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技术专业改⾰与建设⽅案
计算机应⽤技术专业改⾰与建设⽅案
⼀、改⾰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性
⾼职计算机教育虽蓬勃发展,但其教育教学质量及社会认可度远未达到理想状态。必须有开拓性的计算机⼈才培养的新思想,必须有正确的⼈才培养⽬标,从教学⽅法、教学⼿段和⼈才培养模式上进⾏改⾰,有灵活的办学体制来进⾏保障,使⾼职计算机教育不断发展壮⼤,具有独特的⽣命⼒。
计算机应⽤专业的⼈才需求⾮常⼤,培养社会适⽤的计算机应⽤⼈才是本专业的建设⽬标。针对⾼职计算机教育的特点,我们要加⼤改⾰步伐、制定合理的改⾰⽅案并进⾏有效的实施。
⼆、改⾰与建设的思路与⽬标
(⼀)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办学⽅向,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遵循⾼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教学改⾰为核⼼,以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以能⼒为本位,注重学⽣知识、技能、素质的协调发展,不断提⾼教育质量,培养适应计算机应⽤的⾼等技术应⽤型⼈才。
(⼆)⽬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发展,具有全⾯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在计算机⾏业的⽣产、建设、技术、管理第⼀线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的操作、管理、维护、经营、开发设计、⽹络应⽤等⼯作的应⽤型⾼级计算机技术⼈才。本专业的⼈才培养模式贯穿的是“复合型、⾼素质、适⽤性”的基本思路。教学改⾰应贯穿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学术性、前瞻性,改⾰的⽬的在于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有创造性的新型⼈才。基于对我国计算机产业⼈才发展需求的分析和对产业⼈才需求发展趋势的预测,结合⾼职院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学科设置特点,计算机应⽤专业确定了以后的专业发展⽅向和⽬标。
三、具体措施
(⼀)师资队伍
1. ⼈才培养与引进
现有专兼职教师42⼈,其中专职教师⾼级职称14⼈,⽐例38 %,双师型教师数29⼈,⽐例为73%, 19名教师具有硕⼠学位,占教师总数的47%,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硕⼠⽐例为40%。任课教师教学改⾰意识和质量意识强,教学⽔平普遍较⾼。专业基础课及主⼲课由⾼级职称教师主持的⽐例≥80%;外聘兼职教师10名,全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数占专业课和实践指导教师总数的⽐例26%。。
该专业教师先后完成国家级或省部级研究项⽬6项,获⼭东省教育厅⾼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项,⼭东省级精品课程⼀门,院级精品课程三门,⼭东省教育厅教学改⾰研究重点资助项⽬1项,⽬前,正在承担省部级研究项⽬3项。近年来。该系教师先后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发表论⽂30余篇,主编、主审或参编省部级教材三⼗多本。
具体建设⽅案:(1)有计划安排中青教师出去进修,或攻读在职硕⼠学位,我们计划在建设期间每年度培养2-3名硕⼠。⽬前,我系正在省内外⾼校攻读硕⼠学位教师6名,要在教学⼯作和分配制度上给他们提供优惠政策,在外出学习、论⽂、答辩等环节上提供便利,以使他们安⼼学习,尽快取得学位。同时选派⼀批具备资格的教师提供在职进修的机会。(2)提⾼现有教师的素质和业务⽔平,通过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教学研讨会等⽅式扩⼤现有教师眼界,及时了解外界科研、教学改⾰信息,及时获得教学改⾰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提⾼科研⼯作能⼒和教学质量。中年教师,主要以提⾼教学和科研⽔平为⽬的,计划每年度培养教授或副教授1-2名。(3)积极申报科研、教研课题。要不断提⾼学术⽔平,提⾼教学质量,必须经常开展科研、教学研究,要研究就要有⼀定的经费,只有申报到省级、院级⽴项,才能获得赞助经费。要积极⿎励教师申报课题,并争取每年获得省级科研⽴项1-2个;省级教学研究⽴项1-2个。通过课题的牵引使全体教师在整体学术⽔平和教学业务能⼒上得到⼤的提⾼。(4)认真培养年轻教师,要加强对新引进年轻教师,特别是刚毕业的本科⽣教师的要求与培养,尤其在刚来的1-2年内,要抓紧对年轻教师培养有计划、有任务、有要求。通过实⾏导师制度,使每位
