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国际化建议
简述政府外文版建设现状,总结问题并从文化价值观角度就其国际化过程提出建议,提升中国各级政府外文版国际化质量。
标签:政府网站国际化;现状;问题;建议
处在WTO后影响时期的中国,国际规则逐步全面引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国内市场日趋变成国际市场。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当前评定地方政府政绩的高下很大程度取决于引进外资和人才多少等量化指标。地方经济面临全方位竞争,各级政府作为决策者需用市场经济手段驾驭地方经济发展,注重引导、组织地方企业走产业、管理国际化的道路,使地方企业、地方经济与国际经济融为一体。
与此同时,互联网应用与电子技术的普及为传统行业突破地域与文化限制,加速开拓海内外市场的进程提供了有力条件。以网站本地化为例(例如把汉语网站转译为英文网站),20家全球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投入约15亿美元的本地化费用,就能够为客户带来大约500亿美元的销售额。网站本地化效益之大,也为我国各级政府拓宽海内外信息交流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为塑造良好、开放的中国国际形象,增强中国软实力的最佳界面,以国外受众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多语种政府网站,以及地方企业国内外市场的多语种网上交易和信息发布平台,对地方市场拓展意义十分重大。“成都·全球多语信息转换中心”作为全国首个政府主导的多语信息转换中心已于2009年应运而生。该中心通过加入欧洲企业网(EEN),开展中欧信息转换业务,以帮助企业获取来自欧洲市场的商业信息,促进企业创新和技术转移。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英文网站建设步伐也正在加快。
1 各级政府外文版现状和问题
纵观我国各级政府网站国际化进程,外文版整体拥有率不断提升,重视程度也成明显增强趋势。具体而言我国政府网站英文版拥有率已由2009年的4196%提升至2010年的43.64%。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与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政府网站国际化程度评比已进行五届。然而,据2011年5月第五届中国政府网站国际化程度测评暨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大会发布的消息,我国各级政府外文网站整体水平尚处于建设和提升阶段,水平不一,平均分均未达到及格标准。作为各级政府的国际名片,外文网站在运营、传播、绩效、认识、规划和建设等领域均有很大成长空间。以下将根据本文作者的调查
发现从翻译质量、版面设计,使用效率等层面就政府外语网站质量问题进行探讨。不言而喻,在全球18亿网民中,在崛起的网络世界发挥中国最佳影响力,成功塑造各级政府国际网络品牌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需要多层面集中智慧和力量。门户网站建设公司
1.1 翻译质量和设计
一些政府网站英文中存在基本词汇、语法错误。在介绍性文字中,英文即使没有拼写、语法硬伤,英译词汇用语单一、概括笼统;句子结构;信息过于集中,长篇累牍较为常见。在内容方面政治彩浓厚,具体内容经常失于准确。设计拘泥于多行文字衬于尺寸较大的图片下方的呆板形式也较普遍。以省会城市石家庄政府网站英文版为例,一段介绍自然资源的网页文字共2888个字符,6大段英文,每段从5、6行到10余行不等,中心句不突出,排版字体单一,且没有超链接。该网站旅游景点介绍文字主题也不足具指导性,浏览者不能打开页面即捕捉到所需如主要景点、路线行程、交通方式等客观信息。
1.2 访问效率
由于很多地方政府英文网站放在国内服务器上,没有考虑到国际出口带宽的限制和海外客户
打开国内服务器的速度,导致很多外国客户在等待一段时间后也没有打开要访问的网站,因此丧失了很多交流合作的机会。而国外网站在这方面要好得多,例如查中国产品英文版的专利申请书到中国国家专利局,尚不如到欧盟和美国的专利局快,便是典型一例。
2 文化价值观理论对跨文化网站建设的启示
吉尔特·霍夫斯蒂德(Geert Hofstede)是当今跨文化管理方面最权威的专家之一,他对人们在全球一体化的思维和文化含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以霍氏理论为参照,河北工业大学康哲(2010)毕业论文通过对世界五百强中美企业网站进行的抽样调查研究,发现中美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中国网站倾向于集体主义,高权利距离和高语境文化;美国网站更倾向于男性化和低语境文化。该研究结果对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外文版建设同具指导意义。网站设计本地化的重要性应该得到网站建设者的重视,以中国客户为目标时,设计者考虑采用反映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内容;以国外客户为目标时,设计者则应考虑采用反映外国文化价值观的内容。具体而言,我国政府外文网站建设在设计需求,风格,技术要求,网站内容国际惯例的转化,栏目设置,外语语言服务团队组成原则等方面霍夫斯蒂德价值维度说都具参考意义。
3 政府国际化的建议
3.1 翻译外包
英文网站设计和语言中国化,不符合国外用户浏览习惯,导致国外用户很难到自己想要的资讯。英语为母语的读者习惯简洁、质朴和精炼的表达方式,段落倾向具体、直白、层次清楚和重点突出的编排。对于外文网站的语言质量,上文所述现象与中国人的螺旋形思维习惯不无相关。鉴于此,网站编排与翻译文字工作可以考虑实施外包或与当地高校外语学院、翻译公司等建立专业长效合作机制,这方面宁波市和湖南省政府外文版建设经验丰富,可以借鉴。
3.2 采用本土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是互联网上买家搜寻供应商的重要工具,资料表明超过80%的海外客户是通过搜索引擎到国内出口外贸网站,约75%用户通过互联网购买产品或服务。不同语言所面向的不同市场目标国家和客户体中习惯使用不同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就象我们习惯用我国自行开发的百度搜索一样,一些国家使用最广泛的可能为其本国的搜索引擎,政府网站国际化设计
以前最好专业网站推广公司进行市场调研,决定具体架构方式。3.3 塑造特殊的政府LOGO文化
