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  院          专  业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 2012    日起至 2012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深入理解
TCP/IP参考模型,掌握各种网络工程技术和网络规划与设计,初步掌握综合布线技术、高速
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接入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初步掌握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技术以及互联网
的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熟悉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功能和使用;
(2)掌握网络规划与设计,掌握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
(3)初步掌握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技术。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理论设计部分以课程设计论文的形式提交,格式必须按照课程设计论文标准格式进行书写和装订。
(2)课程设计报告(论文)包括目录、绪论、正文、设计小结、参考文献、附录等
3)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1)考勤与学习态度:20分
(2)理论理解与课程设计报告论文:40分;
(3)动手操作与实验设计:20分;
(4)设计论文答辩:20分。
4)参考文献:
(1)《计算机网络(第四版)》主编:谢希仁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7月
(2)《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主编:吴功宜 胡晓英 张仁 何云 王宁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2005年9月
(3)《计算机网络设计》主编:易建勋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2007
年10月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内容                                            天数      地点
1.选择设计题目、了解设计目的要求、查阅相关理论资料    1天    图书馆、机房
2.设计方案选型及实验室完成相关的设计任务              2天    实验室
3.总结课程设计任务和设计步骤,撰写课程设计论文        2天 图书馆、机房、实验室
学生签名:             
2012 年6月18日
6)选择课程设计题目具体要求:
用winsock设计Ping应用程序
理解winsock技术网络编程技术,分析PING应用程序设计原理和程序流程,选择合适的开发环境,参考已有的PING程序功能,设计实现ping功能的应用程序。
设计论文要求:
1)分析winsock编程技术;
2)分析ping程序的功能及其相关网络协议;
3)给出ping程序流程图和设计方案;
4)选择开发环境,编译源程序;
5)给出软件测试文档;
6)设计小结;
7)参考文献(包括互联网上的引用信息)。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考勤与学习态度(20分):优( )、良( )、中( )、一般( )、差( );
(2)理论理解与课程设计报告论文(40分):优( )、良( )、中( )、一般( )、差( );
(3)动手操作与实验设计  (20分):优( )、良( )、中( )、一般( )、差( );
(4)设计论文答辩  (20分):优( )、良( )、中( )、一般( )、差( );
(5)格式规范性及考勤是否降等级:是( )、否( )
评阅人:            职称:    讲  师     
2012  年6 月24 日



1.绪  论
1.1.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深入理解TCP/IP参考模型,掌握各种网络工程技术和网络规划与设计,初步掌握综合布线技术、高速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接入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初步掌握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1.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熟悉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功能和使用;
(2)掌握网络规划与设计,掌握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
(3)初步掌握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技术。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理论设计部分以课程设计论文的形式提交,格式必须按照课程设计论文标准格式进行书写和装订。
(2)课程设计报告(论文)包括目录、绪论、正文、设计小结、参考文献、附录等
1.3.课程设计题目具体要求
用winsock设计Ping应用程序:
理解winsock技术网络编程技术,分析PING应用程序设计原理和程序流程,选择合适的开发环境,参考已有的PING程序功能,设计实现ping功能的应用程序。
设计论文要求:
1)分析winsock编程技术;
2)分析ping程序的功能及其相关网络协议;
3)给出ping程序流程图和设计方案;
4)选择开发环境,编译源程序;
5)给出软件测试文档;
6)设计小结;
7)参考文献(包括互联网上的引用信息)。
2.
Winsock编程技术
2.1.Winsock的基本概念
Socket在英文中是插座的意思,他的设计者实际上是暗指电话插座。因为在Socket环境下编程很像是模拟打电话,Internet的IP地址就是电话号码,要打电话,需要电话插座,在程序中就是向系统申请一个Socket,以后两台机器上的程序“交谈”都是通过这个Socket来进行的。对程序员来说,也可以把Socket看成一个文件指针,只要向指针所指的文件读写数据,就可
以实现双向通信。利用Socket进行通信,有两种主要的方式。第一种是面向连接的流方式。顾名思义,在这种方式下,两个通信的应用程序之间要先建立一种连接链路,其过程好像在打电话。一台计算机(电话)要想和另一台计算机(电话)进行数据传输(通话),必须先获得一条链路,只有确定了这条通路之后,数据(通话)才能被正确接受和发送。这种方式对应的是TCP协议。第二种叫做无连接的数据报文方式,这时两台计算机像是把数据放在一个信封里,通过网络寄给对方,信在传输的过程种有可能会残缺不全,而且后发出的信也有可能会先收到,它对应的是UDP协议。流方式的特点是通信可靠,对数据有校验和重发机制,通常用来做数据文件的传输,如FTP、Telnet等;数据报文方式由于取消了重发校验机制,能够打到较高的通信速率,可以用于数据可靠性要求不高的通信,如实时的语音、图像传送和关波消息等。
在ISO的OSI网络七层协议中,Winsock主要负责的是控制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也就是传输层和网络层。Winsock屏蔽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它的出现给Windows下的网络编程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2.2.Winsock编程的特点
socket通信报文格式
在网络通信中,由于网络拥挤或一次发送的数据量过大等原因,经常会发生交换的数据在短时间内不能传送完,收发数据的函数因此不能返回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阻塞。Winsock对有可能阻塞的函数提供了两种处理方式——阻塞和非阻塞方式。在阻塞方式下,收发数据的函数在被调用后一直要到传送完毕或者出错才能返回;在阻塞期间,除了等待网络操作的完成不能进行任何操作。对于非阻塞方式,函数被调用后立即返回;当网络操作传送完成后,由Winsock给应用程序发送一个消息,通知操作完成,此时可以根据发送的消息的参数判断操作是否正常。
在编程时,应尽量使用非阻塞方式。因为在阻塞方式下,用户可能会因为长时间的等待而失去耐心继而关闭应用程序的主窗口,这样当网络操作的函数从Winsock的动态链接库中返回时,主程序已经从内存中删除,可能会造成内存的异常,虽然现在的操作系统已经可以从系统级正确地处理这种内存问题,但还是建议这种情况的发生。
2.3.Winsock基本的API
(1)WSAStartup():初始化。
函数原型:
Int PASCALFAR WSAStartup(WORD wVersionRequested,LPWSDATA lpWSAData);
Windows Socket由DLL形式提供,为了完成一系列初始化操作,每一个使用Windows Socket的应用程序都必须进行WSASstartup()函数调用,并只有在成功地完成调用之后才能使用Socket。其中参数wVersionRequested表示欲使用的Windows Socket API的版本:这是一个WORD类型的整数,它的高位字节定义是次版本号,低位字节定义的是主版本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