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孝德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传承孝德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
传承孝德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
——缙云县溶溪小学孝善文化建设侧记
“心行一善,思想更加光明;口行一善,言语更加柔美;身行一善,行为更加有利于他人。”“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走进缙云县溶溪小学,满园花香,书声朗朗,整座校园都被包裹在“孝善”的文化氛围里,无时无刻不在滋养人的心田。
近年来,缙云县溶溪小学大力开展以“孝善”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传承孝善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成功地激发了校园活力。
如今,校园文化建设花开遍地,各地各校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那么,溶溪小学的
校园文化建设有何不同?或许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这里无处不在的“孝善”力量。
一个叛逆少年的转变
文化的力量有多大?对于一个人来说,他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对于一座学校而言,它则可能改变许多人的人生。
在开展“孝善”文化教育后,溶溪小学的校园内结出了许许多多的“善果”,许多孩子在孝善文化的熏陶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种改变令整个学校的校风为之一新。
溶溪小学的老师潘咪咪清晰地记得,四年级一班的胡展豪这一年多来,发生的巨大转变。以前,几乎在所有老师的眼里,这个孩子都是一个十分令人头疼的“问题学生”。
潘老师说,曾经的胡展豪是个脾气很大的小孩乎,在家里非常调皮,经常和吵架,对父母的管教也是十 分排斥,经常因为小事与父母发生争吵,至还会与父母
手,不彳旦谈不上孝顺,反而是有些“叛逆”。
有一次,胡展豪旷课在家,不想上学,就让母亲欺骗老师,称其生病卧床。后来母亲将情况
如实告知潘老师,并表示对于孩子的“任性”,十分头疼。潘老师在听到胡妈妈的 “控诉”后 并未着急地向胡展豪“兴师问罪”,而是将计就计,去做了一次“家访”。在家中,潘老师也没有拆穿他的谎言,而是关心地询问他是否能坚持到校,也许是感受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也许是感激老师的善意,胡展豪乖乖地跟着老师去了学校继续上课。
在那之后,胡展豪就像变了一个人,在学校和老师的要求下,他学会了帮助母亲做家务,会和母亲温顺地交流沟通,还会帮着妈妈做一些孝顺的小事,比如洗脚、揉背,就连胡妈妈都感慨,这个孩子简直“脱胎换骨”了一般。
性格上的转变,还体现在了胡展豪的学习上,以前学习缺乏主动性的他如今已经成为了班级里的副班长,学习态度也大为改变,学习成绩自然也大步提升。
像这样的故事,在溶溪小学已经屡见不鲜,是什么促成了他们思想的转变?在校方看来,这正是“孝善”教育所起到的功效。
一堂触及灵魂的班会
学生个性的转变,校园氛围的改善,绝非一朝一夕所能促成。在溶溪小学,“孝善文化”的建
设绝非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实在了一项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上,这些举措日积月累则内化为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这样的习惯就构筑起了一座学校的校园文化。
校方的良苦用心,我们可以在一堂班会中,窥斑见豹。
在四(1)班一场名为“孝敬父母,心存感恩”的主题班会上,孩子们感良多,许多孩子都落下了泪水。这眼泪有感动,有愧疚,是感恩,也是承诺。
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班会,整堂班会围绕着“感恩”的主题,通过歌曲、视频、小品、朗诵等形式,生活地诠释着服务的无私于伟大,歌颂父母的恩情。班会讲述了美国感恩节的由来,组织孩子们朗诵了感恩父母的诗歌,由辅导员诵读以为父亲写给大学儿子的信件,表演小品他和她来讽刺不知感恩的人······这些内容,五一不触及灵魂,令人深思。
在这样的班会里,让孩子们领悟“心存感恩,知足幸福”的道理,就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在溶溪小学,每个班级都会定期开展这样的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常怀感恩之心,对父母,对他人,对祖国都心存赶集,并将这份感激内化为学习的动力。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将课本上的枯燥的文字,转化为了一次次的行动;将苍白的训
诫,转化为了一种日常的习惯。
一场旷日持久的校园革命
孝善,在如今的溶溪小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氛围。放眼校园,满眼都是卧冰求鲤,孔融让梨这样的孝善典故,滋润着孩子恩幼小的心田。
放眼教师,每个班级背后的黑板商,都写着孩子们对父母的承若:“我要讲孝心,在家里帮爸妈盛饭。”“我以后要帮妈妈拖地洗衣,帮爸爸倒茶捶背,当个孝敬服务,尊敬长辈的人。”
氛围的营造,就在这一点一滴之间逐渐形成。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学校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德育措施,用一项项落地的规定,来规范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学校专门为了每个学生建立了“孝善少年成长记录册”,记录孩子们成长的点滴,把孝善行为转化为一种奖励机制,在每学期期末评选五星孝善少年,进而激发孩子们“向善”的动力。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建立了完整系统的德育积分制度,这套制度,详细地罗列出了各种加减分的政策,如“助人为乐,能主动做好人好事,收到老师和同学一致好评的,没人每例加2分”;“就寝后故意拐角、敲墙壁者扣2分”;以此来规范孩子们的向善行为。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去年以来,学校通过寻善缘,存善心,行善事等内容,逐渐养成学生善待学生,善待父母,善待他人,善待坏境的内心境界,活动开展以来,成效明显,校园氛围为之一新,学生面貌大为改善,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文盲的孝善教育,着眼小事,立足长远,要求学生们通过一件件小事,养成一种自觉的孝善行为习惯,我们将秉持这种脚踏实地的方式,培养孝善小年。”校长潜伟红说,如今,孝善力量已经在溶溪发酵,相信这份力量,将在以后的日子里带领溶溪小学走向更远的明天。
第二篇: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文化属性是什么意思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后天就是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流传的大约有四、五种说法,但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我想不少同学都有一些了解,老师再简单介绍一下它的来历。
据《史记》记载,战国末期楚国大臣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却遭到其他贵族的反对和排挤,屈原被迫离职,还被赶出都城。他在流放期间,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后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着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悲愤之下,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后,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得知消息后,划船拯救,将饭团等食物投入江中,希望鱼吃饱了,不要吃掉屈原,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被定为端午节,端即是“初”的意思,人们也以吃粽子,喝黄酒来纪念屈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