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
2.免疫:是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自身稳定的生理反应。但免疫并非总是对机体有利,如果免疫功能失调,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则将对机体造成损害。
3. 免疫系统: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4.免疫防御: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而不患传染病的功能。
5.免疫稳定: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的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损伤、衰老或变性的细胞或抗原抗体复合物加以清除,而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以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的功能。
6.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进行及时识别和清除的功能。若该功能失调,可致恶性肿瘤的发生,或因病毒感染不能清除而造成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7. 免疫学检验:是研究免疫学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一门学科。
1.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半抗原: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3.免疫原性: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能力。
4.反应原性:抗原与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5.载体:与半抗原连接并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6.异物性:宿主区别“自身”和“非自身”抗原的能力;凡是胚胎淋巴细胞未接触过的抗原物质均具有。
7.半抗原-载体效应:载体与半抗原交联使半抗原获得免疫原性的能力。
8.表位(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能被抗体、BCR及TCR识别的部位。
9.B细胞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能与抗体和BCR结合的部位。
10.T细胞表位:蛋白质分子中能被MHC分子递呈,并被TCR识别的肽段。
11.线性表位:抗原分子中由连续残基构成的表位。
12.构象表位:抗原分子中由不连续残基构成的表位。
13.免疫显性(优势)表位:抗原分子中的各种表位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不同,其中能强烈诱导免疫应答的表位。
14.共同表位:不同抗原分子间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
15.共同抗原(交叉抗原):带有共同抗原表位的抗原。
16.交叉反应:某一抗原刺激产生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若能与其它抗原结合,这种现象称为交叉反应。
17.异嗜性抗原:一类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无种属特异性的共同抗原。
18.非胸腺依赖抗原:刺激机体产
生抗体应答不需要Th细胞参与的抗原,它仅含有B细胞表位,无T细胞表位,常为非蛋白质类抗原。
19.胸腺依赖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应答既需要B细胞也需要Th细胞的抗原,它既含有B细胞表位,也含有T细胞表位,常为蛋白质类抗原。
20.超抗原:能同时结合MHCⅡ类分子和TCR Vβ结构域,从而多克隆活化T细胞的蛋白质分子。
21.异种抗原:与宿主非同一种属来源的抗原。
22.同种异型抗原:存在于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中的抗原。
23.自身抗原:能诱发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物质。
24.免疫佐剂(佐剂):预先或与抗原一起注入,能增强机体对抗原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1.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2.抗体:是由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后,B细胞活化转化为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3.互补决定区:在重链和轻链的V区各有3个区域氨基酸组成和排列变化更大,它是与抗原表位直接结合的部位,其空间结构与抗原表位互补,称互补决定区,又称超变区。
4.免疫球蛋白功能区:Ig分子的每条肽链每隔110个左右的氨基酸均可折叠成若干个球形结构域,每个结构域在机体内担负着特定的生物学功能,称为Ig的功能区。
5.可变区:即轻链近N端1/2和重链近N端1/4或1/5区段,这部分氨基酸组成、排列及构型变化很大,称为Ig的可变区(V区)。
6.铰链区:在Ig分子重链间的二硫键区域、包括CH1和CH2之间的约30个左右氨基酸残基,含有大量的脯氨酸,富有弹性和伸展性,使Ig分子两臂能张合自如,有利于与不同距离的抗原决定簇结合,称为铰链区。
7.Ig同种型:同一种属所有正常个体均具有的Ig抗原特异性,称为同种型。包括Ig的类、亚类、型、亚型。
8.Ig同种异型: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Ig分子的差异所表现出的抗原特异性称为同种异型。
9.Ig独特型:同一个体内不同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Ig分子V区所具有的抗原特异性称为独特型。
10.抗体的调理作用:与抗原结合的抗体通过其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R结合,传递刺激吞噬细胞活化的信号,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通常将抗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称为抗体的调理作用。 1.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和腔上囊。
2.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和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和皮肤相关淋巴组织。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及组织之间
反复循环的过程。
4.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指聚集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
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指染体上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遗传呈高度多态性,编码的产物决定着同种异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具有抗原提呈等功能,在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2.MHC分子:指MHC I、II 类基因编码的细胞膜表面分子,具有抗原提呈等功能,在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3.HLA复合体:是人类的MHC,位于人类第6号染体短臂上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遗传呈高度多态性,编码的产物决定着同种异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具有抗原提呈等功能,在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为避免混淆,现称人MHC为HLA基因或HLA基因复合体;将其编码产物形为HLA分子或HLA抗原。