年轻教师由教研室指定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年轻教师学习、听课、辅导、准备与指导学⽣实验、参加课题研究等⼯作。对于教学能⼒较强的年轻教师,要及时安排教学任务,参加辅导答疑和实验室建设。(5)⼈才引进⽅⾯:在学校的⼤⼒⽀持下,争取引进⾼⽔平学科带头⼈1名-2名。采取聘请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法,起到学科带头⼈作⽤。⼒争到2010年,副教授以上教师⽐例占 70 %以上,青年教师中硕⼠⽐例占90 %。
2. 队伍建设与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和各项改⾰措施的落实,最终要靠教师来具体实现。他们教学思想和学术⽔平的⾼下,知识⾯的深度、⼴度、眼界、
治学的作风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甚⾄会影响到学⽣的未来。只有⼀批事业⼼强,教学、科研⽔平⾼的队伍才能促进专业建设,才能保证⼈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年青教师的培养)是我们常抓不懈的⼯作。
我系将进⼀步加强对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外语⽔平、计算机⽔平及开课能⼒,提⾼现有教师的业务素质,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将提⾼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作为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求教师必须遵守学校教学规范,做到认真执教、为⼈师表、教书育⼈。
具体建设⽅案:争取5年内,有2门课程可以进⾏双语教学;培育省级先进教师1~2名。
(⼆)教学条件
现有计算机应⽤技术、计算机⽹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影视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对外软件开发)等五个专业,还下设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CIW考试认证站、全国⾼新技术计算机技能鉴定站、齐鲁软件园校企⼈才对接培训基地、北⼤青鸟Aptech “ACCP软件⼯程师(双证)”培养基地,与创新时代计算机公司联合创办了“⽹络培训学院”,与齐鲁软件园国际合作联盟(该联盟有21家从事软件外包的企业)、联想阳光⾬露、惠普、CompTIA A+、⽅正、美国E5、NEC软件(济南)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密切合作联合培养IT类⼈才。
我系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分重视学⽣创新与实践能⼒的培养。校内拥有现代化的、准职业化的实验实训环境,现有计算机应⽤基础、软件开发与应⽤、软件⼯程、⽹络⼯程、⽹络应⽤、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多媒体制作、图形图像处理、影视动画制作、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实验实训室,实验室⾯积约4000M2,拥有微机约800台。拥有多个教育部⽀持⽰范性院校建设的重点实验室,配有多媒体⽹络教室、功能完善的校园⽹络管理中⼼。
具体建设⽅案:5年内建设软件测试、嵌⼊式软件开发实验室;实验室开放率10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实验总学时80%以上。
(三) 教学质量管理
