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感染性疾病检测与结果报告将进一步规范

□杨志俊王静周鹏程
《感染性疾病免疫测定程序及结果报告》(ws/t573—2018)将于今年11月1日实施.此卫生技术标准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传染病实验室或口岸检疫实验室极为适用,将有效解决困扰出入境人员以及口岸重点传染病免疫测定程序不够规范、结果报告标准化程度不高的现实难题.
据卫生检疫专家介绍,感染性疾病是指由致病微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通过不同方式引起人体发生感染并出现临床症状的疾病,口岸常见重点传染病是感染性疾病的特殊类型,其常见免疫检测包括以下几种方法:首先,筛查试验,如hiv抗体初筛,梅毒非特异性抗体(tp)-elisa法筛查;其次,诊断试验,如抗-hcv试验,乙肝“两对半”检查;第三,确证试验,如蛋白免疫印迹试验、重组免疫印迹试验以及抗体中和试验等.为保证上述方法对传染病检疫具有足够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需要检疫实验室建立完善相应免疫检测程序,并通过辅助随访检测、重复检测和其他相关标志物检测,最大限度提高检出率、避免漏检率.
专家提示,今后检疫检测报告可按以下原则报告,其中筛查试验、诊断试验报告包括阴性反应(注明检测下限).阳性反应报告:首先,如对被检者有重大影响,建议确认;其次,如果阳性预测值大于95%,可直接报告阳性,但说明未做确证试验,有小于5%可能性为假阳性;第三,如阳性预测值小于95%,又暂时无法确认,建议报告阳性反应,并说明有假阳性可能,对进一步确认方法给出建议.确证试验报告规则如下:首先,阴性反应,注明检测下限;其次,阳性反应,直接报告;第三,结果为不确定,在报告的同时,给出随访检测或其它检测方法(如核酸检测)建议.
核酸检测结果多久出为便于对检疫结果理解与应用,专家特别强调,检疫医师要清楚说明检测结果对感染性疾病诊断意义,包括提示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如病原体感染可能性高,还需说明在何种小概率情况下有可能显示未感染(例如窗口期感染),并给出排除未感染或验证感染的方法(进一步检测或随访),以最大限度践行《国际卫生条例(2005)》维护出入境人员身心健康宗旨,不断提高卫生检疫技术执法的国际化视野和公信力.
《中国国门时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