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意见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本科教学相互支撑的统一体系,二者同等重要。学校决定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实践教学,按照不同专业以及学科的特点建立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健全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把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学校的办学特和办学目标。现就加强实践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我校面临的重大课题。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基本原则,明确的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
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要求,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并适合我院具体实际,应坚持高起点、有突破,应体现时代性、科学
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应体现我校各专业的学科和地域特。
(二)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
2.系统化原则。必须遵循认识规律和教育规律,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结合理科和文科、师范和非师范类各个专业特点,按照组成实践教学活动的各环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互相衔接、彼此连续的实践体系,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3.整体优化原则。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要做到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还要从人才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发展的要求出发,注意教学各环节的相互配合,注意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支撑和互相渗透,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
4.可行性原则。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应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付诸实施,通过主观努力可以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实现实践教学目标。
5.可选择性原则。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培养途径应分层次、分类别,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涯设计、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和条件,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实践课程(活动),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
(三)目标要求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技能规范的要求,遵循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军训、劳动、实验课程、活动课程、科研训练、社会实践、课程实习(设计)、生产实习、野外实习、专业考察、社会调研、毕业论文(设计)等,组成一个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衔接匹配,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运行机制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这种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不仅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培养和锻炼,而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使培养的毕业生成为素质全面、社会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
(四)制定专业技能规范。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包括专业知识技能、专业核心技能、科学研究技能和社会交往与服务技能。制定专业技能规范应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的专业方向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按学科体系提出系统的技能训练要求,并规定必须完成或选择完成的内容。专业技能规范是制定实践教学大纲的基本依据。
(五)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是根据该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所占的地位和要求,以纲要形式具体反映
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顺序和教法的教学文件。实践教学大纲应对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所需设施条件、考核办法等作出明确规定。
(六)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理论教学和实验内容,分别按实验项目制订出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要注意各实验内容的优化配合,避免重复或脱节;要充分反映学科发展和教学的组织、内容及方法的改革,要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重,逐步形成由基本实验、选做实验、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组成的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在条件成熟后,逐步开发虚拟实验的网络远程教学系统,使实验课真正发挥培养学生实验、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严谨求实作风的作用。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科技创新及各类创新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演讲能力、社交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把此类活动贯穿学生学习的全学程。把学生获得大学英语四、六级合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三字”和普通话合格证书、各类实践活动参赛、参展获奖证书及其它技术等级证书的具体要求纳入实践教学方案之中,组织必要的针对性培训。
三、加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八)加强实验室建设
模块化教学1.根据本科教学、科研的需要,结合专业建设和新校区建设,统筹规划,优化配置,确立各实验室的规模布局。现有各实验室均应制订详细的建设计划,逐步改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条件。
2.加大设备经费投入,扩大实验教学场地,提高实验室投资效益。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配齐专业必修课(实验)中要求的仪器设备,保证实验项目的开出率。各实验室要尽快制订实验室改造计划,并确定实施步骤,有计划地更新仪器设备,达到生均5000元仪器设备的标准。
3.加强实验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保证实验教学质量。要改变重理论轻实验的现状,教授、副教授要进实验室承担本科生的实验课程教学任务;要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热爱本职工作,业务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要关心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学习情况,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4.改革实验运行和管理体制,实现开放实验室,资源共享,提高实验效益。要理顺机制,确立从校领导、职能部门到各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补充完善有关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实践、个性发展提供必要条件;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特别是实验室主任的积极性,完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管理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