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途径的探索和实践
随着21世纪的来临,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适应数字化生存新环境,正在成为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能否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学校不可避免地卷入到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漩涡中,学校德育正面临着重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网络在给教育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发展所暴露出种种问题,给现实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强力冲击,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饮鸩止渴固然不好,因噎废食也不是上策。网络是一个战略高地,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抢先占领这个高地,让网络为素质教育服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11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6430万人。其中青少年和儿童占有相当的比例。由此可见,青少年与互联网已走到了一起,网络在不断改进自己的同时,已成为一个吸纳、承载青少年学习和生活
的大平台,成为青少年赖以生存的一个社区。因此,我们必须要紧跟“网络”的走向,以现实的立场,前瞻的视角,科学的态度来研究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途径德育如何抓住机遇,及时向互联网延伸,如何应对挑战和冲击等。
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适应当代学生成长、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需要,它是德育现代化的要求,是德育创新与时俱进的举措,更是重视德育,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具体体现。信息网络技术在德育中的应用,不仅引起教育手段方式的变革,更将带动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管理、师生关系乃至整个教育运行模式与机制的变革与创新。在国内,对网络德育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将丰富我国的学校德育研究内容和体系,开拓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渠道。
对此,我们进行着积极地探索与实践:
(一)加强教师、学生及家长的网络知识培训
① 强化教师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的网络技术教师队伍。
 根据教学的需要和部分教师目前计算机操作技能仍存在缺陷的状况,在过去已经完成的基
本操作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以下方面的培训:
A:字表文件编辑的规范化。根据部分教师编辑字表文件还不够熟练和规范的情况,学校对这部分教师进行专题培训;
学生个人网页
B:平面图形及音视频文件的编辑和处理。使教师学会把拍摄到的图片和音视频文件发送到网上,并能编辑和处理,能制作有创意的短片播放。
C:会创作个人网页,建立QQ。
D:使教师能够运用电脑备课、教学。学生一入学,就沉浸在现代化教育之中。
② 关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每个孩子都会上网
加快在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一定的信息素养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历史性意义,同时也是实现网络德育的基本要求。
③ 利用家长学校,共同培育网络德育平台。
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教育,在学校与家长、家长之间、家长与学生、家长与社会等各方面进行互动,形成教育合力,这正好是发挥网络的最大优势的有效手段。学校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让网络知识缺乏的家长也能了解网络,会基本上使用网络。
(二) 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活动
在各学科的教育过程中力求渗透品德教育。如,教学过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时政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教学过程中这些方面的教育能否利用网络的优势(如,网上搜索、信息下载等)来开展,在教学过程这些教育内容是否能对学生的品德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学科德育渗透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目标,也成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的重要途径。
如:有个小学开展了“网上知环保”活动,让学生从网上获取环保信息,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汇报。孩子们从网上了解了本世纪世界著名的“七大公害事件”,下载了许多环境污染的图片,得到世界环保最新鲜的信息。
又如,目前各校广泛开设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是充分的运用到网络技术教育。
(三) 丰富学生的学习教育和养成教育。
利用校园网与因特网的连接,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发展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教育资料,各类教育资料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并具有交互功能。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来提取多种多样的自主学习资源,作为他们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了解世界,培养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网络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增加了学生的视近工作时间及紧张度,为防近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我们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防近宣传、营养宣传。把“讲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正确读写姿势,科学用眼” 作为信息技术实验班学生健康守则内容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目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视力保护,落实和坚持每日两次做眼保健操的制度,学校不仅保证学生做眼保健操的时间,而且要对学生进行辅导,保证做眼保健操的质量,使之真正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通过定期对学生的视力检查,每学期检查一次视力,建立视力档案,学生可及时了解自己的视力变化;在网络上通报各班学生近视眼发病的动态状况,并将检查结果通知家长。家校共同关注,相互配合,为防近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四)借助网络实现赋予情感体验的德育课程
