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1/No.18/Westleather 论胜井三雄的设计理念
樊应霞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题是胜井三雄的设计理念,主要针对胜井三雄独特的设计构成形式和新颖的传达方式展开的,他的设计构成形
式在形和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形的构成形式有错视觉原理和渐变构成手法,彩的构成上多以晕渐变为主。同时设计语言的非物质
化、多维化与独特性让它的设计作品别具一格,也让我们对设计有了新的认识。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胜井三雄的设计理念模糊设计与艺术
的界限,为视觉设计在跨入其他领域获得新的方向和可能性。并采取了举例说明的方法对于他独特的设计构成形式和新颖的传达方式两方
面展开讨论。他为日本的设计带去了新气象,也为中国未来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他的这一设计理念在当今设计领域影响很大。
关键词:胜井三雄;设计构成;传达方式
中图分类号:J2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18-0007-03
1概述
胜井三雄1931年生于日本东京,1955年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艺术学科构成专业,是日本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平面设计大师之一。在福田繁雄去世后,经理事会一致决定,推选胜井三雄为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新一届会长。他早在1958年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时就预言:“将来的设计师可以不用笔来画设计”。30年后他的预言得到了证实。他的成果辉煌,在设计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胜井能充分的将电子技术有机的渗透到他的设计表现之中,从而产生了新的时间和空间。他能有这样的成就,关键在于他有超前的设计观,能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的改变自己的设计思维、立场和手段,也成为日本以电脑进行视觉设计的开拓者之一。
胜井三雄也收获了多项荣誉,在1958年他获得东京崇光百货包装纸比赛最高奖。1964年,胜井三雄参与了由龟仓雄策等人策划的东京第1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整体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他创造出来的视觉形象在日本设计界引起了不小轰动。他也参与了多项设计大赛,分别在1970年大阪国际博览会、1975年的冲绳海洋博览会以及1985年的筑波科学博览会担任艺术指导。20世纪80年代苹果电脑公司特意把他请到美国,共同探讨用电脑进行设计。现在胜井先生已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利用印刷术、电脑等技术手段进行平
面设计表现的日本第一人。胜井三雄在作品中结合了1傑机技术,创作出一批彩强烈,极具个人风格的作品,让自己的设计语言更加独特,善于通过技术来提升新的交流手段。
胜井三雄的设计理念,极具现代性。在他的设计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设计观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就一直做着计算机技术在平面设计上的不断突破,利用计算机的各种特效做了很多作品,他创作的作品有强烈的空间感和超高的对比度。胜井三雄的创作理念和设计作品在世界各地都影响深远,他在设计构成和传达方式上有很大的成就。这也使得他在造型语言和造型手段上有了新的认知。胜井三雄在不断的将图像图形围绕数字媒体来进行创作。舍弃了对自然的描摹,将形、、光、运动来进行自己的创作。向井周太郎有句话:“现代设计的根本原理,就是由这些近代艺术之革命所唤起的,把造型作为语言、而又把语言作为造型来看待的多种感官功能混在的造型语言,以及为了其文法而进行的各式各样精神冒险之集约化。”①所以,胜井三雄不仅是在进行着时代性的技术创作,更是在进行着各式各样的精神冒险。
2独特的设计构成形式
至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继欧美之后国际上新的设计中心。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开始不断的发展,日本的平面设计也紧跟时代的潮流,将计算机技术利用在了平面设计当中。计算机技术的多样性不断的推动着平面设计的发展,从编辑、排版、插图、图形处理再到印刷,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让设
计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以及使用性上达到了很好的的统一。胜井三雄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的将形与应用到新媒体中,并且把现代设计的构成原理作为自己创作的源泉,不断去挖掘新媒体创作的无限可能性,让自己的作品能表现的更有生命力。他的设计作品在形的构成和的构成上都有独到的见解。
