好发展机遇;二要不断加强政治外交与经济外交、文化外交、军事外交、政党外交、议会外交、能源外交、金融外交等各个专门领域涉外工作的资源整合和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构建新时期中国特的大外交、大外事的工作格局,服务国家发展大业。
第三,人民外交是新形势下对中国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和拓展,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其一,人民外交直接接触国外公众,可以以更加自然、柔性、深入细致的方式做人的工作,广交深交朋友。这有助于增进作为社会细胞的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基础,除了发挥为国家关系发展夯实民意基础的作用外,本身也是现代外交面向公众、争取民心、赢得民心的必然要求。其二,通过民间交往渠道,特别是二轨渠道的高层民间交往,可以收到沟通重要信息、消除误解、增加互信的效果。近年来,二轨对话已成为大国之间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其三,通过人民外交渠道,力争起到有针对性地疏导国内、外民众情绪的作用,为维护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同时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服务。其四,人民外交以易于为人所接受的方式向世界客观、真实地说明中国,阐述中国和平发展模式、中国合作共赢主张等中国特政
治理念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有利于争夺国际话语权,为我树立良好国家形象服务。
回顾学会人民外交60年辉煌历程,我们无限自豪,也深感使命光荣;展望未来,我们满怀期待,同时更感责任重大。面对愈发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有能力、有信心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配合国家总体外交部署,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不断提高科学办人民外交的水平和能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为服务我国改革发展大局,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