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路径探析
作者:***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1年第08期
        摘 要:为落实高水平专业建设,教育部提出了相关要求,要求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基于此,组建高水平专业背景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可以从以下几个路径入手:健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相关运行机制、完善团队中教师多元化能力素养提升、优化创新教师教学团队内部结构。模块化教学
        关键词: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8-0096-03
        财政部、教育部提出建设高水平专业,其中,建设一批“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建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出了三个目标:形成推进专业建设需要的师资结构、推动专业内模块化教学的有效实施、推动专业提升服务行业社会的水平。截至目前,
教育部共遴选出197所高水平专业院校。结合对首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遴选名单的统计发现,在120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单位中,高水平专业院校占74.17%。因此,如何结合高水平专业建设探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水平专业建设背景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
        (一)形成推进专业建设需要的师资结构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需要一支数量均衡、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团队中有科学合理的年龄构成和专业构成,教师组成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程的共享型教师,还包括细分核心课程的专业教师,以及指导实践的实习指导教师,并且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一改以往按专业组建转而以专业为组建单位。这样一个结构合理的团队顺应了高水平专业建设带来的院校组织结构调整变化——由单个专业组建的二级院系变为按照某个行业相近或相关的职业岗位()进行组建的专业。同时,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中应当拥有能力出众的团队带头人,他们既要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和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又要具有实践创新意识、较扎实的专业教学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能够带领整个团队尽快适应高水平专业带来的结构调整,带领整个团队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从而推动高水平专业
的建设。
        (二)推动专业内模块化教学的有效实施
        面对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现状,高水平专业建设要做好专业与专业的对接与整合,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开发课程体系,形成模块化课程,并实行与之配套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因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需要高水平结构化的,从而能够主动探索模块化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团队内的合理化分工,推动教法的改革以及教材的更新,完成课堂改革。在实行模块化教学模式过程中,通常是以职业工作过程的各个模块为依据组编新的课程。由于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主体是教师,所以教师结构应按照不同课程模块的组合进行调整,把同一方向、模块的教师组建在一起。明确团队教师的职责分工,团队中每位教师都要参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设定课程标准、组构教学流程、重塑课程结构、制订专门的学习管理与评价方案等。模块化教学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应按照不同教学模块对教师进行分组,在同一模块内教师共同备课,集体完成课程设计、教案编写和教学组织等,这样有利于教师稳定专业发展方向。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不同模块的教师共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拓宽知识视野,也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三)推动专业提升服务行业社会的水平
        高水平专业建设要提升其服务社会的水平,就要使教学创新团队能够定位产业核心技术,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中不断融入先进技术,最终制订出符合产业、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的人才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要走进企业,与企业共同完成技术难题的攻关以及新产品的研发,科研成果也要能推动产业技术的不断升级。根据总体地区发展战略和对接产业的发展需求,贴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帮助企业员工实现技术更新换代,使企业内的员工能够很快适应技术更新换代。另外,服务社会也可以是服务于农民或者失业人员,对他们展开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等,按照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他们自身具备的优势条件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学会一门技术,这样有助于提高社会就业率。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高水平专业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的关键。
        二、高水平专业背景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落实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团队建设是国家政策的需要
        国家在政策方面一直很重视教师的团队建设,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就有利于落实这一点,为实现教育强国的梦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好基础。2019年1月出台的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再次强调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探索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深化教材与教法改革,推动课堂革命。此外,2019年6月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的通知,更是对于如何组建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学创新团队指明了方向。所以,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满足国家政策的需要。
        (二)落实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高水平专业建设的需要
        当前组建高水平专业需要满足其对于创新柔性化的组织管理模式的需要,要组建高水平结构化的团队,促进资源整合共享,发挥“1+1>2”的集聚效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就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教师教学团队的组建就是以专业为核心将不同专业但是基础课程相同的专业教师组合在一起。没有了单个专业的限制,组建教师团队更多考虑的是某一个产业
