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遗传的三大基本定律
1. 测交:指将未知基因型的个体与一隐性纯合基因型个体杂交来确
定未知个体基因型的方法。
2. 回交:子一代与亲本之一相互交配的一种杂交方法。
3. 基因型:指所研究性状所对应的有关遗传因子。
4. 表型:指在特定的环境下所研究的基因型的性状表现。
5. 纯合体:由两个相同的遗传因子结合而成的个体。
6. 杂合体:由两个不同的遗传因子结合而成的个体。
7. 等位基因:指一对同源染体的某一给定的位点的成对的遗传因
子。
8. 不完全显性:又称半显性,杂合体的表型介于纯合体显性与纯合
体隐性之间。
9. 并显性: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
象。
10. 超显性:杂合体Aa的性状表现超过纯合显性AA的现象。
11. 致死基因:指那些使生物体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
12. 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到若干性状,又称为基因的多效
性。
13. 基因互作:不同对的基因相互作用,出现了新的性状。
14. 抑制基因:有些基因本身并不能独立地表现任何可见表型效应,
但可以完全抑制其他非等位基因的表型效应。
15. 上位效应/遮盖作用:一对等位显性基因的表现受到另外一对非
等位基因的作用,这种非等位基因的抑制作用称为上位效应。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称为上位基因,被抑制的基因称为称为下位基因。
16. 连锁遗传:两队非等位基因并不总是能进行独立分配及自由组合
的,而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共同单位而传递的,从而表现为另一种遗传现象,即连锁遗传。
17. 不完全连锁:指位于同一染体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非等位基
因不总是作为一个整体遗传到子代中去的。
18. 重组:新类型的产生是由于同源染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
的重新组合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重组。
19. 遗传染体学说: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由于同源染体的分
离,使位于同源染体的等位基因分离,从而导致性状的分离;
由于决定不同性状的两对非等位基因分别处在两对非同源染体上,形成配子时同源染体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以同等的机会在配子内自由组合,从而导致基因的自
由组合,实现了性状的自由组合。
第3章染体与遗传
1. 剂量补偿效应:在XY性别决定机制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
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者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表达的遗传效应称为剂量补偿效应。
2. 性染体—常染体平衡决定系统:果蝇的性别是由X染体的
数目和常染体的套数之比例(性指数)决定的,这种性别决定方式称为性染体—常染体平衡决定系统。
3. 性反转:指生物从一种性别转变成另一种性别的现象。
4. 伴性遗传:遗传学上,将位于性染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的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
5. 交叉遗传:父亲的X染体上的基因不能传给儿子而只能并一定
传给他的女儿。遗传学上将这种男性所拥有的来自母系的X连锁基因将来只能传给他的女儿的遗传现象称为交叉遗传。
6. 限性遗传:有些基因并不一定位于性染体上,但它所影响的
特殊性状只是在某一种性别中出现,这种遗传方式叫限性遗
传。限性遗传的性状常与第二性征或性激素有关。
7. 从性遗传:有些基因虽然位于常染体上,但由于受到性激素
的作用,因而使得它在不同性别中的表达不同,这种遗传现象称为从性遗传。
8. 巴氏小体:指一种高度浓缩的、惰性的、异染质化的小体,
与性别及X染体数目有关,又称为性染质体。
9. 缺失:指染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从而引
起变异的现象。
10. 重复:染体上增加了相同的某个区段因而引起的变异现象,
称为重复。
11. 倒位:染体上某一区段连同它带有的基因顺序发生了180°倒转
从而引起变异的现象。
12. 交换抑制因子:含有重复或者缺失的配子是没有功能的,这样
在后代中就不会出现重组类型,而实际上只是重组的类型不能成活,这也是倒位所导致的一个显著的遗传学效应,这种现象被称为交换抑制因子。
13. 平衡致死系/永久:用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体上的两个不
同致死基因来平衡,就能成功地将这些致死基因以杂合体的状态长期保存,这些品系叫平衡致死系。
14. 易位:当不同源染体发生断裂后的片段重新粘接时,可能会
发生粘接错误,这种由两对非同源染体之间发生某个区段转
移的畸变叫做易位。
15. 罗伯逊易位:这是一种交互非平衡易位,发生在两条近端着丝染体多态性
粒的非同源染体之间,各自的着丝粒发生断裂,两者的长臂
进行着丝粒融合形成一条长的中央着丝粒染体,两者的短臂
也可能彼此连接成一条小的染体,含有很少及一些不重要的
基因,一般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消失,因此罗伯逊易位最终导
致染体数目的减少。
16. 非整倍体:是指生物基因组增加或减少一条或多条染体,而
不是整套染体的变化。
17. 整倍体:是指生物基因组中整套单倍体染体数目的增加或减
少。
18. 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内具有本物种配子染体数目(n)的个
体,它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工诱变或培育的。