作为教学基本单位,教学质量应该是放在第⼀位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的素质问题,因此,在三年内,我专业要加强教师教学质量,特别是将对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对重点教师加强培养,争取在三年中使我专业的教学质量再上⼀个台阶。在教学实践中提⾼学科队伍⽔平,指定经验丰富的教师任青年教师的指导⽼师,负责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出包括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等学科⽀撑型⼈才。抓住教学重点环节,制定具体培养措施:
1、认真备课,学教结合
根据分配的授课任务,先跟班听课,即先当学⽣,听有经验的教师授课,做好
笔记,熟悉教学内容,学习⽼教师的教学⽅法,在此基础上,通读钻研教材,了解任教课程和相关学科的关系,先修课程教学情况和后续课程的教学要求,编写全部教案,演算全部习题,填写详细的教学实施计划,并处理好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对担任实验教学的教师,应事先完成所有的实验内容。根据上述各项要求完成备课任务后由系或指导教师组织教研室或教学⼩组选择有代表
性或关键性的章节进⾏试讲,试讲合格后⽅能⾛上讲台。认真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基础,必须严格要求,严格把关。
2、课堂教学,加强指导。
指导⽼师先跟班听课,注重指导课堂教学⽅法,强调启发式教学。在内容的组织上要做到重点、难点突出,概念准确,条理清楚,符合课程⼤纲和实施计划的要求。
3、总结、评估、及时反馈
组织教研室或教学⼩组及时总结、评估青年教师的教学情况,指出优、缺点;要求青年教师认真批改作业,从中提炼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课堂讲解;认真作好辅导和答疑⼯作,通过上述途径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总结、提⾼青年教师的教学⽔平。
4、加强科研,注重实践环节
单⼀的课堂教学,难以提⾼青年教师的理论⽔平和教学效果。计算机专业⼤部分青年教师都承担了不同层次的科研任务,承担了实验课程的指导任务,毕业设计的指导任务。提⾼了他们从事科研⼯作的能⼒和理论⽔平;培养了严谨、求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提⾼了实验技能。这⼀切⼜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进⼀步提⾼了课堂教学的⽔平。
5、实验课程及实验室环节
重视实验课程及实验室建设。侧重各类基本实验操作技术的综合应⽤和实验设计思想的培养。加⼤对实验室改造的投⼊,今后3年内对实验室进⾏改造,使计算机实验室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条件及教学内
容达到国内先进⽔平。课程设计的考核过程,可以给学⽣⾜够的发展空间,结合课程设计的内容,开展多种多样课外活动,增加学⽣对课程设计的兴趣,锻炼学⽣理论联系实际的能⼒。
(四)修改完善培养计划
计算机学科是⼀个飞速发展的学科,特别是在计算机应⽤、⽹络应⽤、信息管理以及软件⼯程等⽅⾯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学科的发展,将不断地进⾏培养计划的修改。为此,我系将在未来三年内进⼀步完善和修改培养计划、教学计划,使之达到培养更⾼素质⼈才的需要。
为了满⾜⼈才市场的需求,提⾼本专业的就业率,本专业教学计划作了进⼀步的调整:
05计算机应⽤技术专业在原计划基础上计划做⽐较⼤的调整。整个05级在第三个学期分成两个⼤的⽅向: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向和软件技术⽀持⽅向,技术⽀持⽅向为“2+1”⼈才培养模式。第⼀学期增加了《C++程序设计》,去掉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学期增加了《SQL Server数据库》,取消了《电⼦商务案例分析》、《C语⾔程序设计》、《Access数据库》。对于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向,第三学期增加了《软件测试基础》和《操作系统》,第四学期增加了《软件测试⼯具与⽅法》、《J2EE》、《Oracle数据库》和《动态⽹站编程》,第五学期增加了《软件质量管理》、《软件⼯程》、《平台和c#编程》,《专业英语》由选修改为必修课。对于技术⽀持⽅向,第四学期增加了《J2EE》,第五学期增加了《平台和c#编程》、《Oracle 数据库》、《软件开发⽅法与质量管理》,
《专业英语》由选修改为必修课。对于“2+1”⽅向,嵌⼊了联想、CompTIA A+的课程体系。