没有情感体验的德育课程,必将是空洞和缺乏生机活力的。我们在德育课中十分重视道德情感的激发和熏陶。如组织学生借助网络观看《战争》、《开国大典》、《大决战》、《大转折》等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九七”回归纪念日,让全校学生重温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百年国耻,一朝得雪,大大振奋了学习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专门录制了长江截流时的一些精彩场面,让学生观看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盛况,当截流的宏大场面展现在他们眼前时,每个同学的心灵都被震撼了,建设国家,为国出力的责任感在他们胸中升腾……我们还组织学生参与模拟载人航天飞船地对空连接等活动。
通过这些情感体验的活动过程,提高了学生道德认识的水平,他们把道德行为上升为一种主动的行为习惯,从而增进了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五) 开展各种“文明上网”活动,抵制、纠正不良上网行为。
针对信息化条件出现的新问题,所面临的新情况,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抵制、纠正不良行
为。在高年级中开展“网络——让我欢喜让我忧”的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活动,使同学们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出现本身“无罪”,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信息资源;针对部分学沉溺于社会上的网吧不能自拔的现象,开展"远离网吧,文明上网"签名活动,通过这项活动,校大队部可以制定"小学生上网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六)积极打造校园网站,丰富网站的内容,成为网络环境中小学德育的主阵地。
1、在校园网上建设电子图书阅览室,数百个电子图书软件将提供一个网上大书库,让孩子们在网上书海遨游。
2、尝试开通心理咨询网站,为广大学生提供网上心理咨询服务,促进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 3、创设跨时空的交流互动平台,实现心灵的沟通     
在德育网站上开设:学校信箱、校长热线、教师答疑、同学心声、家长进言、心理之约等
栏目,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ICQ、E-Mail、BBS、NetMeeting等网络通讯工具,创设交流互动平台,进行平等对话、协商、讨论和答疑等德育活动,实现心灵的沟通,极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收集与学校德育相关的问题,利用网上测试、调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实现行为自律的德育目标。
具休方法列举其三:
① 开发BBS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在“网上论坛”上互相讨论学习;可以就学习遇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充分的研讨,达到求同存异之效;可以对学校或班级工作进行讨论,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好的建议。网上讨论有其特有的优势:讨论时可以隐去真实的姓名,也就摆脱了“随大流”的状态,有利于敞开思想、讲真话,因此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纠正其偏差,解决真实的思想和学校问题。
    在闲暇时,学生也可以进入聊天室,海阔天空,谈未来、谈理想、谈人生、谈社会,广结朋友,广纳善言,在消谴娱乐中坚定自己的信念。
    ② 利用E-mail作学生的思想工作。
    开设心理咨询信箱,运用E-mal进行交谈,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能够谈心理话,容易沟通。学生有些心理话或一些敏感的话题,心里存在困惑又不便当众讨论,就可以用E-mail的方式寄给老师,老师针对这个学生的疑问直接解答,然后用E-mail直接寄给这个学生。这样既解决了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不会让学生“丢面子”。如果学生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老师可以在网上解答或发表公开信。
    设立校长信箱,学生可以通过E-mail的方式直接与校长交谈,这样既缩短了校长与学生间的距离,又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还有助于尽快地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③ 通过QQ与家长及时沟通,随时交流学生新的动态。
每个班可建立QQ,利用网络与家长联系,更加迅速有效。教师可以每天用相机或摄像机拍摄下学生学校生活学习的部分画面或短片,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发送到QQ上,使得家长更直接生动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情况,配合学校进行家庭教育,形成教育的合力。
当学校开展了重大活动时,传送出的图片,家长可直接下载留存,是很好的成长资料,又是对学校良好的德育工作肯定和宣传。
当有紧急通知要告知家长时,通过网络是最方便快捷的。如:去年突降暴雪,市政府紧急通知全市中小学停课一天,如果班主任通过QQ发布信息,可使通过其他途径没得到消息的家庭也有所准备,学生之间也可相互告知。不光实现了与家长的沟通,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在危机情况下要相互帮助。
☆ 4.开展丰富的网络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① 创办网上文学社,鼓励学生积极投稿。自己的文章在网上被点击、阅读,既满足了孩子的虚荣心,同时激励了上进心,从而引导了学生正确的利用网络,对网络的作用有更清醒的认识。
② 开展时事要闻评论活动。
③ 开创本校新闻特刊。记录学生、班级中的新闻事件。正面宣传好人好事,树立身边的榜样;记录优秀教师的事迹,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特别是刊登在各大报刊上的本校新闻要转载,在教育电视台播放的有关学校大型活动的记录片更要在校网上播放。它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宣传了学校的教育成功,起到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④ 开展多样的个性化设计评比活动。
如:个人空间版面设计大赛、自录卡拉OK歌曲大赛、PowerPoint (电子幻灯片)制作大赛等,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丰富了课余生活,花了很多时间去探究、学习相关的知识,提高了网络使用技能,更使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为他们营造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全面、主动、多样的发展,增强自主性和自信心,发展创造性品格。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通过我们的德育,使孩子身上蕴藏的无限的创造潜能得以发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