2.1形的设计构成
胜井三雄早期在接受东京教育大学构成专业教育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构成理念,并且在设计作品中就能体现出来。他的“错觉狂”招贴和“胜井三雄展.视觉地平线”,“错觉狂”体现出的设计理念是错视原理,“胜井三雄展.视觉地平线”体现的是渐变构成理论。
错视是错误视觉或视觉传递发生错误的意思,通常包括几何学的错视和因彩对比所造成的两种形式。当人们看到某个图形时,常有感觉与其客观大小、长度、方向灯不同的现象出现,这就是错视。②然而这种有趣的现象可以用来进行构成的研究和学习,并能对视觉空间的想象与联想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③下边就是胜井三雄的三幅“错觉狂”海报作品。
图一错觉狂“F”图二错觉狂“L”图三错觉狂“0”
作者简介:樊应霞(1993.03-),女,汉族,山西忻州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7
4厶迪CLOTHING AND DESIGN
邀>卸反寻服装与设计
图一的错觉狂“F”,该作品由黄和紫构成,把紫部分当作背景来看,黄的部分会出现一种放射的
感觉。把黄部分当作背景,紫又会产生一种放射的感觉。黄和紫比起来,黄更具有张力,更能带给人一种向外扩散的感觉。紫的明度比较低,会产生一种收缩的感觉。同样的线垂直线要比水平线看起来更细,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在这幅图里通过不断地重复排列,由里向外的变化,重复中有变化。由里向外是粗细的变化、形状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边缘处的“F”也是该作品的亮点。图二的“错觉狂L”是由深浅不同的灰和黑点构成的,也是通过调整每个小方块与小方块之间的节点和小方块的角度形成的一种错乱。黑的小节点横竖方向的不同都会带给人不同的视觉错觉,横的节点给人一种拉伸的感觉,竖的节点给人一种收缩的感觉,再加上不同角度的小方
块这也让人从每个角度都可以到一个L,由无数个L构成,达到了招贴所要表达的效果。图三是“错觉狂0”,这幅图也是由黄和紫两种不同明度的颜组成,这个也是跟图二类似的原理,但是这个图里所有的直线都是断开的,在错乱中我们会看到字母“0”,根据不同小方块角度的变化会产生一种旋转的效果,独特的构成方式会让我们震惊。
图四胜井三雄展视觉地平线
渐变的构成原理胜井三雄的作品当中出现过。渐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形象的大小、疏密、粗细、位置、方向、层次等。以及彩的深浅、明暗,声音的强弱都可以达到渐变的效果。④图四这幅图《胜井三雄展视觉地平线》体现的就是渐变构成原理,该作品由四个图渐变而成,这种图的构成形式在当时是
很少见的,也在该作品中传达着一种律动感,让海报的整体感觉没有那么生硬。这种设计在当时看来是体现计算机辅助完成设计很好的实例,也在为当时的设计创造着更多的可能性。
2.2的设计构成
胜井三雄的海报招贴不仅在形的设计构成上独具匠心,在彩的应用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当时这种形式的招贴如果没有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作用,也不会制作出如此绚丽多彩的作品来。颜的晕染由深到浅的渐变,都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再加上形体与背景的明暗对比,让主题物更加突出。
图五“光宇宙”
胜井三雄利用晕渐变做的招贴有很多,如图五的”光宇宙”1998年展,它的图形是螺旋状的。顶端和末尾都在向外延伸,颜从里到外由深变浅,仿佛螺旋体在不停的旋转,不停地向外散发着暖橙的光,带给人一种炽热的感觉。黑暗中只有它的存在,胜井三雄将这一刻描绘的淋漓尽致,也向我们传达了宇宙的那份神秘感。这种表现形式在现在都被好多设计师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作中,再加以创新,创作源泉还是来源于胜井三雄的这种创作手段。
胜井三雄在1999年到2000年还创作过一系列以“孕育生命”为主题的海报如图六,这幅海报的颜更加绚丽,整体彩都是通过不同明度的彩相互叠加,有同系的叠加、互补的叠加和渐变的叠加,使
设计作品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形状上描述了一个襁褓中的胎儿在无限的循环,生命在诞生之前是那样柔弱,需要我们去保护它,也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孕育生命的伟大精神。整个海报无论内容和表现手法都做的新颖独特,把作品的意义诠释的淋漓尽致。
图六“孕育生命”
3新颖的传达方式
3.1设计语言的非物质化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让我们逐渐摆脱了传统设计中对于物质的依赖,我们在将不同的设计元素和设计手法结合起来,也就是将不同的设计元素融合到一起,将不同的设计方法做着突破,这也意味着我们的设计作品更加有时代的气息,更加数字化和现代化,所以我们的设计语言也在逐渐变得非物质化。胜井三雄的设计就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他的设计语言在向非物质媒体转化,更多的在设计手法、元素和内容上做着巨大的突破。
8
Vol.41/No.18/Westleather