05教学计划的制订过程突出两条主线: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包括VB语⾔、C++语⾔、JAVA语⾔、J2EE架构、平台、C#编程、SQL SERVER数据库、Oracle数据库、软件测试概念、软件测试⼯具和⽅法、软件⼯程、软件质量管理等)和技术⽀持(包括⽹页制作、⽹站开发、⽹络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电⼦商务⽹站的建设、图形图像的处理技术、J2EE架构、平台及C#编程、Oracle数据库、软件开发⽅法和质量管理等)。为此我们在从第三学期开始后的教学内容中均安排两条主线并⾏的相关课程,学⽣可以根据⾃⼰的专业爱好⾃由选择重点发展⽅向。
06教学计划的制订主要是“2+1”⼈才培养模式。
我们在执⾏教学计划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执⾏,同时考虑到计算机知识的快速发展以及多种编程语⾔的使⽤,及时根据社会需求状况补充新知识新内容,为不影响该年级教学计划的执⾏,将新知识安排在选修课中供学⽣选修,这样可以分别照顾到层次不同的学⽣。并在制定下⼀级教学计划时使新知识有所体现。
教学计划中每门课程均制定了详细的教学⼤纲(理论和实践),讲授同⼀门课程的教师统⼀按⼤纲进⾏,统⼀计划和进度,统⼀试卷进⾏考核。需要进⾏知识更新进⾏调整时,由教研室主任召集相关教师⼀块讨论进⾏⼤纲修改,从⽽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统⼀性。
成绩考核实⾏学分制。为突出⾼职教育特⾊,特别注意实践教学的考核,根据技能训练的科⽬和实习科⽬,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标准,按考核标准评定学⽣的技能训练和实习的成绩。毕业设计由专门的答辩委员会进⾏答辩考核。所有实践教学的考核考绩,均单独列⼊学⽣成绩册。同进组织学⽣参加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和⾏业的技能等级考核,并取得中⾼级等级证书。
(五)改⾰与建设的特⾊
1.教学⽅法和管理⼿段的改⾰
(1) 专业定位⽅⾯。⾼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应⽤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与技能为本份,培养符合⾼职教育素质要求的应⽤型⼈才。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其教学重⼼聚焦于“IT职业技能的培养”,把打
造“具有⼀定⾏业知识、掌握最新IT技能、善于独⽴开发应⽤”的综合型IT⼈才作为最终培养⽬标。
⾼职教育必须⾛⾃⼰的路,办出⾼职特⾊,培养实⽤型⼈才。根据企业对员⼯须掌握的专业技术要求来设置课程,培养IT⼈才所需的多项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同时培养学⽣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团队合作的精神,演讲与沟通能⼒。
本专业的专业定位⾮常明确,课程设置经过多⽅调研,所开设课程均为必要和流⾏的计算机应⽤课程。
另外,为培养学⽣学习能⼒,经常性的举办座谈会,加强学⽣课本以外的知识学习。
(2) 培养模式⽅⾯。应采取考证、培训与⽇常教学相结合等⽅式,多种渠道培养社会所需⼈才。学员能拿到权威的认证,多⼀份⾯试的机会,也就多⼀份就业的机会。⾼职院校所培养的学⽣过去能拿到社会权威认证的很少,致使学⽣在本⾏业就业的较少,因此⾼职院校要加⼤考证、培训的⼒度,把考证纳⼊⽇常教学中去,让⼀批学⽣能拿到权威认证,以便树⽴计算机专业品牌。
本专业为此也做了很多的⼯作。学习本专业开设的LINUX课程,为学⽣提供考取“Linux系统管理员”认证证书;ACCP特⾊班的学⽣可拿到全球认可的合格证书,还可以同时考取国家劳动部的相关证书等。
(3) 应积极运⽤案例教学法。过去⾼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单⼀,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如计算机语⾔学了很多语法、语句、函数等,却不能动⼿编程来解决实际问题。为提⾼学⽣实际操作能⼒,⾼职院校可采⽤知识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做到知识与案例相结合。计算机软件开发培训
