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省级《化工分离工程》精品课程
综合说明材料
一、 课程建设规划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分离工程产业化的发展需要,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建立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开展分离工程、生物分离工程下游技术、原理及设备的教学工作,精选分离工程的教学内容,精心编排讲授体系,引入现代化的先进教学手段,将分离工程建设成具有工科特的、基础理论与高新技术紧密联系的高水平课程。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及课外活动等均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最终建成全省以工科为特的化工分离工程精品课程。
本课程由青岛科技大学教学名师、硕士生导师叶庆国教授主讲并负责建设,计划在2007~2009年内建设成国家一流的教学研究型的精品课程,逐渐实现全部课程资源上网讲授,以进一步扩大该门课程在省以至国内的影响,完善和改进化工分离工程教学远程网络资源的建设。为了继续拓展《化工分离工程》相关课程的现代化教学工作,计划将工科化工分离工程
课程在已经实现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实现英汉双语及网络化教学。计划引进国外化工分离工程教授和出国回校的化工分离工程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并加强对国内青年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培养,争取创建国内外一流的《化工分离工程》示范性教学课程。
目前该课程网站已有部分内容实现网上共享。包括:
1.1.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的备课资源库;
2.2. 化工分离工程部分电子教案;
3.3. 化工分离工程部分英汉双语电子教案;
4.4. 化工分离工程CAI多媒体课件;
5.5. 化工分离工程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6.6. 化工分离工程试题库;
7.7. 化工分离工程部分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8.8. 开辟了化工分离工程教学研究专栏;
9.9. 化工分离工程教学学生反馈意见留言板;
10.10. 部分主讲教师课堂教学录像。
网址:www.qust.edu在首页点击“《化工分离工程》精品课”图标即可进入。
二、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一)课程负责人教学情况
1.课程负责人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 授课起止时间 | 讲授学时与周学时 | 课程类别、专业 | 总人数 |
化工分离工程 | -2007.7 | 40学时,3学时/周 | 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有班级 | 100~200人/年 |
制剂工程 | -2007.7 | 32学时,2学时/周 | 本科专业所有班级 | 约100人/年 |
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 | -2007.7 | 40学时,3学时/周 | 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有班级 | 100~200人/年 |
工业催化 | -2007.7 | 32学时,2学时/周 | 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有班级 | 100~200人/年 |
分离工程Ⅱ | -2007.7 | 40学时,3学时/周 | 化工硕士研究生班 | 30~40人/年 |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① 指导本科生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200余人次。
2② 指导硕士研究生11人,已毕业5人并获硕士学位。
3.课程负责人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经费 (万元) | 主持或参加 | 起止日期 | |||||
1 | “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 ,青岛科技大学教学研究一类立项项目 | 1 | 主持人 | 2005年~2007年 | |||||
2 | 分离工程校级精品课程经费 | 青岛科技大学 | 3 | 主持人 | 2005年~2007年 | |||||
3 | 化学工程与工艺品牌专业建设 | 青岛科技大学 | 3 | 主持人 | 2006年~2008年 | |||||
4.主要教学研究论文、主编教材: | ||||||||||
序号 | 论文(著)题目/教材名称 | 期刊名称、 卷次/出版社 | 时 间 | |||||||
1 | 浅谈“分离工程”教学中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完美结合 | 2006年青岛科技大学教学研究论文集 | 2006年8月 | |||||||
2 | “分离工程”课程多媒体CAI教学课件开发与应用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Z:112~115 | 2006 | |||||||
3 | 分离工程CAI多媒体课件中的计算模拟 |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 已录用,待发 | |||||||
5.主要教学表彰与奖励: | ||||||||||
序号 | 奖 项 | 颁 发 单 位 | 青岛网站制作公司时 间 | |||||||
1 | 两次获得青岛科技大学教学效果奖 | 青岛科技大学 | 1991、1994 | |||||||
2 | 2005年获教学名师 | 青岛科技大学 | 2005年 | |||||||
3 | 主持的”分离工程”获校级优秀课程,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 青岛科技大学 | 2006年 | |||||||
4 | 主持制作的分离工程CAI课件,青岛科技大学首届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一等奖 | 青岛科技大学 | 2006年 | |||||||
5 | 浅谈“分离工程”教学中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完美结合,青岛科技大学教学研究论文二等奖 | 青岛科技大学 | 2006年 | |||||||
6 | 主持制作的分离工程CAI课件,第六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 国家级 | 2006年 | |||||||
(二)课程负责人学术情况
1.科研简况
主要研究方向:化工传质与分离
2.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学术研究课题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起讫时间 | 科研 经费 | 本人承担工作 |
