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串讲
经济生活
一、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区别:(1)含义不同。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价值 结在商品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形态不同。使用价值具体;价值抽象。(3)性质不同。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4)主体不同。使用价值是卖者拥有;价值是买者支付。
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统一)
对立: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⑴价值尺度: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要求: 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⑵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要求:必需用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4、纸币
1)纸币的含义:
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
2)纸币的优点:
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又可避免铸币的磨损。
3)纸币发行量: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并非都因通货膨胀引起
1)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第一,纸币发行量过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第二,纸币流通周转速度加快。(在某一特定的时期,由于担心涨价,人们把手中的货币尽快出手抢购,使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
2)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
第一,通货膨胀外;第二,商品供不应求;第三,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政策性调价,理顺价格关系)引起纸币发行量增加;第四,投资和消费需求过热;第无,价格管理松弛,出现乱收费、乱涨价; 第五,因某些特殊原因造成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商品价值量增大。
3)通货膨胀的实质: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4)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使价格信息失真,搞乱社会经济,损害人民众的利益,造成社会不稳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危害极大。
5)对策:
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努力增收节支,同时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C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D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
通货紧缩
1)含义:
通货紧缩是指由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小于部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与通货膨胀现象正好相反。
2 原因:
第一,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是主要原因,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第二,长时间、大范围的价格下降,造成了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使就业率下降,居民的收入降低。第三,低价倾销和恶性竞争,消费需求持续不振,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第五,国外经济危机影响导致国际需求增长乏力,且与国内需求不足相重叠。
3)实质: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4)危害:
第一,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第二,强化居民的“惜购”心理,导致市场销售不振;第三,抑制社会总需求,制约国民经济增长。
5)对策:
第一,降低利率,刺激社会投资,增加货币的供应量;第二,鼓励消费,加快货币周转速度;
第三,发行国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社会总需求;第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吸引社会消费,减少产品的积压。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第一,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
第二、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区别:
第一,含义及实质不同:
第二,表现不同。
通货膨胀时,经济过热,需求膨胀,物价上涨。
通货紧缩时,各类物价指数出现较长时间持续下降。国际国内需求增长乏力。
第三,危害性及解决措施不同。
通货膨胀会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
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众的长远利益不利。
6、信用工具
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1)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2)功能及优点: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支票: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包括现金支票和转帐支票。
7、外汇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家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8、商品的价格
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①商品的价值(成正比);②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成反比);③国家的宏观调控;④供求关系;⑤消费者的购买力;⑥新鲜商品的新程度(商品的使用价值)⑦纸币的发行量。
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A供不应求,价格升高。B、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价值决定价格
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 十大关系:(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4)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5)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6)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7)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8)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9)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10)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9、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
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价格变动的影响
A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①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他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他它的购买。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
的影响。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B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11、影响消费的因素
主要是:收入水平、物价水平。消费心理对消费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12、消费类型
按消费对象的不同:有形商品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不同: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13、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的含义: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
2)恩格尔系数的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一个系数。
3)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关系:
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消费质量,导致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低。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越完善、越优化,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
14、消费心理
①从众心理: ②求异心理: ③攀比心理: ④求实心理:
1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所谓适度消费: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包含不滞后消费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消费要有主见,要保持冷静头脑,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使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3)保护环境,绿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的困难,帮助我们获取新的成就。
B.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在任何时候都是应该发展的。实践证明,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风已过时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和有害的
二、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商品属性是什么意思
A.生产决定消费对象;B.生产决定消费方式;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A.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B.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
C.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B.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
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