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提出课程规划与课程标准设想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摈弃了沿用五十余年的“教学大纲”,而冠以“课程标准”之名,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从其内涵来看,“课程标准”是确定某阶段(某学科)学校教育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制定的指导和规范学校课程教育的“行业标准”;而“教学大纲”则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由有关人员编写的包括课程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等组成的教学文件。显然,“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与教学论——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国家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基本相同,一般来说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结合目前的课程改革,根据本课程门类的特点和要求,阐述课程的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总体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转变课程功能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程门类的总目标与学段目标;
html网页设计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在大致划定本课程门类的内容范围和框架的基础上,用明确的行为动词表述学习目标和学习结果(学生所应达到的学习程度的基本要求);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为确保达到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而提出的课程实施建议,包括教与学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等。
第五部分“附录”:本课程门类的有关附件,如教学活动案例、行为动词用法一览表等。
课程标准与原来颁布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相比较,新的课程标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功能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体的课程目标。
第二,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知识面较窄,同一知识深度较
深。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就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高中新课程标准在内容选择上注重创新的同时,更注重基础的夯实。
第三,课程实施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教学大纲只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课程标准关注教学的全过程。
第四,课程管理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教学大纲“刚性”太强,表现为教学大纲对各科教学工作都作出了十分具体细致的规定,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教材多样化的实现,无法适应全国不同地区的学校发展极度不平衡的状况;而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作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