本专业从第⼆学期开始,每期开设实训课程并让学⽣参加项⽇开发,以提⾼学⽣的学习兴趣和动⼿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增加实践经验。通过这种教学⽅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有⼀种很强的成就感,同时⼜增强了学⽣的实践动⼿能⼒。
(4) 办学⽔平与办学实⼒的关键在于⾼素质的师资。⾼职教育必须有⼀种全新的⽤⼈机制和激励机制,⿎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科研项⽬,同时采取以学⽣评价为主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每门课程的教学必须符合⼈才培养定位的知识结构特⾊和能⼒结构特⾊,每门课程的教学⽬标、教学内容的设计,完全按
照“教学体系”的需要来编排。经常组织教师围绕课程中知识点的详略、教学⽅法等展开讨论,要求每位教师将“体系”的精神和⽬标贯穿于课堂之中。
2.⼈才培养模式的改⾰
(1) 认证与技能紧密结合。⾼职院校可要求学⽣根据⾃⾝情况参加国家⽔平考试、信息产业部的信息技术认证考试、劳动厅的职业资格证考试、各IT⼚商的专项认证考试等。
通过快速强化学习,使学⽣迅速达到某⼀⼯作领域所需的全部要求。学⽣不但在技术上可以铸造坚固的知识结构,⽽且在实际应⽤能⼒上可达到⼀个较⾼的层次,学⽣在求职时才能充满⾃信,上岗后能很快进⼊⾓⾊。
(2)“量体裁⾐”的职业⽣涯设计。根据学⽣⾃⾝的特点,扬长避短,帮助每位学⽣规划好⾃⼰的职业⽣涯,在对IT业各⽅⾯的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学会学习的基础
上,提⾼学⽣对知识深化与拓展的能⼒。(3) 良好的英语语⾔沟通能⼒。⼊学后的第⼀学期采取多学时强化训练,通过⼤量阅读提⾼其阅读能⼒,并突出听⼒及⼝语的培养,然后开设专业英语课,达到巩固和不断提⾼的⽬的。针对外企的计算机软件外包⼈才需求,还特别开设了⽇语,加强英语和⽇语的不断学艺,满⾜学⽣未来进⼊外企⼯作的素质要求,消除与国际接轨的语⾔障碍。
(4) 培养职业能⼒及团队精神。在软件项⽬实战过程中,要求学⽣分组分⼯并合作完成项⽇。
(5) 提⾼学⽣的专业兴趣。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兴趣外,还可以通过以下⽅式来提⾼学⽣的专业兴趣:进⾏专业介绍,开展专业讲座,外请专家介绍专业发展前景、就业形式等;从第⼆学期开始,在每学期的教学中融⼈课程设计和相关项⽇开发,以便学⽣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增强学⽣的开发经验;促进学⽣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6)“2+1”⼈才培养模式的改⾰
为适应市场需求,加快⼈才培养,计算机应⽤专业⾸先实施了“2+1”⼈才培养模式。与联想阳光⾬露、惠普、CompTIA A+、⽅正等多家单位合作共同培养计算
机技术⽀持⼈才。
3.办学体制的改⾰
实⾏开放式办学,吸收利⽤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合作和校企合作。
(1) 与培训机构联合办班,多层次开展教学。⼤型的培训公司从事培训有丰富的经验,有⼀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其课程的开设经过多⽅⾯的专家论证,其教材实⽤性强,有完整的实验实训配套;⽽且这些培训机构与企业联系密切,有⼀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我系与北⼤青鸟进⾏联合成⽴了ACCP特⾊班,学习印度的先进教学经验和课程体系,认课教师都经过中⼼机构的培训。经过⼀年多的联合办学,特⾊班的学⽣能⼒明显好于同级⽣。本次参加齐鲁软件设计⼤赛的学⽣中,⼀半以上都为特⾊班学⽣,并且都取得了⾮常优异的成绩,这充分说明了这个班的教学效果良好。
(2) 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办学。“校企合作”是⾼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职院校⽣存、发展的内在需要,这点,从政府到⾼校已达成共识。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开设课程,确定研究⽅向,为企业进⾏订单培养或利⽤学校资源为企业培训⼈员,为企业节约成本。同时,企业也主动向学校投资,建⽴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体。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