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解密儒道释
核心提示:
佛教:茶伴青灯孤寂,明心见性。
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
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
共同点:和谐,平静。(以儒家的中庸为提携)
中国茶道追求的“真”: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
无忧何必去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贾平凹
礼:以茶敬客
所谓礼,长幼伦序,亲和礼让;和平友好,亲善谦虚。以礼相待,正是中国人“以茶表敬意”精神的体现。
北方大户之家,有所谓“敬三道茶”。客来,延入堂屋,主人出室,先尽宾主之礼。命仆人或子女献茶,为第一道茶,只是表明礼节,不一定要喝。因主客刚刚接 触,洽谈未深,而茶本身精味未发,或略品一口,或干脆折盏。第二道茶,便要精品细尝。主客谈兴正浓,情谊交流,茶味正好,边啜边谈,茶助谈兴,水通心曲, 所以正是以茶交流感情的时刻。待到第三次将水冲下去,再斟上来,客人便可能表示告辞,主人也起身送客了。
禅:茶禅一味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南天竺僧达摩,自称为南天竺禅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时来中国。当时南朝佛教重义理,达摩在南朝难以立足,促到北方传播禅学,北方禅教逐渐发展起来。
文化属性是什么意思禅宗在中国传到第五代弘忍,门徒达五千多人。弘忍想选继承人,门人推崇神秀,神秀作偈语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莫使有尘埃。”弘忍 说:“你到了佛门门口,还没入门,再去想来。”有一位舂米的行者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于是慧能成为第六世中国禅 宗传人。神秀不让,慧能逃到南方,从此禅宗分为南北两派。
中唐以后,士大夫朋党之争激烈,禅宗给苦闷的士人指出一条寻求解除苦恼的办法,又可以不必举行什么宗教仪式,作个自由自在的佛教信徒,所以知识阶段的文人墨客也推崇起佛教来。而这样一来,佛与茶终于到了相通之处。
禅宗主张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自心是佛”。即心里清静,没有烦恼,此心即佛。禅宗强调自身领悟,即所谓“明心见性”,主张所 谓有即无,无即有,劝人心胸豁达些,从这点说,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但又有节制,与禅宗变通佛教规戒相适应。皎然所言“三碗便得道,何需苦 心破烦恼”。故意去破除烦恼,便不是佛心了。“静心”、“自悟”是禅宗主旨。皎然把这一精神贯彻到中国茶道中。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 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这与禅的思想是一致的。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把事情都看淡些就是“大彻大悟”。在茶中得以精神寄 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禅僧们在追求静悟方面执着很多,所以中国“茶道”二字首选由禅僧提出。这样,便把饮 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调度。有人认为宋以后《百丈清规》中有了佛教茶仪的具体仪式规定从此才有“茶道”,其实,程式掩盖了精神,便不是“道”了。
所谓“茶禅一味”也是说茶道精神与禅学相通、相近,也并非说茶理即禅理。
禅宗主张圆通,能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在茶文化发展中相互配合。
“吃茶去"三字,成为禅林法语,就是"直指人心,见心成佛"的"悟道"方式。
《广芳谱o茶谱》引《指月录》中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处,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显然,禅师论禅,是要排斥法执、吾执,以便自悟本性。执,即束缚。因此,禅家是要人们做到"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也就是说要达到"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坛经》)的精神境界。
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为提神,夜不能寐,有益静思;二是帮助消化,整日打座,容易积食,打座可以助消化;三是使人不思淫欲。佛教修行之法为"戒、定、慧"。"戒",即不饮酒,戒荤吃素;"定、慧",即坐禅修行,要求坐禅时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而进入专注忘我的境界。此种耗费精神、损伤体力的坐禅,正好以饮茶来调整精气,故饮茶历古
以来受到僧人们的推崇。坐禅是佛教的重要修行内容之一,而坐禅与饮茶是密不可分的。僧人坐禅,又称"禅定"。唯有镇定精神、排除杂念、清心静境,方可自悟禅机。而饮茶不但能"破睡",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体、茶禅一味"之说。意指禅与茶叶同为一味,品茶成为参禅的前奏,参禅成了品茶之目的,二位一体,到了水融的境地。
道:天人合一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茶中体味苦寂,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
道教在茶道中注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人化自然
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人对“道”(自然规律)的体认。即在品茶时乐于亲近自然,在思想
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践去体悟自然 的规律,即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现:品茶时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
自然化的人
“自然化的人”即自然界万物的人格化、人性化,自然万物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感情,能与人进行精神上的沟通的生命体。(即茶镜的人格化)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东坡
正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中国茶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中国茶人有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所以中国茶人最能领略到“情来爽朗满天地”的激情以及“更觉鹤心杳冥”那种与大自然达到“物我玄会”的绝妙感受。
道家自然观,所谓“自然”,指的是自己而然,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道无所不在,茶道只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及后,老庄的信徒又从自然之道中求得长生不死的“仙道”,玉川子“乘此清风欲飞去”,借茶力羽化成仙。
道家“自然”理念导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与茶自然属性极其吻合,从而确立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本性。道教的“隐逸”即是在老庄虚静恬淡、顺其自然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
1.尊人: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2.贵生:注重“茶之功”,茶的保健养生功能和怡情养性功能。
3.坐忘: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忘掉自己的肉身、聪明。提倡人与自然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点,并通过“坐忘”来实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