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新余学院特专业建设指导意见
特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水平、体现办学特、增强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为加快我校专业建设步伐,彰显特专业优势,带动学校整体专业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我校转型发展定位,对我校特专业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新余学院委员会  新余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新余学院转型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适应新余优势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支柱产业的发展需求,以专业对接产业、调整专业结构为主线,以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深度融入产业链的专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深度融合。引导二级学院和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对接区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形成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专业体系,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升级对人才需求。
2.差异发展。引导二级学院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专业定位,重点建设与地方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深度对接的特专业,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专业发展格局。
3.资源整合。引导二级学院在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的基础上,整合现有专业建设资源,推动相关专业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效益。
三、建设目标
从2015年起到2018年,用四年的时间建设2个特专业,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校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使之从“对接产业、服务产业”向“提升产业、引领产业”转变。
四、建设内容
(一)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1.专业结构调整。深入开展区域产业(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人才需求调研,在此基础上,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制定未来四年专业结构调整规划。建立健全适应产业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2.专业构建。以优势或特专业为核心,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专业。每个专业由3个以上专业组成。发挥专业的聚集效应,以专业建设带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3.特专业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二级学院确定自身重点建设的特专业,并进行重点建设,以此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加强特专业中核心专业建设,使核心专业的教学水平较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强、与产业对接紧密,在专业中具有引领和核心作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协同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积极探索定向培养、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推进专业评价模式改革,系统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广泛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质量评价,积极探索第三方评价。实施具有专业特的“双证书”制度。
2.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设置,要打破原有的按学科体系设计教学内容的框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着眼学生能力培养,以模块化教学内容为核心,重新组织教学结构,整体构建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将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模块,并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及自学方式和时间,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同时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以适应模块化教学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组织形式、教学质量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开展专业能力分析,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剖析其能力构成,制定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内容改革方案。
3.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按照内专业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原则,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和岗位标准,建设包括案例、素材在内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强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建立健全一线教师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机制,同时数字化教学资源被外校或社会应用。
4.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规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的逻辑线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注重与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要求对接,与典型工作任务对接,与工作过程对接。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达专业总课时的40%以上。实验项目类型齐全,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创新性实验。
(三)实践条件建设
1.校内实践条件建设。按照专业内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特别是充分整合校产教融合发展中心入驻企业的资源,建设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实验开出率高于教学大纲要求的90%。根据专业特点,提倡建设真实、仿真的项目教室、现场教室等。
2.校外实践环境建设。按照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遴选与建设,要与实践教学体系配套,满足现场教学、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需要。
(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1.以核心专业带头人为引领、内其他专业带头人为骨干,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优势互补的专业带头人队伍。着力把核心专业带头人培养成熟悉产业(行业)发展趋势、能驾驭专业建设、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应在省内或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达到省级专业带头人要求。内各专业要努力培养能把握本专业发展动态,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带头人,应达到省级专业带头人要求。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专业和内各专业应有1名掌握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具有行业影响的企业行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
2.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培养、引进、外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在专业建设中发挥中坚作用、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资源共享的专业骨干教师队伍。骨干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或企业经历,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主讲2门及以上专业课程(其中至少1门为专业核心课程)。
3.青年教师培养。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用,每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至少帮带1名青年教师成长。建设期内,特专业教学团队至少取得一项省级教学成果或主持一项省级课题(教研教改项目)。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带动专业教师队伍水平整体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以企业(行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相对稳定、动态更新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兼职教师库,实行动态更新,加强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兼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5.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引导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定期进行考核。
(五)专业发展机制建设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要求,创新专业校企共建机制。完善专业共建、教师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管理等校企合作制度。通过创新共建机制,推动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共建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咨询和社会培训。建设期内,专业深度合作企业达5-10家,核心课程要实现60%以上校企共建,力争建立1个校企共建的培训中心。
2.教学管理机制建设。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健全并执行到位。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推行信息化管理。全面建立适应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把学生满意率、企业满意率、社会满意率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改革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根据课程的特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考核,形成一套完善的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并以量表的形式呈现。建立顶岗实习跟踪监控机制,校企共同实施顶岗实习质量管理。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关注毕业生体与个体职业发展状况。
3.统筹发展机制建设。建立校企常态沟通机制。特专业建设密切关注区域相关产业(行业)发展,实时跟踪职业岗位新的技术、技能要求,主动适应产业需求,相关合作企业积极参与专业建设,主动提供人员、技术、设备等支持,实现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特专业建设要以核心专业建设为重点,发挥核心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内各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五、申报、遴选与管理
(一)项目申报
模块化教学
1.申报特专业建设项目的专业应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规定的本科专业为主体,必须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纳入学校或学院建设规划,建设成效良好。
2.申报特专业所有专业应有全日制在校学生,专业包含的专业数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3.申报特专业建设的专业应在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与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等方面具有2-3个鲜明的特或亮点;改革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方案科学可行,管理有保障,成效可测量,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有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政策和措施;专业建设能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在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合作育人方面有健全的体制机制。
4.特专业应面向企业中的岗位链,各专业之间具有共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实践性教学。专业中的专业带头人须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队伍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或具有相关企业经历背景的教师。专业涵盖专业在校生不少于300人。
5.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包括:①项目申报书(见附件2);②项目建设任务书(见附件3)。
(二)项目遴选
1.专家评审。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初选立项名单。
2.批准立项。初选名单由学校审定后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发文批准立项。
(三)项目管理
1.本项目纳入《新余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统一管理。学校对本项目的建设给予专项经费支持,项目所属二级学院要切实加强经费的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