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02期(总第218期)财税探讨
基于业财税一体化下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构
王宏道徐丽芳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惠州516057)
摘要:“大智移云”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和应用,对会计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主要阵地,会计专业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课程设置必然得随着行业的发展而改变。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以往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会计专业;会计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体系;业财税
一、重构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困境
(一)理论基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诸如大数据和云计算之类的技术和应用已经从概念性讨论变成现实,从而促进了
工业领域的智能制造。“大智移云”是“大数据、智能、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缩写。“大智移云”时代下,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涉足财税领域,会计标准化工作的过程将不可避免地被财(税)务机器人所取代,这就要求我们对会计学生的培养目标要从原来的核算型会计向能够帮助企业创造价值的管理会计转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在业财税一体的趋势下,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重点应将财会工作思维由仅关注账务工作,转为关注账务工作与业务经营的结合。我们的会计教学目标是培养不仅具备财会知识,还要具备与业务部门的“专业语言”高效沟通的能力,建立完整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已是大势所趋。
(二)现实困境
(1)学校实践教学资源短缺。会计模拟实训是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会计实践教学既可通过配备简单的凭证、账簿等工具来解决,还可通过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实训软件来解决。另外,在实训环境的建设上要投入人力物力,实现最大限度的仿真。事实上,大部分学校在这方面设施薄弱,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严重滞后。
(2)实践单位的缺乏积极性。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院校的单方面责任和义务,他们只想直接要“合适的人才”,几乎都不想参与到培训人才中去;其次,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学生在实践和学习过程中不能为企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反而会间接增加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导致企业不愿意参与
到会计实践教学建设。
(3)会计岗位实践需求的非批量性。虽说会计工作岗位在企业中不可或缺,但大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需求量相对来说较少;再者,企业对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很高,由于商业秘密,企业也不愿意安排实习生深入会计工作,因此每个愿意参与实践教学建设的企业一次最多只录取1-3名实习生。
二、重构实践教学体系路径选择
由传统的“以学生的身份进行学习+实习”的教学体系转变为“进校就是员工,角分岗,毕业就是就业”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在现有实践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阶段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第一阶段—认知实践
刚入学的新生对会计行业的分工、发展认知度较低。因此新生军训后以一周的时间在校内“教学企业”--汇达公司以员工的身份参与到代理记账业务,从中让学生在开始会计的理论学习前能了解会计以及会计的不同岗位需掌握的能力。走进企业,既能让学生以企业职员的代入感完成自身角的定位,又能够通过接触实际业务流程,对会计职业有了真实的认知。
(二)第二阶段--仿真阶段
经过一个学期的会计课程学习,为了更好地巩固和检验学生已经对会计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在第二学期利用一周的时间学生在实训室进行仿真的学习,学习内容是会计工作项目而不是知识体系。仿真阶段是根据给定的模拟的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根据会计准则确定相应的业务处理方法。这一阶段包括模块实践和分岗位实践。模块化实践可根据教学和实践的不同能力要求将职业技能划分为不同的子模块,学习一个模块就等于增加一个职业技能,如果一个模块没通过,只要修复相应的模块,这便于学生灵活学习。模块实践根据专业核心技能分为成本模块、管理模块、税务模块、审计模块等。每个模块根据相应的核心技能设置工作情况和工作任务,并可以分为几个子模块,如税务模块,包括税务计算、税务申报、税务处理。
为了能让学生熟知财务工作各个岗位之间的内部关联及外部相关部门的工作关系,掌握各岗位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在完成模块实践的同时还进行了基于VBSE(虚拟企业社会环境)的财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分岗位实践。课程要求学生根据业务需求组建4-5人的岗位明确的财务部门,各个学生分别完成各岗位工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分岗实习是针对企业和岗位工作的培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三)第三阶段--真实阶段
真实阶段就是在第三、四学期大部分会计专业课课程完成之后,学生在校内“教学企业”——汇达公司以
员工的身份进行真正的项目代理记账业务。此时,项目是一个真正的项目,力争每个项目组都做的是不同的真实的项目,所以所做的账证要作为会计档案保留。真正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零过渡”以及无缝对接。
(四)第四阶段--就业阶段
学生经过第三阶段真实的工作项目的学习和练习以后具备了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理论+实操技能。因此在第五学期的时候,学生可以以“社会人”的角走出校门在会计岗位上开始工作,实现毕业是就业。
三、开展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可以达到多赢的局面。所谓深度融合,即学校聘请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作为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开展深入合作,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并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一是把企业搬进校园,企业直接入驻学校,让学生在校内即可上岗上班。学校给企业提供免费的经营场,帮助企业选择优秀人才,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使学校成为企业发展的“蓄水池”。此外,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来培养人才,让学校成为企业发展的“节电池”。
二是开办校企合作公司,即校企共建会计实习企业,进行优势互补,丰富学校的实践教学资源。学校懂
教育规律,企业知行业需求,二者有效结合就能创造各自的价值。
第三,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学校可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的
22
纳税Taxpaying财税探讨
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强化企业内部核算体系地构建与完善。主要从如下两个方面加以实现:一是将企业收入进行合理划分。如果一个企业在经营货物与劳务税率之间存在差距,则应该分门别类的开展相关核算工作,构建一套完善的财务审计制度,从而使得企业的税赋显著下降;二是将企业的资金支出进行合理化地优化配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可以获得更多的增值税发票,以此进行抵扣。
模块化教学(四)积极地提高企业财会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
针对当前时期下我国财会工作人员素质水平普遍低下的现状,应该积极地提高企业财会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对于企业的财会工作人员而言,应该积极地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主要包括:财会工作基础知识、财务会计实践操作水平等方面的技能。针对当前时期下大多数企业财会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性不足、道德水平偏低、对财务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较差等方面的问题,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提高企业财会工作人员素质水平的对策:首先,构建内部学习互助机制,缩小财会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差距。当前
时期下,企业财会工作人员工作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应该构建内部互助学习机制。如:每个星期可以举办一场专业知识的分享会,让一些理论知识以及实
践操作能力强对其知识、工作经验等加以分享,从而缩小财会工作人员素质水平的差距。其次,应该强化财会工作人员的基本道德素质水平地提高,从而有效降低不良财会事件的发生。再次,企业还应该加强对财会工作人员的培训,主要为业务素质培训,从而促使财会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水平地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企业会计核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诸如:“营改增”为企业会计核算所产生的影响、为企业减赋、对企业的会计核算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等方面的影响,对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有效提高“营改增”政策背景下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汝婷.浅谈“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5(20).
