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同时为了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国家强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需要高效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兼具计算机应用能力与设计审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当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一)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两大学科专业的平衡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主要包括信息、计算机课程及艺术审美、动画、影视、游戏设计两大部分课程,所学的内容相对较多。这样的专业定位一方面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自觉性,为培养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选择就业方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暴露出一个应用型教育模式下的实践困境,专业
的多样性在体现其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学习片面、浮于表面等情况。高度的自觉性则更是对当代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全新挑战,从高强度的高中教育模式过渡至相对自由的大学教育,在教育方式转换的过程中,既要摆脱传统中学教育的“填鸭式”,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几点问题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寻求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专业与思维层面的设计专业在实际教学中的平衡点,似乎能为专业教学中所体现的多样性和自觉性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二)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的衔接
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开设的多样性,高校一般通过低年级开设专业基础课,高年级开设专业方向课来解决专业课程设置较多较杂的问题。这一方式当然是切实可行的,就像在设计课程中,往往以专业基础课——艺术概念、平面构成等基础课程为先导,将专业方向课细分为广告设计、平面设计、UI设计等。不同的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涵盖了计算机专业与设计专业两大专业的知识点,其先导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方向的衔接难度相对更大,在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相对较多。例如,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所涉及的设计类专业包含了视觉传达的UI设计、动画设计、游戏设计、影视设计等,单从设计线来讲,这几类课程都需要艺术概论、平面构成等课程作为基础先导课程,但在后续的专业方向课程的分类中却难以整合,且专业方向的划分较多。
二、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用式教育改革的思考
(一)以思维方式为先导
计算机专业ui设计做什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重点是在计算机专业与设计专业之间寻平衡点,也可以理解为实践与思维方式的平衡,通过这两年对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与课后进行反思,笔者意识到,在应用型教育模式下的大学生更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简言之,成为一个熟练的技术工。这样的教育思维方式有一定的优势,是能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在带领大三学生参加设计比赛的时候,不管是创作的过程还是比赛结果,都显示平时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创作的作品水平一般,而平时实践能力较弱,但思维活跃,会思考的学生往往能创造出好的作品。针对种种结果,笔者认为,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一些将实践能力放在首位的学生往往忽略思维层面,认为只要学会一门技术,就能设计出好的作品,这与当下“互联网+”模式下的应用式教育相悖。笔者认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用式教育模式,实践能力是必备的,但是,应该以思维方式为先导。例如,如果没有设计心理学理论作为思维方式的理论支撑,设计的UI界面往往难以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从而导致极差的用户体验。让学生在学会思考的前提下提升实践能力,更能体现出大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应该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用式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
(二)课程的整合
针对前面提到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面临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的衔
接问题,笔者认为课程整合是解决该问题的实际办法。笔者认为,在专业课程划分方向时,在符合国标的基础上,应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参考高中文、理科情况,志愿填报时对专业的期望等,整合专业课程,避免专业课程的重复开设,在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压缩专业方向课程的数量,优化课程的开设结构。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作为符合国家强国战略和“互联网+”模式的重要发展方向,对高校所开展的实践教育具有极大的引导意义。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以思维方式为先导,是专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法。对学生而言,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专业学习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对高校教师而言,能够更系统地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高校教师对实际教育中所产生问题的反思能够提升自我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
作者简介:李星颖(1992),女,湖南常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