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与译文信息的丢失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文化特征上。因此,翻译不仅是语际间的转换,而且也是文化信息的传递。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转换过程中容易造成文化信息的丢失。翻译工作者必须对两种文化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依据功能对等的原则减少译文信息的丢失。
翻译是一种超越时代、跨越民族的信息传递活动。最理想的翻译是通过语际的转换,将原语言信息完全传递到译文中去,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即所谓的等值翻译。欲使译文读者得到同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在翻译过程中就必须选择与原文作用相等的语言手段来准确完善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感情及创作意图。由于各民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不同,加之不同的语言各有其自己的词汇材料和语法形式,因此,完全等值、毫无信息丢失的翻译几乎不可能。
一、文化差异是译文信息丢失的主要原因
译文信息丢失的原因很多,由于各民族的语言文化是在各自的发展历史中形成的,其语言文化便
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因此,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在翻译的相互转换上就会引起种种困难和问题,使翻译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产物,是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总和。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学家通常把文化分为三个层面:(1)物质文化,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各种有形产品来体现,包括建筑物、用具、工具、食品、服饰等。(2)制度文化,包括人类社会中各种体制法规、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3)精神文化,由人们的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方式及成果来体现,包括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习惯、风土人情、审美情趣以及科学、哲学和文学艺术成果等。上述三个层面上的文化的创造与发展均离不开交际。然而,交际要借助语言才能实现。
毋庸置疑,没有语言就没有我们通常说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象征。反过来,语言又受着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正因为文化和语言有这样一种特殊紧密的关系,所以,我们通常把语言称作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反映出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的生活环境、历史背景、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正如美国现代语言学家萨巫尔所说:“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
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历史演变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产生了不同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持不同语言文化的人要进行交流,势必要通过翻译来实现。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依存决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由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不同,造成了反映这些特定文化的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文化的移植。在很多情形下,交流的障碍与误解不是由于未能用语言正确转达所致,而是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与风俗习惯所造成的。例如,中国人和英美人对赞扬的态度就有很大的不同。英美人会对别人对他们的赞扬道声谢谢,而中国人面对赞扬所表现出的谦虚往往会使英美人不悦,以为对方在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充分说明,要克服交流障碍不仅需要提高语言素养,更需要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异同。要想正确理解和使用某种语言,就要懂得该语言的整个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决不仅仅是转换两种不同的文字符号,更重要的是沟通两种不同的文化。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
翻译是涉及到两个不同民族间的语言文化的一门艺术,而译者就是实现这种移植的桥梁。不同民族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具特的思维模式与表达习惯,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文化特征上。因此,翻译就不
仅仅是语际间的转换,而且也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在两种语言的应用上有着深厚的功底,而且要对两种文化间的异同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把一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移植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中才有意义。”
在文化移植的过程中,译者要对作者所认识的事物进行再认识和再表达。也就是说再创造。“再”这一词语表明这种“创造”是有限的,是要用译语来再现原语所载的文化信息。不同的语言文化间又存在着差异,因此,它们既构成了“创造”存在的客观条件,又是造成创造的限度之所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若让原文捆住手脚,逐词死译,不善于创造,就无法再现原语所载文化信息;反之,若任意发挥,创造无度,也同样无法再现原语所载文化信息。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恰当地把握再创造的尺度尤为重要。
二、文化差异导致词汇文化内涵丢失
文化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局限性首先体现在语言表达体系方面。词汇是构造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有些词汇两种文化中都有或类似,但其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心理因素、思维方式、审美和价值观念不同,其文化内涵也不可能完全对应。“世界上任何两种语言之间几乎
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苏联的楚科夫斯基也说:“靠语言对等是无从进行文艺翻译的。”在翻译时,可以很容易到其字面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对应词,但其文化内涵却存在着极大的区别。例如,“人民公社”、“大锅饭”、“臭老九”、“走资派”等这类在中国历史上较有影响的词汇,翻译中如不加注,译文读者就无法透彻掌握其全部信息。此外,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从现代许多汉字结构上还可以出封建文化遗留下来的痕迹。例如:奴、奸、妓、妖、娼、嫖等,无不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妇女地位低下、遭受歧视的状况。这种蕴意于结构之中的汉字,本身就传递了一定的文化信息。把它们译成英语这种表音的语言,无论如何也难以传达其全部信息。