[2]张坤.“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探讨[J].中国市场, 2015(49).
[3]张姝梅.“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品牌,2015(9).
(上接第20页)(上接第21页)
的实现增值税筹划实现税收收益。例如,企业在采购环节,对于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作为企业供应商的筹划问题,就可以利用“现金流”管理的思想,建立起不同类型供应商之间的采购比价模型,帮助企业判断选择何种类型企业作为供应商对企业本身更经济。
最后,充分合规运用进项税抵扣的相关政策规定,使企业采购成本的进项税应抵尽抵。“营改增”政策的核心是抵扣,企业实行“营改增”后税负增减,重点在于进项税额抵扣是否充分。因此,必须结合政策对企业各业务进行梳理,符合政策中可以抵扣进项税的进项业务,应抵尽抵。例如,对于高速公路通行费,可以为车辆办理ETC充值卡,获取相应的发票进行抵扣;对于小规模供应商,尽量让其提供税务部门为其代开的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
(三)完善发票管理体系
“凭票抵扣”是“营改增”抵扣政策运用的关键点,因此增值税发票管理尤其重要,电力服务企业要对发票管理建立系统的管理。首先,要完善自身的发票管理制度,发票开具须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发票传递必须有相关的登记及签收手续。其次,要求业务经办人必须要通过合法渠道获取正规发票,发票于报账环节必须经过查验手续。对于电子发票还必须有查同
手续以避免重复报账。对于收取的进项税票需按抵扣期限进行管理,防止发票超过抵扣期限不能抵扣。最后,发票应由专人保管,并建立发票使用台账,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发票库存进行盘点,并与台账核对,避免发生发票滥用的风险。
三、结语
“营改增”之所以被外界称为“中国税制的分水岭”,是因为它除了带来直接减税效应之外,还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规范市场运行秩序等方面起着多重积极效应。电力服务企业应提升自身的税务管理能力,结合企业经营业务特点,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完善财务会计核算和提升税收管理系统性,从采购供应、内部管理到市场营销全链条寻税务筹划接入点并加大税收筹划力度,从而充分享受税收收益,提升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勤.“营改增”后电力企业的税收变化及影响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6(28).
[2]夏禹晨,石琦,邵静,刘娅,王露,刘思强.浅谈“营改增”政策下财税筹划新局面[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7(5).
[1]吴荣全.“营改增”政策下企业纳税筹划对策研究——以电力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7(31).
实践经验的专家、会计师成为专业实践课的教学骨干和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而学校中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的专业教师结合实务研究财税政策,运用到企业实践中。
校企深度融合应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原则,实现互利为目的,企业可结合自身的要求培养人才;而学校通过企业的参与优化教学发展路径。
四、重构课程体系
财会转型背景下最突出的问题是传统的课程体系侧重于会计核算训练,而决策管理类实践教学不足。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符合专业能力和时代的要求,“大智移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的转变是必然趋势。因此,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亟待重构和完善。
“大智移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职能由核算拓展到预测与决策、控制等职能。课程内容由大而全,向专业化、精细化转变。因此,在实际教学体系中,要增加管理会计、内部控制、战略管理等实践项目和内容。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冲击,同时也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台。课程教学上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使单向理论传授模式变成理论实务交叉,线上线下结合,促进创新的教学模式的优化。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探索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充分利用相关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本着“就业为导向”的精神,围绕“进校即员工,毕业即就业”的目标,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多方面促进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王宏道(1965-),男,汉族,湖北省荆州市人,职务: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院长,职称:副教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投资管理。
徐丽芳(1988-),女,汉族,广东省惠州市人,职务: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会计系主任,职称:助讲,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管理会计。
2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