19. 多倍体:是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体组的个体。通常表现为
细胞体积增大和具有更大的生长势,它们通常产生更大的种子
和果实,使农业获得更高的产量。
20. 同源多倍体:染体已经复制而细胞质不分割可形成同源多倍
体,未减数的配子结合或一个卵细胞与多个精细胞结合等都可
发育成同源多倍体。
21. 异源多倍体:是指加倍的染体组来源于不同的物种。它可以
通过不同种、属间个体杂交的后代经过自然或人为地使体
细胞染体加倍而得到;也可以由于不正常的减数分裂,
所形成的极少数具有全部染体(2n)的配子结合而成。
第4章遗传图的制作和基因的定位
1. 图距:即两个基因在染体图上距离的数量单位,它以重组值1%去掉%号表示基因在染体上的一个距离单位,即某基因间的距离为一个图距单位
2. 基因定位:是指将基因定位于某一特定的染体上,以及测定基因在染体上线性排列的顺序与距离。
3. 两点测交:指每次只测定两个基因间的遗传距离,这是基因定位的最基本的方法。
4. 三点测交:就是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同时确定三对等位基因(即三个基因位点)的排列顺序和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
5. 干涉:每发生一次单交换时,它的临近基因间也发生一次交换的机会就减少,这种现象称为干涉。干涉的程度通常用并发系数
(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c)来表示:
并发系数=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
6. 遗传学图:又称基因连锁图(linkage map)或染体图(chromosome map),是一种依据基因间的交换值(或重组值)表示连锁基因在染体上相对位置的简单线性示意图。
7. 连锁: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体上的所有基因。
8. 四分子分析:脉孢霉的合子在子囊内进行二次减数分裂所形成的4个子囊孢子叫四分子,对四分子进行的遗传分析就叫四分子分析。
9. 顺序四分子:在交配中,等位基因通过减数分裂所产生的细胞就呈现有规律的排列—顺序四分子。
10. 着丝粒作图:以着丝粒作为一个座位,计算某一基因与着丝粒的距离(重组值),叫着丝粒作图。
准性生殖是指异核体(单个生物个体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基因型)细胞中两个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这种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染体和单倍体化,最后形成遗传物质重组的单倍体的过程。也就是不经过减数分裂就能导致基因重组的生殖过程。
11. 家系分析法:通过分析、统计家系中有关性状的连锁情况和重组率而进行基因定位的方法叫做家系分析法。
12. 多态性:指一个体中,某一遗传特性存在若干种类型。
13. 外祖父法:对于X染体上的基因来说,只需要知道母亲的基因型为双重杂合体(即两对基因都处于杂合状态),即可以根据双重杂合体的母亲所生儿子中有关性状的重组情况估计出重组率(因为Y染
体不含此基因,相当于隐性)。而母亲X染体上的基因组成,可以由外祖父的表型得知,因此这种基因定位的方法称为外祖父法。
14. 全基因组扫描:根据每一个VNTR(串联重复序列)的两侧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VNTR,然后走凝胶电泳,每一个VNTR由于其长度不一而呈现出阶梯状条状图谱,这种方法称为全基因组扫描。15. 体细胞杂交定位:是运用体细胞遗传学原理和体细胞杂交技术,在离体条件下,把基因定位在染体上及研究基因的分离、基因的连锁与交换从而制作遗传学图的方法。
16. 同线分析:如果两个基因在同一条染体上,它们总是共同分离的;如果两个基因位于不同的染体上,它们之间或多或少发生自由组合。
17. 区域定位:即在将某一基因定位于某一染体上之后,接着确定这
一基因在染体上的具体位置。
18. 克隆基因定位法:是用已克隆基因的cDNA探针与保留在细胞内的人染体DNA进行分子杂交,来确定克隆基因所在染体的位置的方法。
19. 原位杂交法:是一种分子水平和染体水平相结合、应用比较广泛而直接的基因定位方法,以标记了同位素、生物素或荧光染料的待定位基因的特定DNA序列或该基因转录产生的RNA分子为探针,直接
同变性后的中期染体进行原位杂交,该探针就会同染体DNA与其互补的序列结合成双链,通过放射自显影或显技术,就可确定标记了放射性同位素或非放射性同位素物质的探针在染体上的位置,达到基因定位的目的。
20. 原位PCR:是在单细胞或组织切片上对特异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原位PCR扩增,再进行DNA分子原位杂交以进行细胞内基因(或特定DNA 片段)的定位或检出的技术。
21. 转化:是指通过外源DNA进行的遗传物质的转移。
22. 接合:是指由供体菌和受体菌之间的直接接触而导致的遗传物质的单向转移。
23. 转导:是指由噬菌体所介导的DNA从供体菌到受体菌的转移。
24. F’因子:有时F因子从Hfr染体上分离出来时并不是很精确的,结果分离出来的F因子带有一小段宿主染体,这种含有细菌基因组的F因子就叫F’因子。
25. 性导:利用F’因子将供体细胞的基因导入受体形成部分二倍体的过程叫性导。
26. 中断杂交技术:根据供体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顺序和时间绘制连锁图的技术。
27. 特异性转导:也称局限性转导,它仅能转导细菌染体的某些特定部分。
28. 普通性转导:是指通过噬菌体可以转移细菌染体上的任何基因。第五章分子水平上的基因功能
现代基因概念: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或RNA所必需的全部DNA序列(除部分病毒RNA), 即一个基因不仅包括编码蛋白质或RNA的核苷酸序列,还包括为保证转录所必需的调控序列。
重复基因(reiterated genes):指在基因组中有多份拷贝的基因,往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