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调查报告
要: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法,对日照市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术、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安全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如何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信息素养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233-01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角的教师,其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和推进。本文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对日照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进行分析,给出了较为宏观的概括和结论,希望为本地的教育信息化及教师培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和参考。
1 调查方案
1)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以日照市中小学一线教师为调查对象,在各学科、各学段中随机抽取,回收有效答卷544份。教师的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
2)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共有一级指标4项,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术、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安全等;二级指标20项,具体到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中对使用微机、网络的意识、态度、技术、能力,以及对信息道德和安全的理解和看法等。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全面性,问卷采用随机发放方式,从本市数百所中小学校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教师进行了调查,范围涵盖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涉及14个学科,跨越30余岁年龄段,参与面非常广泛。
2 数据分析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功能、价值、意义等的理解和态度,是信息素养的前提。调查结果如下。
91.5%的教师认为信息素养非常重要,已成为当今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71.1%的教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热情很高,能主动关注和学习;50.6%的教师能经常收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分类储存、加工利用;44.1%的教师非常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能及时引导和指点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
结果显示,所调查教师信息意识强烈,普遍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能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比较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引导和培养。
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教师掌握常用的办公、教育教学软件和工具,并能应用、服务于日常工作的技术和能力。调查结果如下。
在办公软件使用方面,能熟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的教师比例分别为64.9%54.2%54.6%;完全不用使用者为01.5%0.4%。结合被调查者其他信息可知,后者基
本是年龄较大(≥50岁)的老教师。
在网络使用方面,66.5%的教师能熟练使用互联网搜索、下载所需资源;73.5%的教师能熟练使用聊天软件,并能用于家校、师生间的联系或问题的讨论;90.4%的教师拥有自己的,能熟练并经常使用。
在多媒体使用方面,有22.6%的教师可熟练制作动态网页;有20.4%的教师能熟练制作flash动画;有45.0%的教师能熟练使用多种常规电教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以上三项完全不会使用者分别占34.6%38.2%0
此外,在安装软件方面,能熟练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完成一些常用软件的下载、安装的教师占46.3%,不会安装任何软件者占7.0%;在掌握新概念和新工具方面,能主动关注和学习、熟练使用者占20.8%,不关注、不会使用者占7.0%
结果显示,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我市中小学教师已经普遍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目前正在向熟练化、常规化、深层化、广泛化发展。
3)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使用和创造等[1]。信息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信息技术能否真正应用于教育教学,是衡量教师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利用信息,调查结果如下。
39.2%的教师能积极获取可用的信息,对信源有较多的了解,能制定获取信息的不同策略,并能确认所获信息的有效性;45.2%的教师能正确评价信息,对所获信息有分析、批判性的思考,有较强的敏感度;36.2%的教师能有效加工、处理、利用信息,积极用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题。
结果说明,我市中小学教师普遍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对信息有较强敏感度,并能创造性地利用信息,但整体水平不是太高。
4)信息道德和安全。
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领域中用以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1]。调查显示:86.6%的教师表示遵守信息道德,不使用或转载他人资源。引用信息时,会注明出处,保护作者版权;但是也有6.3%的教师表示对信息道德一无所知。如何制作网页版调查问卷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信息服务不中断。调查显示:79.6%的教师对信息安全常识非常了解,并能主动采取防范措施,积极维护信息安全;但目前尚有7.7%的教师对信息安全知识不了解。
结果说明,多数教师普遍具有积极、健康的信息道德素养,对违背信息道德的现象和行为能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能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保护信息安全。但尚有一部分教师在这方面的素养非常薄弱,需要加以培养和引导。
3 思考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笔者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为了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采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手段,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培训工作。要充分考虑广大教师的现有水平,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切实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2)给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提高教师认识信息、理解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3)开展各类教学竞赛,强化教师的信息运用能力,同时也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整合能力[2]
4)经常举办各类讲座,通过实际案例等,让教师切实感受到信息道德和安全的重要意义,并能以身作则,时时注意、事事注意。
参考文献
[1]    刘明龙,刘鹂.西部五省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调查报告[j].中小学电教,200810):12-14.
[2]    徐秋生.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状况调查报告[j].大家,201024):16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