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许多词汇的文化内涵的不等值。这就决定了原语词汇本身所负载的信息在译文中走失。在中国,“龙”是吉祥高贵的象征,因而皇帝是“龙体”、穿“龙袍”,老百姓则是“望子成龙”。而英语从Be-owulf时代起,“龙”则是凶险邪恶的象征,是吐火伤人的怪物,在翻译时将“龙”简单地译成dragon,必然会造成该词所负载的信息某种程度上的走失,对汉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学生是难以把握“并蒂莲”(夫妻恩爱的传统象征)、“仙桃”(祝老人长寿)、“鸳鸯”(吉祥、白头到老)、“松树”(长寿、坚韧不拔)等词汇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不了解英美文化的人也就很难明白为什么将老人译成“senior citizen”,为什么会有“unemployment benefit”(失业救济金)、“lower inco
me brackets”(贫穷)的译法。翻译时应注意包含在词句本身的文化因素,以防止其内涵意义走失。另外还应避免在表达中使用带有浓厚的本民族彩的形象,以免抹煞原有的民族文化特点,给读者造成错觉。如,I’m not suggesting that Americans sit back and wait for a transient period of mistrust and despair to resolve itself,like a disease ,through the unconscious healing forces which lie deep in organic nature. 此处“sit back”可与”wait for”一起译为“消极等待”或“坐待”即可,有些译者把它们译成“袖手稳坐钓鱼台”,在此笔者认为不宜在英译汉中使用,因为它是中国独有的典故,文化彩鲜明。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很容易不知不觉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或文化模式套用或移植到译文中去,所译出的语言在形式上是正确的,可在文化内涵上却完全是本国式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思想英文形式的翻译模式。这种翻译模式使得大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在翻译时走失,导致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理解上的偏误。
三、提高文化素养,减少译文信息丢失
“功能对等”这一概念是由奈达提出的,奈达认为翻译即交际,为了达到有效交际目的,任何话语都必须以接受者为出发点。他提出译文与原文在效果上达到对等,即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的理解与感受基本一致。在处理意义与形式这一矛盾时,奈达从实用的原则出发,考虑的并不是符号
所承载的意义而是同一符号在不同的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功能对等”原则旨在更明确地传译原文的信息以便引起同等反应。翻译工作者应该如何依据翻译“功能对等”原则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译文信息丢失呢?
首先,重视文化因素,增强文化意识。翻译过程中要有效地传递文化信息,译者必须要增强文化意识。要对原文文本进行认真分析,洞察文化形态及字里行间的文化信息。文化是语言的一部分,翻译过程中如果不考虑文化因素就不能真正地完成翻译。因此,作为翻译主体的翻译工作者在进行翻译时就应该有很强的文化意识,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不要草率做出判断。例如,“Life is not all cakes and ale.”不要一看到cake and ale就译为“蛋糕和啤酒”,句中cakes and ale 出自莎士比亚著作《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意为“人生乐趣”。再如,美国著名诗人,早期向西方介绍中国诗的翻译家艾兹拉庞德(Ezra Pound),由于受当时文化、历史和地域的局限性,他不懂中文,不了解中国文化,他翻译李白的《长干行》时,有些地方的译文还值得商榷,如《长干行》中的第三行“郎骑竹马来”庞德误译成“You came by on bamboo stilts,playing horse”(你踩着竹制的高跷,戏马而来”。
其次,保留原作的风味,准确传递原作的文化信息。语言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每一种语言都与它所
反映的文化、时代和社会生活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翻译时应注意包含在词句本身的文化因素,以防止其内涵意义走失。一般说来,对于原语文化信息的处理这一问题有两种观点:一是主张译文应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另一个则认为应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众所周知,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的目的是进行思想文化交流,那么,如果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把原语文化转化成目的语文化,译文中不再有原语的文化信息,将达不到文化交流的目的。不仅如此,如果我们一味地使用同化的翻译策略,也容易引起误解。
例如:《红楼梦》中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人将其翻译成“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红楼梦》这一中国经典名著,里面有许多佛教和道教词汇。如果把“天”译成“God”,那就把佛教变成了基督教,使西方人误以为中国人都和他们一样信奉基督教。再如,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译成“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这种完全归化的方法容易使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误以为中国人也以面包为主食。
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尽量保原语和目的语的民族习俗和文化特,以求更好的效果。我们常说的“比你多吃了几年盐”,意思是“比你大几岁”或“比你有经验”。译成“I am older than you”或“I am more experienced than you”都可以文化属性是什么意思。如果按字面直译,保持原语的风味,效果可能更佳。如:
母亲又说:“只是我希望你若看中了什么人,能领来让大见一面,帮你参谋参谋。大毕竟比你多吃了几年盐。”
Mother spoke again:“I only hope that if you’ve got your eye on someone,you’ll bring him here and let me have a look at him,so I can tell you what I think. After all,I have eaten more salt than you over the years.”
总之,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译文的信息丢失就不可避免,翻译就只能做到部分等值。翻译工作者只有不断地加深自身的文化修养,经过反复探讨、融会贯通,才能做到准确取舍、灵活变通,以求得翻译的最大等值率。
[参考文献]
[1]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王佐良 .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1984,(1).[3]E·奈达.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4] 唐国新.浅谈文化与翻译[J].江汉大学学报,1999, (1).[5]王军.艾兹拉庞德与中国诗[J].外语学刊,1988 ,(1).[6]王秉钦.文化翻译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