图七Ape CaD from Tkyo"
图七是胜井三雄设计的海报《Ape CaU from Tkyo》系列海报设计,表现方式上至今看来都很新鲜,不仅有强烈的空间感,构成形式也非常生动。他不仅是在传达一种信息,更是在表现他对现代设计的一种认识。每幅海报光与的对比,让整个画面非常有视觉冲击力。每幅画面虚实对比的结合,拉大了设计空间感,能带给人很多启发。这种设计语言至今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
3.2设计语言的多维化
设计语言的多维化不仅仅是表现方式的多维化,更重要的设计理念的多维化。1958年胜井三雄在获得东京崇光百货包装纸比赛最高奖,当年他就预言未来的设计师可以不用笔来做设计。30年之后,他的预言得到了证实。这充分的说明了这位设计师是一位敢想敢做的设计师,在设计理念上多元化。他的设计作品的思维空间从来都没有限制,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性实现着设计的再创新。现在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体为我们带来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当年,我们不会单纯的局限于一种媒体上,更多的是让数字媒体下的思维空间没有限制,不断地突破线性的设计理念,更好的做出出的作品来。
渐变构成海报
图八为胜井三雄2008年为森泽字体设计的系列海报,海报分为四个主题,分别为:文字与爱、文字与生活、文字与沟通、文字与连接。将数字技术与印刷技术相结合,将电脑技术很好的融合到自己的设计表现当中,利用图像构成的特殊手段,将形态与图形做特殊的处理,使本来在平面空间的字体赋予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产生了新的时间和空间。将海报的各个主题内容传达的淋漓尽致,这不仅仅是表现手段的独特性,更重要的是设计理念的多维化,能将有关联性的作品有效的结合起来,看到设计作品就能将我们的多种感官再统合,从而与设计作品进行精神对话。
图八文字与爱文字与生活文宇与沟通文字与连接
3. 3设计语言的独特性
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将自己的信息得到有效的传递,胜井三雄在创作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设计手法和
理念,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依然保留独有的设计特,他所做的设计蕴含了对禅意的深刻理解,更在传达着一种设计精神。他的每幅作品也在利用不同的设计元素和设计手法,让作品更加赋予时代的气息。
图九为胜井三雄的设计作品《Limits To Growth》系列海报,他分别在生命的外边加了一层光圈,刺眼的光圈带给我们一种压抑感,让我们看到这张海报就能与之产生共鸣。海报采用了高对比度的图像,多媒体光的效果让人一眼看到就是他的作品,他的设计也为设计界拓宽了一片天地,从作品中就在反向的向人们传达一种独特的设计理念。
图九"Limits To Growth"
总结
在当今多媒体技术冲刺的时代,设计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提高着大众的审美,设计者本身也在不断地提高着自己作品的艺术性。一个艺术展的举办不仅让我们有一种艺术的审美体验,更多的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能以自己的观点去认识作品,重新解读作品。
胜井三雄作为平面设计界的计算机开拓者之一,他能完美的将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将数字技术与印刷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自己独一无二的设计理念。他将在东京学习的构成学应用到了自己的构成系统当中,形成新的构成系统。光与的运用让他的设计作品绚丽多彩,也为他的设计构成系统
注入了新的血液。独特的设计系统和新颖的传达方式为我们从事平面设计的探索者提供了借鉴和启迪。为日本的设计带去了新气象,也为中国未来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注释:
①向井周太郎.探寻胜井三雄的设计语法源泉・[N]2017年12月9
日第20版
②吴卫.平面构成(图本说)[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68
③刘梦洋.平面构成[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56
④刘梦洋.平面构成[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47
参考文献:
[1]向井周太郎.探寻胜井三雄的设计语法源泉[NJ.2017年12月
9日第20版.
[2]吴卫.平面构成(图本说)[MJ.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6&
[3]刘梦洋.平面构成[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56.
[4]刘梦洋.平面构成[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47・
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