4.人类白细胞抗原:指HLA I、II 类基因编码的细胞膜表面分子,具有抗原提呈等功能,在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5.MHC抗原肽结合槽:MHC I类和II类分子肽结合区形成的沟槽状结构,是容纳和结合所提呈的抗原肽的部位。
6.HLA多态性:指HLA的各个基因位点在人中存在多个等位基因的生物学现象。此现象是HLA最显著的遗传特点。
7.HLA单元型:是指紧密连锁在同一染体上的HLA各座位所带的等位基因的特定组合。
8.连锁不平衡:指HLA基因复合体中,不同基因座位上某二个等位基因同时出现在同一条单元型上的频率与预期值有明显差异的现象。
三、名词解释
1.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在接触抗原后,特异性淋巴细胞发生活化、增殖分化,并表现免疫效应的过程。
2.体液免疫:是指由B细胞介导为主,产生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
3.外源性抗原:是指在抗原提呈过程中,APC从细胞外摄入的抗原。
4.初次应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首次接触某个抗原时所产生的免疫应答。
5.独特型网络:是指个体内抗体及抗原受体分子可变区的独特型表位与抗独特型通过互相刺激互相制约而构成的网络,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6.B7-CD28:是指提供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的一对协同刺激分子,CD28表达于T细胞表面,B7表达于APC表面。
7.CD40-CD40L:是指提供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的一对协同刺激分子,CD40表达于B细胞表面,CD40L表达于Th细胞表面。
8.ITIM:即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是指位于免疫细胞抑制性受体胞内段上的一种氨基酸基本序列,磷酸化后可以招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对细胞活化发挥负调节作用。
多态性的作用9.抗体的亲和力成熟:是指B细胞激活后增殖分化时,通过体细胞高频突变和选择过程,由产生低亲和力抗体的克隆分化为产生高亲和
力抗体的克隆,使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亲和力比初次应答高。
10.AICD:是指激活的杀伤性T细胞表达FasL,与自身及其它T、B活化后高表达的Fas结合,诱导活化淋巴细胞凋亡,是免疫调节的一种重要机制。
11.抗原提呈:是指蛋白质抗原在细胞内被降解成短肽,并与MHC分子结合一起表达于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的过程。
12.协同刺激信号是指T、B细胞活化,除了抗原刺激信号之外,尚需协同刺激分子提供的第二信号。
13. Ig类别转换:是指B细胞激活后增殖分化时,Ig重链基因的C区发生再次重排,但VDJ区并不变化。使得新形成的Ig基因的类别发生了改变,产生的抗体从IgM转变成IgG、IgA或IgE,但抗原特异性不变。
单克隆抗体:是指仅识别单一抗原表位的B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同源抗体,具有特异性强、效价高、生物活性单一、理化性状高度均一等特点。
2.佐剂:是指先于抗原或与抗原一起注入机体,能够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3.基因工程抗体:是指应用DNA重组及蛋白工程技术对编码抗体的基因按不同的需要进行改造和装配,经导入适当的受体细胞后重新表达的抗体,主要包括人源化抗体、小分子抗体、双价特异性抗体和抗体融合蛋白等类型。
4.嵌合抗体:又称人-鼠嵌合抗体,是从杂交瘤细胞中分离出鼠源单抗功能性V区基因,经基因重组与人抗体C区基因连接成嵌合基因后,插入适当的表达载体中,再共同转染宿主细胞,表达人-鼠嵌合抗体分子。嵌合抗体保留了单抗对抗原的特异亲和性,又含有人抗体C区的成分及其功能。
5.改形抗体:是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嵌合抗体基础上用人抗体可变区的骨架区序列取代鼠源单抗CDR以外的骨架区序列,重新构成既有鼠源单抗的特异性又保持抗体亲和力的人源化抗体,该抗体对人体几乎无免疫原性。
6.双特异性抗体(又称双功能抗体):它不同于天然抗体,其两个抗原结合部位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可以同时与两种不同特异性的抗原发生结合。
滴度(效价):血清标本进行一系列倍比稀释后进行反应,以出现明显凝集反应的血清最高稀释度、即滴度(效价)。
2.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是指细菌或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条件下结合形成凝集的现象。现也指颗粒化抗原或抗体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的反应。
3.直接凝集反应: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称为直接凝集反应。
4.凝集原:.指凝集反应中的抗原。
5. 凝集素:指凝集反应中的抗体。
6.试管凝集试验:是在试管内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
体直接结合,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7. 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宜的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特异性疑集现象称间接凝集反应或被动凝集反应(passive agglutination test)。
滴度(效价):血清标本进行一系列倍比稀释后进行反应,以出现明显凝集反应的血清最高稀释度、即滴度(效价)。
2.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是指细菌或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条件下结合形成凝集的现象。现也指颗粒化抗原或抗体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的反应。
3.直接凝集反应: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称为直接凝集反应。
4.凝集原:.指凝集反应中的抗原。
5. 凝集素:指凝集反应中的抗体。
6.试管凝集试验:是在试管内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直接结合,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7. 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宜的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特异性疑集现象称间接凝集反应或被动凝集反应(passive agglutination test)。
1.酶免疫技术:是指利用酶的高效催化和放大作用与特异性免疫反应结合而建立的一种标记免疫技术。
2.封闭:是指在抗原或抗体包被ELISA板后,用1%-5%牛血清白蛋白或5-20%小牛血清等再包被,以防止非特异性吸附。
3.异相EIA:是指在酶免疫测定中,抗原抗体反应后,需分离游离的和与抗原(或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的酶标记物,然后对经酶催化的底物显程度进行测定,再推算出样品中待测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4.包被:是指将抗原或抗体固相化的过程。
5.均相酶免疫测定:是指抗原抗体反应平衡后,无需分离F和B,直接根据反应前后酶活性的改变进行待检物质的测定。
1.补体:指存在于人或动物血清中一组不耐热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它是抗体溶菌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
2. 补体受体:是指存在于许多细胞表面、介导补体生物学效应的重要结构。
3.免疫粘附:指免疫复合物等可借助补体C3b片段与具有C3b受体的血细胞及血小板结合,形成较大的聚
合物,从而有利于吞噬细胞对其进行清除。
4.衰变加速因子:广泛分布于各种血细胞和组织细胞膜上,并能与这些自身细胞膜上的C4b和C3b分子结合,抑制C3转化酶形成或使C3转化酶解离衰变,从而保护宿主细胞不会因补体系统的激活而受破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