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把丰富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呢? 笔者以为,教师只有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的效益最大化,才能使品德课堂成为具有深刻内涵、充满活力的课堂。
  一、 资源的选择要有针对性,需精心筛选
1.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资源。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特点是不同的,所以资源的有效性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选取资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
笔者在第一次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游戏快乐多》一课时,就民间传统游戏,从网络上到了许多图片资料,有捉迷藏、滚铁环、跳格子、丢沙包、打陀螺等。由于知道学生已经不怎么玩,课前布置学生回家向家长了解传统游戏的玩法。有了这些资源,本以为学生会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可是实施教学时,教师发现学生体验到“游戏快乐多”的时候太少了,教学目标没有很好地达成。教师课后反思,虽然这节课教师也选取了很多资源:图片、录像、甚至动用了家长,但是游戏本来就应该是一种活动性、体验性的东西,光说光看,学生怎么会有强烈的
感受呢?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学生往往只对通过直观感知掌握的东西才能理解得比较深刻。所以在第二次上这课时,教师直接把陀螺、铁环等游戏器具带到了课堂,让学生玩一玩,来体验玩这些传统游戏的快乐。互动的教学形式,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参与体育游戏,这极大地挑起了更多学生参与游戏的欲望。欢笑声、喝彩声、加油声⋯⋯在课堂中此起彼伏,学生在这节课上真正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资源,才能使使品德教育活动更有效,活动化、生活化,这符合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特征、思维水平,它让品德教育变得真实具体、可感、可触、可理解、可实践,能真正起到了引导儿童生活的作用。
2.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源。
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发展需要,灵活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如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的 《我上学了》一课中所提及的 “我将在这可爱的学校里学习、生活”一句,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利用幻灯片、图片等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同时通过设计 “参观校园” “我爱学校” “朋友”等活动,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体验集体生活的
乐趣,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校环境的美好,进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只有把教材看做引导儿童通过自主活动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本着密切关注儿童生活,忠实反映课程标准和时代要求的原则,对 “教材”进行再度开发,才能保证学生接触的教材是有教育意义的。
3.选择能突破教材重难点的资源。
网页开发课程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当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几个知识点时,往往需要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以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或者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影响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确定教材的重点,要以教材本身为依据,研究所教的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在整个知识系统中,关系全局的这部分知识。可定为教材的重点。
    所谓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比较复杂;也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或者体现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或者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了较大的坡度,或相互干扰,易混、易错等。这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内容,通常称之为教材的难点。教学难点要
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来确定。   
例如:在教学品社教材五年级下册《敲开国门》一课时,因为是历史内容,文中知识点较多,为了更好的落实“使学生了解的危害和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理与扩充,通过视频、图片等认识“的种类及其危害”,激发学生对的憎恶之情,坚定支持“林则徐禁烟”壮举,加强“珍爱生命,远离”的意识。通过这样一条链的串联,将几个原本散落的知识点进行紧密地联结并扩充,使学生的思维不断的随着教师的教学跳跃,课堂出呈现出一幅生气勃勃、生动活泼的教育画卷。
一、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
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教师再创造、再设计的自主权,提倡回归生活、关注儿童。
这就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不同,造成教师在课程资源利用时把握不准教学目标的问题。依据课程标准,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避免品德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是用好教材资源关键的一步。
如:我在第一次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背后》一课时,就安排了极为丰富的教学资
源:、花、、的图片,吸食的图片,清朝强盛时期的国土图片,战争后国土的图片,战争的视频,虎门销烟的视频,现代纺织机器与古老的纺织机,清朝的火铳图与英国的火图,《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列表,《七子之歌》歌曲视频,《火烧圆明园》的故事、图片等等。可以想象,这么多的教学资源不可谓不丰富,这课堂一定是非常热闹的。但是,当我仔细解读教材文本时,发现: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的背后”这一话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并且了解近代中国挨打的原因,主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的热情并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很显然,安排的这些资源并没有真正指向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追求的只是资源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为此,我们应正确把握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心中始终装着教学目标这根准绳。我再次执教《的背后》一课,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了几方面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1)出示清朝强盛时期的国土图片,然后把一些被外国列强侵略的国土图片在多媒体课件上一片片地“撕裂”,唤起学生的疑问:我们的这些大片国土怎么会没了呢?从而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2)教师引领学生一起了解的危害,明白英国人运输给中国的狼子野心。(3)利用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如《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列表,《火烧圆明园》的故:事、图片帮助学生
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生活。(4)探究旧中国挨打的原因,运用学生带来的有关资料进行现场整理、阅读、交流,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学习历史知识。(5)让学生学会在资料的对比呈现中明白清政府的腐败、故步自封、科技的落后、经济的落后,总结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的热情,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能力。这样呈现教学资源的指向性就非常明确,使教学资源始终为目标服务,而不是为了追求形式而过:分求新、求异。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灵魂,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
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就在
于为教学目标服务。
三、资源的呈现要有科学性,需精心设计
多媒体手段的使用给品德课堂注入了时代活水,它以良好的直观性、交互性而深得广大教师的青睐。但我们应明白,多媒体始终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教师要从学生的道德发展出发,为学生提供一种更为直观、便捷的教学辅助。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因课而用,学生能触摸到的不用,学生触摸不到的则可以用。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一节明确提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是具有必要性的。然而,实际教学中对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必须恰当合理,即当用则用,重实效;可用可不用,避浮华。所谓“当用则用,重实效”,旨在对教学确实有辅助作用,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能够突出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人教版教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公路不是游戏场”一课,利用网络资源以网页形式向学生展现交通事故的现场以及对各种交通标志及作用进行选择性浏览,使学生对交通安全意识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明确地突出了本课的教育目的,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调动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带动学生上网查询学习的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学会筛选网络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网络资源的辨别、选择、使用的能力。所谓“可用可不用,避浮华”,是指对于一些来源丰富的素材性资源,从效益和实用出发,尽可能使用更为简洁明了且具有良好教育效果的资源,避免为了为了“使用课件”而使用课件这种浮华现象。
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要注意适度
课程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在众多的能为我课程服务的课程资源中,教师要有慧眼,善于取舍。如果看到与课程有关的资源就不加选择地拿到课堂上,只会造成资源的低效甚至无效堆砌。教师要甑别、取舍课程资源,适度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以提高课程资源的有效度。
    有一个案例,某教师在执教《交通连着你我他》这一课时,拍了二十多个交通标志的照片,除了常见的红绿灯、禁止行人行驶标志、机动车道标志外,还有一些比较复杂、与学生生活关系不大的交通标志,如道路变窄、两车交会、时速限制标志等,一节课下来,学生只觉得有很多交通标志要记住,却张冠李戴,连最常见的也没弄清楚。讲完课后,听课的老师说了一句:“你简直在培养小小驾驶员了。”自己反思一下,花费了不少力气,可效果并不好,真是画蛇添足。事实上不要说小学生记不住,就是成人也难以在一节课时间内记住那么多交通标志。到不如只用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几个交通标志:红绿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标志、禁止行人标志,其他的在学生制作的标志中有选择的展示,这样有重点选择交通标志,才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