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模块化教学研究
作者:毕峰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7年第9期
    【摘要】
    “模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前将教材及授课内容根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模块化分析,将零散的语文训练项目整合成综合的语文实践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模块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构架,提高语文的整体素养。
    【关键词】
    模块教学小学语文
    其中,  “模块”体现三种内涵,分别是部件完整、独立存在和组合灵活。结合这些内涵,可以理解模块教学的含义,即在整合相关经验和内涵的基础上,将学生要学习的相似篇章整合到一起,构建出具有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单元模块,然后对这些组织上联系紧密的单元模块,展开实际的教学活动,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最后成功地引领学生建构语文知识体系,达成目标。
    1.语文模块教学课程的整体构建
    关于学习语文的目的,叶圣陶先生早在60多年前就明确指出:  “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学习语文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是能够带来实际效用的,当你发现阅读时更容易理解文章,抑或发现写作时更加行云流水,那么就意味着学语文促进了你的工作效率和状态的提高,这样才称得上达成学语文的目标。”而这点,恰恰时小学语文模块教学的核心目标和任务,它遵循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听、说、读、写的技能培养为基础,发展学生的认写字、阅读、口头书面和运用能力,将能力与知识教授二者相结合,共同作用于学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真正实现语文学习的效用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每册书安排七或八个单元,每个单元由3-5篇课文、习作、练习三部分组成,总结而言,体现了两个模块内容,  “课内语文”“课外语文”;  “学语文”“用语文”,这就在给教师的教学任务增加了难度,教师在对课文做好理解和学习的基础上,还要突破课文的固有局限,进一步来思考编写者的目的,立足于课文,又高于课文,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过程。
    对课程展开教学时,模块教学的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既可以运用讲授式、谈话式、研讨式、归纳式、实践活动式等方;又可以运用文体兼顾和由浅入深的原则,分为诗词、记叙文、说明文、习作以及戏剧等等模块;还可以依据学生的语文能力,分为识字、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模块;更可以从教
学角度出发,将课程分为预习课、新授课、复习课、评析课等。以上的种种,体现了模块教学的灵活多样性,相对独立性。模块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师要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深层次地理解学科知识体系,突破书本知识的限制,引导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上的道路方向,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和生活的协调整合。
    2.语文模块教学课程的教学设计
    “模块教学”的基础优势在于,灵活协调、收放有度和求真踏实,不管哪一模块,都包含着一个伏笔任务,而这些任务就囊括了各式各样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里,逐渐学习和领悟到中心内容。它的表面是各类任务的完成,而内在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地位上呈现学生为主、师为辅的特点。
    2.1整合教学内容
    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刻画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平凡而伟大的品格;第六单元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人物特征;《大江保卫战》以通讯稿的形式形象地塑造出入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形象。三篇课文属于不一样的单元,那么就需要教师运用模块建构的方式,将三篇课文整合起来,引导学生了解描写人物和记叙事件的写作形式,掌握二者的共同之处,明白二者在关系上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和联系的
关系。在帮助学生进行人物形象整合的同时,教师应该展开必要的写作方法介绍,对人物的塑造,必须先由学生自己充分感受人物的特点,然后利用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以及内心世界等的描写,具体深刻地展现,叙事时往往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能更好地展示人物特点。经过对各类人物形象的对比、参照和分辨,学生们对角的塑造将有更深的体会,从而能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感悟到阅读的乐趣。
    模块教学的实施中,教师要扮演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的角,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和信心。基于每单元的主题性明确的特点,教师可先鼓励学生举手,起身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然后再给学生作详细的介绍解释。这样一来,既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促进对课堂的整体把控,又帮助学生树立参与课堂的积极态度,促进学生的踊跃参与。
    2.2优化课堂结构
    张庆在谈如何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倡简务本求实有度》一文中对课程改革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模块教学的结构合理,有条理性,任务设置上富有针对性,因此学生们在完成任务要求后,往往能收获该任务中包含的知识点和技能知识,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促进语文的实践。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教师的关注重心转移到学生的独立性、团队合作性和系统性培养上,并着手改善任务目标和学生的自主合作过程,以不断提高课堂效果。“模块教学”的设计内容上包罗万象,丰富多样,目标制定上具体清晰,课堂主题上重点突出,能够推动学生在同主题下的学习过程的顺利展开。
模块化教学
    对课时的安排分配上,教师可选取几个课时,来带领学生复习学过的单元,利用分小组讨论的形式,选出代表人表达自己小组的观点,当意见不同时,可组织各个小组展开适当的辩论,以促进学生的思想交流碰撞,感悟人生的独特精彩。要明确,模块学习最终的目标是提升的学生的人文素养,磨练和丰富学生的内在品格,而学习本身是富有时代特的,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运用当下的各类新媒介,围绕学习的主题,通过博客、论坛或微博的形式,使学生通过网络的途径,将自己的观点发布到网络平台上,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同时,善于利用西方的比较形式,实施开放式的教学,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文化主动性。
    【结语】
    语文教学不是单一的艺术,要想实现“模块教学”的目标,就必须立足课堂,不断加强改革,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水平,根据学生、班级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展开合理的思考和行动,夯实有力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吕岩.发挥模块教学优势构建语文知识体系【J】.华夏教师,2015 (10)
    【2】赵趋.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探索【J】.教育评论,2014( 1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