政府网站的标志是具有传媒特性的LOGO,一般是通过政府标识名、标准字,或为其附加的标准图案组合,达到对政府这一标识体的出示,以引起用户兴趣,达到增强美誉、记忆等目的。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Google、YAHOO等国际知名大品牌其LOGO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具有很深的影响力。美国的快餐品牌麦当劳和肯德基的LOGO也有很强视觉冲击力。以Google为例,从1998年开始陆续在重大节日等推出的特殊Logo颇具文化张力。
政府形象设计最能展示政府个性,它不仅可以充分展现政府精神风貌,更为政府提高国际知名度提供形象保证。像谷歌的LOGO一样,政府网站的识别系统可做到世界不同区域本土化,照顾不同地区风土人情,注入独特亲切的地方化和国际化人文内涵。例如,河北省与非洲一些国家无论政府还是民间合作密切,“中国河北”在非洲的界面(法文或英文、西班牙文等)就可挖掘设计具有当地特的LOGO,引发当地受众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试想,当中国政府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网站的多语种版本像Google成为世界各角落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影响力则不可估量。
3.4 寻视觉审美心理的认同
政府外文网站进行设计之前,应在细节上研究不同外语国家优秀网站以获得该国用户的视觉审美心理。国际化战略即是本土化战略,政府网站国际化建设可具体参考知名企业网站的本土化设计。联想,索尼的多语种版本等实现了很好的本土化;家乐福中国网站很是符合中国客户民族心理的“中国红”等设计,对中国政府网站国际化都能带来一定启示。
以西方受众为例,他们喜欢快速明朗的网页结构,讲究大格局,一般利用图片、彩的搭配影响客户,比国内的网站设计更加追求创意和随意。我国政府的网站受5000年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则显得更加严肃庄重。中国政府网站英文版视觉设计可更加“入乡随俗”,比如中国海尔公司在欧洲和美国设有不同的网站,欧洲又分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不同界面。海尔英国和海尔美国尽管语言都是英文,风格却追求了地域性差异,其在美国的英文网站首页右下角设有“公益捐款”这一项,就非常符合美国客户理念。
3.5 挖掘地方特
做好政府网站LOGO即是将“产品”的商标进行的深度创意设计和“注册”,网站彩、结构等“
外包装”上入乡随俗则是满足不同受众的心理习惯与“客户”贴心。发挥我国地方政府的特才是网站国际化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即用国外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出中国特的文化、制度等资源优势。
政府外文网站建设应充分了解网上、网下投资合作等“竞争对手”和“同行”,出自身法律、税务、资源在商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政府推销”策略。特资源可在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建立链接,以“News&Events”动态信息的形式展示政府近期的特服务与活动等方式来提高知名度、争取更多合作资源。
3.6 新闻不妨做成个链接
国外网站的新闻常只是个链接。以普通中国百姓民生为着力点,注重深度报道和评论,对国外商家和普通网络用户而言比政府领导出行显得真切实在;以商业和娱乐为主的软新闻也较易进入在华外籍人士视野。另外,我国各级政府网站外文版首页可设立一些自助式个性化服务。例如,与我国政府新闻占首页较大版面不同的是,美国政府首页最突出位置为类似谷歌、百度的搜索框,体现了简约高效的个性化自主服务理念。
3.7 创建维基形式互动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计算机、网络化的社会里,运作的可能性将成为判断各类知识的唯一标准。Wiki作为一种协同软件,非常适合政府网站国际化过程中中外人士的集思广益。其特点有:
(1)使用方便。简单的格式标记取代HTML格式,降低了写作和发布难度。(2)汇聚功能。用户多样性使内容相对全面、客观和公正。
(3)主题明确。每个页面都有一个被置于单独命名层次中的明确主题,不会造成网站结构混乱。
(4)即时更新。任何人对页面的修改或创建都可即时反应出来。Wiki模式广泛用于传媒、企业等各个领域,如Google公司和摩托罗拉公司一直使用Wiki系统进行管理。如何增强政府网站外文版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发挥wiki系统博采众议,操作简便,即时性,易于为大众应用等特,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前景。
4 总结
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使政府门户网站外文版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政府建立自己
的外文网站充分体现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外文网站的重要性不在中文网站之下,目前我国政府外文网站的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政府中文网站的建设。本文抛砖引玉从文化价值等角度提出一些建议,期望我国政府外文版不断满足外语浏览者的期待,成为国外贸易的权威网站,成功打造智慧政府国际品牌。
参考文献
[1]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即企业:重建地区信用[EB/OL].http://v/infoshow,2008616.
[2]潘卫民.网络本土化环境下的翻译产业[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3]发展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成都有了多语“翻译官”[EB/OL].http://www.china/book/txt/200904/27/content_17680 741.htm.
[4]李在勇(韩),全秀庆.Dream weaver MX 2004入门到精通[M].裴春花,金丽华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