1 | 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 | 青岛市科委 | 2000年12月-2002年12月 | 5万元 | 负责人 |
2 | 乙烯装置废碱氧化系统废碱处理研究与措施 | 齐鲁石化公司 | :2002-2003年 | 10万元 | 负责人 |
3 | 劣化环丁砜再生装置的设计 | 齐鲁石化公司 | 2003年7月-2004年2月 | 16 万元 | 负责人 |
4 | 现有丁辛醇装置产品结构优化方案设计 | 齐鲁石化公司 | 1998-2002 | 20万元 | 负责人 |
5 | “气体分离装置生产能力的考核和瓶颈分析研究” 和 | 利华益集团利津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 | 2006年6月-2007年6月 | 5万元 | 负责人 |
“延迟焦化装置脱硫单元的诊断技术开发” | 利华益集团利津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 | 2006年6月-2007年6月 | 5万元 | 负责人 | |
2.在国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限填五项)
序号 | 论文名称 | 作者(*) | 发表日期 | 发表刊物、会议名称 |
1 | 萃取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及其对活性红M-3BE的降解研究 | 1 | 2003 | 工业催化,2003,(5).41-44 |
2 | 湿式过氧化物氧化法处理硫化钠废碱液的动力学研究 | 2 | 2005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5,19(2).268-273 |
3 | 湿式过氧化物氧化法处理乙酰乙酸乙酯废水 | 3 | 2005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3):219-222 |
4 | 环境友好型高固含量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湿强剂的研究 | 1 | 2006 |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6,22(4);367~371 |
5 | 烷基磷酸酯的合成及动力学研究 | 1 | 2006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5):396-398 |
注:(*)作者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次序。 | ||||
(二)教学队伍情况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学历) | 学科专业 |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
课堂、实验、实习 | |||||
课堂、实验、实习 | |||||
课堂、实验、实习 | |||||
课程建设和实习 | |||||
实验和课件制作 | |||||
实验及教学 | |||||
实验及教学 | |||||
实验及教学 | |||||
实验和课件制作 | |||||
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合理,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教风良好、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特鲜明、教学效果好,其中课程负责人是青岛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对课程把握准确、教改合理。3名主讲教师中有2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高,博士和在读博士所占比例为89%。本教学队伍中,从天津大学、海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获得博士等学历,故学缘结构合理。40岁以上教师所占比例为11.1%,30~39岁55.6%,20~29岁33.3%。教学人员10人,教学实验人员2人,相对于全校化工分离工程教学的师生比为:1:60。我系注重对青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必须经过严格的助课、试讲等各项教学环节方可任课。为充实教学、教改力量和加强对研究生的培养,每年有4-5名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参加助课、助研活动,每年年终被评为优秀教师者占10%以上。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合理,教师全部毕业于化工及相近专业,他们有着丰富的专业实践背景,年龄结构合理,完全适应了《化工分离工程》课程建设的需要,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与效果
近五年来,课程组积极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更新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新
道路。承担了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改项目和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分离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等项目。对于《化工分离工程》,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更新和体系的改革。
分离工程课程的教材选用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在教学中不断引入化工学科的最新科技成果和研究论文。并根据我校制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修订教学大纲,同时为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得到化工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工程观念,将化工分离工程实验从该专业的专业实验中独立设课,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
以上几点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教材的适应性。编著出版了适用于教学和教学研究型普通高校的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教材,我们编写了一本比较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分离工程例题与习题集。在双语教学环节拟采用国际知名院校现用教材:Seader J D著的Seperation Process Principles,同时拟将其译作中文教材,作为学生的主要教学参考书,现已完成初步翻译工作。编写《常用分离工程软件入门》,对化工行业中经常用到的软件如aspen、proII等作介绍,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编写分离工程实验教材,为学生实验提供指导,使用效果良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