内核的专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掌握产业中多个岗位的核心技能,符合当前产业升级和市场变化发展的需求。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还可以满足专业对于搭建融合化的产教协同平臺的需求,校企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当中,能够贴近现实、顺应产业变化趋势、更好对接产业,将服务产业的功能落到实处。同时,在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中引入先进的工艺技术。为了更好对接产业与学校,可以建设一个共享的资源平台,以利于双方相互学习。在这一平台中,学校可以选取合适的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实现第一时间获悉行业动态,将最新的行业技术教授给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实践能力会有所提高,知识将不再停留在课本上,而是从行业中直接获知。这样教育下的学生适应能力强,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企业可以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实现职工的继续教育。在这个团队中能够实现教师的资源共享和创新交流,满足高水平专业的建设需要。
        三、高水平专业背景下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路径探析
        (一)健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相关运行机制,保证高水平专业建设自我完善动态调整要求的实现
        建立校企互派共育机制,实现高水平专业建设对接产业的需求。在高水平专业背景
下,要对接产业,实现校企合作,提升集成发展能力。建立校企人才互聘互派机制,团队中骨干教师到企业中担任技术负责人、部门领导等。走进企业,参与企业研发实践,可以第一时间学到行业内的新技术、新技能,同时使教师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选派内部技能人才到高校继续深造并担任兼职教师。除此之外,团队成员内部的动态调整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在优胜劣汰中保证团队中都是高质量成员。这就需要对团队建设实行过程监控,同时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在考核过程中通过正向奖励机制不断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帮助他们发掘与其他专业的融通之处,拓展知识面。特别是最后的目标绩效考核,并不是单一个人的考核标准,还需要建立团队整体的考核标准,体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只有当两方面考核都达标后,方能判断出团队成员的考核结果。为保证考核的科学性、公平性,要设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指标,考核的结果要直接影响到工资薪酬、未来晋升等。完善的考核指标不仅能留住人才,更能筛选出不能适应团队发展的成员,保证团队最终的健康发展。
        (二)完善团队中教师多元化能力素养提升,满足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需求
        保证团队内成员自我培养道德素养的意识以及教学创新能力,这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对
于其成员最基本的要求。在培养思想道德素养过程中,要推進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如开展师德师风集体教育主题活动、师德模范评选等,使得师德建设更加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是提升团队成员的教学创新能力。教师在带领学生钻研、探究中培养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最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可根据产业变化情况,以专业建设为载体,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进行相关课程的研发中提升教师创新能力。当前在高水平专业的建设背景下,专业带头人,肩负更多使命,为满足高水平专业建设的需要,他们不仅是学科的带头人还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具有出众的教学知识能力。所以,要培养团队带头人的管理能力,满足当前专业带头人与专业学院行政主管合二为一的需要,充分发挥带头人专业建设、管理与评价的作用,要下放更多权力给带头人,真正激发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主动性。在当前背景下,带头人既要熟悉产业发展形态,掌握产业技术发展态势,又要有较高的专业造诣,从而整合好校内外资源。
        (三)优化创新教师教学团队的内部结构,满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需求
        发挥各类人才引领作用,优化团队内部结构,注重发挥教学名师的引领作用。依托名师的重大教学活动和重大课题,有利于把握专业前沿,得到高水平教学成果。建立教学名师与
中青年骨干教师合作互动培养机制,通过传帮带,拓展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经验。构建分类培养平台进一步优化内部结构,对于老教师要帮助他们接受和掌握新技术技能,培养他们与时俱进的精神;而对于中青年教师要定期对其进行技术技能的及时考核,以利于推动他们不断提高技术技能;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研学进修,着力培养青年教师中的“骨干教师”。对于专任教师,要以产教融合一体化平台为载体,参与到学校和企业的科技研发中,助力技术创新。对于兼职教师,需要培养其专业素养,提升其知识技能的储备。构建好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交流平台,促进专兼职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帮助兼职教师对职业教育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参与感。
        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运行过程中,要实现教师教学团队的内部开放性。可以组织专业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践内容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补充。而学校的专业教师则将企业中的实践内容进行重新组编形成教学范本最终用于课堂教学,同时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从教学资源库中获得知识内容。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专业教师既能学习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经验,走进学校课堂的经历也帮助企业技术人员提高了教学基本能力,对于未来有效培训企业员工有一定参考价值。外部开放性就是要强化校企合作,遴选龙头企业,实施教师赴企业兼职、挂职,学习企业中的先进技术,促进专业技
能的提升,最终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鼓励团队教师深入企业之中与科研人员共同开发新技术,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功能,以利于推动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与此同时,由于对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技能都能有所提高,应鼓励团队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服务、社会服务和社会培训等项目,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最终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功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