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语法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海报意象
解读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自上映以来,全球票房走高,其海报在前期宣传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本文套用视觉语法,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维度,对海报的图像和文字进行了意象解读,从而探讨海报如何利用自身社交功能来实现电影宣传推广的目的。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视觉语法
多模态话语指人类感知通道在交际过程中综合使用的结果,基于韩礼德(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法。(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载《外语学刊》2007年5期,83-84页)系统功能语法中提出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克瑞斯和勒文(Kress&VanLeeuwen)比照元功能,提出了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维度来分析视觉模态。(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载《外语研究》2003年5期,1-8页)
二、海报视觉分析的再现意义
渐变构成海报
克瑞斯和勒文认为图像有叙事和概念两种再现模式。作为叙事图像的标志,矢量由图中元素形成的斜线构成。目光矢量构成反应过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海报即采用叙事再现的反映过程。反映者派与帕克的目光均指向远方,属不及物反应过程,引导受众猜想漂流的结果、时长及过程。目光矢量上方是凶猛的帕克,下方是平静的海面,暗示漂流看似平静,暗藏危机。依据视觉交际中叙事结构系统,派和帕克之间相互独立,无矢量连接,构成了陪伴情景,暗指二者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
三、海报视觉分析的互动意义
互动意义是关于图像的制作者、图像所表征的事物(包括人)和图像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提示观看者对表征事物应持的态度,由接触、社会距离、态度和情态构成。接触是指参与者和观看者通过目光指向建立起的想象人际关系,分“索取”和“提供”两类。帕克头部特写,眼神凶残,有“索命”之感,属“索取”类图像。漂流瓶告知受众此行并非刻意安排,是意外所致,属“提供”类图像。右下方的派和帕克眼神均指向画面外的远方,意指此行终点不明,生死未卜,属“提供”类图像。而派脚下的船筏和帕克身处的救生艇对比鲜明,意指这对搭档关系非比寻常,故事发展超出常规思维。
社会关系决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图像镜头取景框架的大小影响到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的亲疏关系。帕克正面特写,于受众属亲近距离,增强恐怖效果,加深角印象。派和帕克的远景照,于受众属公共距离,暗示故事与现实有差距,制造朦胧感,近距离的恐惧感和远距离的朦胧感,相互交融,增强感官刺激。
态度主要通过“视角”来体现,表达对参与者所持的态度。水平视角是指图像制作人与图像中参与者之间的正平面的关系。垂直视角则是指观看者观看参与者的竖直角度。帕克头像正面平视,与受众距离最短,猛烈凶残扑面而来。右下方派和帕克与受众距离较远,可视为平斜示人,表明其与受众身处的世界比肩平行,又存在些许差异,呈现一种理想境界的面貌。
情态是指某种图画表达手段的使用程度,以探讨图像中情态的现实主义量值高低。本海报采用了自然主义高感官情态。整体彩饱和度、区分度、调协度均与实物相符。就语境化而言,帕克头像充斥海报上方,无背景描绘;中部帕克头像逐渐模糊不见,海岸线处渐变为金黄,构成虚幻的天空,暗示危机和恐惧时刻笼罩在派上空;下方派和帕克,船筏和救生艇,金黄平静的海面,均为漂流瓶的背景,暗示漂流瓶背后信息量巨大。从再现方面看,帕克头像,毛发根根分明,纹路清晰可辨,眼球明暗可见,细节尽显;中部背景天空,模糊可见帕克头像,派和帕克以及船筏和救生艇均属于远景描绘,细节不详,漂流瓶尺寸不大,但属于近景,字迹清晰。深度方面,帕克头像从无深度到最大透视渐变,而其它图像部分则无深度可言。照明方面,帕克头像采用人为正面照明,光线充足,无影可言;下方的派和帕克受自然光照形成倒影,而位于漂流瓶正面背光,暗示寄希望于漂流瓶的想法无果而终。就亮度看来,帕克头像、派和帕克的远景和漂流瓶,明暗分明,层次丰富。
四、海报视觉分析的构图意义
构图意义由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构成。信息值通过构图位置来实现。上下左右的信息分别表示理想、现实、已知和未知;中间核心,边缘辅助。就图像而言,帕克头像位于正上
方,暗示了角显要且虚拟。左下角的漂流瓶,属细节,作为海上落难者的希望所系合乎常理。在由派和帕克构成的漂流组合中,派居于海报下半部分中心偏右的位置,暗示其显要且真实,符合影片信仰至上的主题思想。而帕克其右侧,且片名未提及,属未知信息,暗示“兽性”在文明社会不会处于支配地位。就文字而言,“不凡经历,不虚此生”居于顶端,前半句呼应“奇幻”二字,后半句暗示此行对派影响深远,悬念四起。片名居中,最为显眼,从字号来看,虚词“的”被弱化,实词“少年派”和“奇幻漂流”被强化,目的在于突显主人公及故事本身,且派本是需要被保护的未成年人,却经历了一次奇幻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漂流,以此调动受众好奇心。片名上方一行小字,介绍影片导演的得奖情况和影片之于导演的意义,进一步吸引受众。下端上映时间介绍,深化影片的3D效果。图像下方的派和帕克静止矗立,观众只有通过“漂流”二字得知真实寓意,图像和文字相辅相成,合力构建海报的完整意义,属于“互补关系”。二者作用无谓主次,均在各自范畴内提供了关键信息,又属于“非强化关系”。模态一致,作用互补,因此二者属于“联合非强化互补关系”。
取景指的是有无取景手段,线条割断或连接图像中的元素,表示彼此所属关系。整体背景调偏暖,暗示影片正能量充盈。帕克头像呈橙黄,湖面呈金黄,二者之间的模糊区域为过渡,以此来表现日落黄昏的天空,水融,浑然一体,暗示了人类原始求生欲望在整个漂流过程中至关重要。片名横贯
海报中部,将上下部分鲜明地分开,暗示“兽性”与“灵性”之间界限分明。
显著性是指图像中的元素吸引观看者注意力的不同程度。就图像而言,帕克头像是整张海报的焦点,占据二分之一的面积,毛发分明,彩艳丽,易吸引受众,眼睛与周边颜对比鲜明,突出其核心地位。漂流瓶较之派和帕克为前景,背光昏暗,但字迹清晰,暗示其真实存在,但并未带来转机。而派和帕克的身影彩柔和,尺寸偏小,较之漂流瓶做了背景处理,周身笼罩阳光,示意二者关系微妙。就文字而言,显著性最高的是片名,位置居中,字号最大,其次是导演获奖情况和影片意义介绍,再次是顶端的宣传口号。由于背景彩鲜艳,且伴有帕克的黑橙纹路,为避免混淆不清,所以文字设置为白。最后是位于底端的上映时间和拍摄技术介绍,采用棕,在金黄的水域里一目了然。
由于视觉语法缺乏严格语法意义上的标记和线性关系,尚需完善严谨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支撑,因此本文阐释很大程度上基于分析者对于海报语义关系的理解,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全文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