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
通信管线设计信息化措施浅谈
赵炜(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原平分公司,山西忻州034100)
【摘要】通信网络不断发展使信息传播效率更加高效,通信网络建设使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质量更高。但现阶段的通信管线设计依旧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建设结果不理想,对此,还需结合信息化技术进行探究。通信管线作为通信网络基础条件,信息化水平对管线设计科学性具有一定影响。本文探讨通信管线概念,并提出通信管线设计信息化措施。
【关键词】通信管线;信息化;辅助设备;数据设计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9)10-0049-02
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及创新,通信网络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通信网络运行效率的需求不断提升,运营商持续开展通信基础设计建设。其中,通信管线作为输出信号及网络的载体,是信息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信管线建设水平已经相对成熟,决定我国网络信息化发展程度。但在通信管线设计过程中依旧涌现出一定的问题,对我国通信管线建设造成影响,为数据收集与传输带来困境,且管线建设根据地理环境变化而产生变化,对整体性的设计要求较高,实际工作开展工作管理效率不高,导致
通信管线的建设结果不够理想。信息化手段应用在通信管线设计中,能保障设计的可行性,改善建设结果。对此,本文对通信管线信息化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1通信管线的概述
通信系统在建设过程中,通信管线设置是其前提,能划分为两种形式,分别为电缆通信及光纤电缆管线。电缆通信中能将管线分为数字长途输出电缆及室内通信电缆等。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网络的需求不断增加,电缆市场前景较为理想。通信网络在建设过程中,所建设的光纤电缆具有较高的传输能力,信号容量较大,具有良好的保密性及抗干扰能力,成为现阶段通信网络传输中的重要载体。我国已完全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产业的建设速度较快,且开发的产品具有多样化及创新性特点,通信管线作为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在建设过程中,为保障理想的工作效率,对管线建设要求更加严格。通信管线建设项目中,划分为前期、准备、实施、运营四个阶段,准备阶段是其中关键。准备阶段需要展开管线设计,为项目的整体建设提供依据,建设完善的设计方案可节约能源及资金,且为保障网络的运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通信管线信息化研发
2.1勘察数据设计的信息化研发
通信管线在设计过程中与精密的勘察息息相关,大量的数据在勘察后,探究提升数据的标准化结构能对信息化手段的实施提供基础。数据结构化在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经过处理的数据覆盖范围建设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在图纸绘制前及预算编制前,数据为其提供条件。设计数据在勘察过程中,能划分为工程建设数据及网络资源数据,工程建设数据中含有项目设计中的内容,比如涉及到的地质条件及建设材料、交通情况等,网络资源数据能观察到工程的网络资源信息,比如,工程建设涉及的人数及施工状态。勘察设计数据处理需构建标准化数据模型,此模型将网络资源数据作为基础,将工程建设数据作为实际针对的对象,建设的模型中含有通信管线设计的关键节点及网络覆盖情况等,根据标准化的结构数据模型能观察管线在设计过程中含有各类数据。
2.2勘察辅助设备的信息化研发
信息化技术在通信管线设计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应用便是辅助设备的开发。勘察辅助设备在开发后通过结构化的数据采集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程序设计人员研究数据采集软件,从而保障勘察辅助设备的工作效率。勘察辅助设备在应用过程中能分为单机工作及联机工作。单机工作中,实施方式相对简洁,根据项目特点及人员情况、工程项目数据情况等,将地理信息数据,如海拔、水质等资源加载后,与电脑数据进行连接,通过下列流程展开勘察工作:①安装勘察辅助设备;②展开管线的现场勘察,勘察辅助终端及计算机在数据的连接下,电脑端能展开结构化处理。联机工作方式涉及的内容相对复杂,不同勘察辅助设备在终端连接数据库后,用户通过搜索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匹配,从而使用户更加方便地下载需
求的任务及项目内容等。用户利用数据库信息系统,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使数据快速录入。勘察后将获取的信息带入网络系统中从而进入数据库。联机工作方式用户需先登录系统,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在电脑终端形成文件。与单机工作方式相比,联机工作方式具有更为丰富的数据量,可及时收到专家的建议。
终端设备在选择过程中可遵循以下标准:①重点设备需结合GIS技术,比如测量设备、勘探设备(无人机、高程测量仪),使其具有定位能力,设备在应用后短时间便能获得经纬度等坐标信息,使管线资源的设计及利用具有数据支撑。②还需具备勘察设计信息的输入及输出功能,终端可实现无线网络数据通信,保障数据远程接收及发送。管线勘察与施工环境相对恶劣,(因此,终端设备需保障在恶劣的环境下能继续开展工作,且设备以精巧为主,可方便工作人员携带。现阶段常见的终端设备含有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GIS手持机等。不同终端设备所具备的功能存在差异,需结合通信管线设计特点及需求选择适合的终端,比如,平板电脑负责记录数据;GIS 手持机负责收集数据。通信管线设计过程中主要的任务便是确定资源节点,有效展开网络化及可视化管理。定位精确程度作为终端类型的标准,定位准确度则是根据GIS支持机的功能进行确定,多数GIS手持机是目前主要的勘察设备,在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软件设计APP开发过程中,现阶段信息技术能及时将GIS手持机信息转入智能设备,从而为调研及勘察提供更加强力的支持。
2.3生产管理系统平台的研发
进程间通信信号现阶段的勘察施工单位多数应用项目管理系统,但普通的管理系统工作能力较差,储存的数据只能利用文件包形式开展,无法对数据结构进行优化,需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新型
通信设计与应用49
2019年10月
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其满足网络管线设计等多样化功能。首先,利用结构化勘察数据对管线标准图元进行设计,构建管线节点及线路等基本设计图,将传统的CAD设计方式取代,利用GIS技术直接打印图纸。其次,勘察辅助终端将数据传输到管理平台,平台自动形成网络视图,将数据导出后,管理人员可及时掌握工程的开展情况,观察施工质量是否满足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与专家进行讨论,为工程建设开展有效指导。系统平台设计相关算法进行计算,使存储预算额度及材料价格等生成数据表,使项目资金进行管理。再次管线布置中,管理人员对建设流程、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角及工作任务的设定,对管线设计整体阶段业务流程进行有效规划。展开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对工程验收环节展开优化,管线建设后能进行管理及监督,使项目工程管理流程更加完善。
3结束语
通信管线设计过程中通信网络质量对运营效果造成影响,通信企业现阶段对管线设计重视度较高,在建
设过程中需建设标准化的流程,并不断研究新型技术。通信网络及互联网技术还需不断深化,因此,还需展开通信管线科学管理,使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及科学性。针对目前通信管网设计面对的问题,还需展开持续的优化,结合信息化技术,满足预期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旭.浅析通信管线设计的信息化手段[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8(10):123-124.
[2]杜森.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综合管线规划研究与实践———以青
海省民和县为例[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9):230-233+24-25. [3]王健.某市政道路通信管线迁改原则及相关技术探讨[J].数字通信
世界,2018(3):109+123.
[4]李三百,薛伟,刘文博,等.一种内置网络资源数据的通信管线绘图
工具的开发应用[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8,31(2):74-77. [5]王虎威.通信管线施工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居舍,2017(29):100.
收稿日期:2019-09-14
物联网终端安全分析及实践
周平(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武汉市分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在5G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物联网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物联网创造了更多的新生职业,推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物联网终端安全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本文主要对物联网终端安全分析及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终端;安全;实践
【中图分类号】TN915.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9)10-0050-02
0引言
物联网是未来社会的一个重点发展领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等的融合下,构建万物互联互通的生态体系,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运营商在物联网终端安全领域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确保物联网终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物联网的发展
我国在2017年末的移动终端已经达到了40万左右,根据我国十三五的国家发展规划,预计在2020年将建设150个终端,其中包含了新兴的5G技术,以提高信号终端的安全性。
纵观世界格局可见,物联网时代已经席卷了全球,每一个消费者都会参与其中。在思科公司发布的终端报告中指出,全球在2020年物联网终端设备将可能达到500亿左右。其中物联网最大的开发市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领域:智慧城市、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生活等。
随着全球黑客攻击事件的不断发生,给物联网终端的安全敲响了警钟,一旦物联网的终端设备受到黑客的攻击,则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未来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对终端实践的安全进行深入的研究优化[1]。
2物联网终端的网络安全发展
2.1应用场景安全
物联网应用的场景非常的复杂,与传统的个人PC终端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物联网直接涵盖了用户生活的所有,一旦物联网的终端安全出现了问题,将会给用户的个人生活与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目前在物联网终端安全保护管理工作开展时,仍旧采取传统的计算机IT安全维护技术方案,如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数据的可靠性、稳定性、可恢复性等。为了有效提高物联网终端的使用安全性,需要构建
终端与终端之间的安全防护架构,通过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控制,提高物联网终端的安全。
由于物联网终端安全的特殊性,终端系统的资源会受到计算能力和储存空间的限制,因此无法实现高强度的安全防护管理机制,给物联网终端安全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在物联网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标准的网络通信协议,导致了协议安全问题也不断频繁,降低了物联网终端的安全性。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收集到用户的生活、工作、健康等隐私信息,当终端设备出现异常时,非常容易造成信息泄露,进而给用户的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
2.2物联网终端标准的缺失
由于物联网系统的终端设备应用的环境较多,各个使用领域的标准不同,进而给终端设备的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多的影响。若是设备系统无法实现统一的安全管控,则会直接影响到物联网系统运行的质量。
通信设计与应用5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