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班级教育小组工作指南

班级教育小组工作指南
第一章 班级教育小组的性质与任务
 
班级教育小组是班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诞生的新的班级管理组织,它由班级科任老师(含生活老师)代表、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班级教育小组成员分为核心成员和重要成员。核心成员由34名老师组成,主要学科老师不少于2人,生活老师1人。重要成员若干,包括班干部代表、普通学生代表和学生家长代表。在核心成员中,确定一位老师担任班级教育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班级教育管理以及班级教育小组各成员之间、班级教育小组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
    每一个教育小组成员都应该熟知班级教育小组的性质与任务,从而使自己在参与班级工作时方向明确,重点突出。
 
第一节 班级教育小组的性质
 
一、班级教育小组是班级工作的领导核心
领导核心就是决策机构,就是指挥中心。领导核心要承担掌握前进方向、明确奋斗目标、确定工作原则、制定规章制度等重要的任务。
班级的领导核心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对班级工作负总责,需要承担为班集体建设明确方向、确立目标、制定班规等与班级建设与发展关系重大的各项任务。
过去在班主任个人负责制体制下,班级工作的领导核心就是班主任一个人。现在,班级建立了教育小组,班级教育小组取代了班主任个人。在班级管理中,坚持集体决策、集体行动、集体担当责任的集体负责制。
班级教育小组依靠民主制度,依靠科学方法,集中大家智慧,调整与改善班级管理各要素
之间的关系,建设优良团队,努力进行德育内部、德育与学科教育、各学科之间的优化整合,创造师师合作、师生合作、班家合作的教育环境,形成“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的多维度班级管理模式,为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教育小组内部,组长与组员的角是有一些差别的。班级教育小组组长是这个领导集体的组织者、协调者,是这个团队的灵魂。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组长还拥有对小组核心成员的组阁权与考核权。与此同时,全体组员不仅具有班级各项工作的参与决策权,还具有对组长工作的监督、评议权。
 
二、班级教育小组是班级管理的合作团队
班级教育小组不是一般的体组织,而是一个团队。团队意味着什么?团队意味着全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追求和核心的价值理念,意味着有自己的灵魂人物,并在灵魂人物的带领下,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共同奋斗。
1.建设有特的和谐班集体是班级教育小组的共同目标。特是区别于其他班级的独
特之处,有特才有亮点。特可以是管理特,也可以是学业特;可以是环境特,也可以是活动特;可以是才艺特,也可以是人际关系特,等等,等等。班级教育小组需要凝聚全班之力,千方百计打造自己班级的特,以点带面,以点促面,带动班级工作全面发展。
当然,创建特,需要根据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准方向与突破口。教育小组要与全班同学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的创建计划,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有特,还要和谐。和谐就是每个孩子在班集体中都能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友爱、关怀,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灵。班集体充满和谐、健康的成长氛围。
2以生为本是班级教育小组价值理念的核心。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班级教育小组必须遵循的根本理念。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课程设置等宏观方面,到教育计划、教育措施、教育方法与手段等微观方面,所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今天的各项教育改革也都是基于以生为本而进行的。
班级教育小组如何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呢?首先,教育小组全体成员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保护学生个性,关注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需求。其次,要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民主治班,有关班级建设的问题都能反映大多数学生的心声。再次,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创建班级特,搭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管理平台。最后,对学生的健康负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和谐、开放的素质教育。
3班级教育小组组长是班级教育小组的灵魂人物。在班级教育小组组建之时,组长就已经被认为是小组的灵魂人物。当然,组长要成为团队真正的灵魂人物,不能仅依靠行政任命,自身还需要不断提高管理决断能力、交流协调能力和个人人格魅力,得到全体组员与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
 
三、班级教育小组是班级学生的成长导师
何谓导师,顾名思义,就是引导者、指导者、示范者。一般来说,导师可以是个体,当然
也可以是一个集体。班级教育小组就是这样一个集体,它肩负着班级学生成长导师的光荣使命与历史责任。
1.班级教育小组是学生学业进步的促进者。作为教育小组里的老师,促进学生学业进步是本职所在。当教育小组利用“日碰头、周例会、月诊断”对班级整体学情或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学情诊断的时候,教育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其中,提供各种信息与资料,提出自己的判断与见解。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学业更加具体、实在、有效的指导。特别是作为几个同学的牵手老师,对学生学业的指导不能局限于某门某科,而是着眼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优势特长发展,及时纠正偏差,科学合理安排,确保牵手对象都能得到最需要的、最有价值的指导和帮助。
作为教育小组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来说,一方面可以参与班级学情的分析诊断,另一方面还能为班风、学风建设,为解决学生学业上的困难出谋划策。而家长代表,还可以利用家长的社会资源,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或报告,组织主题活动,直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业水平,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
2.班级教育小组是学生品德修养的示范者。自古以来,我们都强调品学兼修。伴随学
业的进步、智能的提升,品德修养也是学生成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虽然人的智能与品德有一定的联系,但这两者并非总是一致的。
“品德”既是伦理学词汇,也是教育学词汇,而且在教育学中用得十分广泛。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传道”,其次是“受业、解惑”。英国教育家丹尼斯•劳顿在《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中认为,“说某人是受过教育的人,就是在称赞他,说它具有某些可贵的品质。一个教育的过程一定要成为使人产生这些可贵品质的过程”。
从教育学的角度讲,所谓品德,就是一个人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的影响下,通过自身学习而形成的对于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养成的稳定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与行事风格。“品德”本身是一个中性词,不同的人“品德”有高低之别,贵贱之分。
中学生多数属于未成年人,他们的可塑性极强。普遍的观点是,学校及老师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影响很大。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事实上,学校的德育并不总是如预想的那样对孩子成长起着积极有效的正面作用。原因是许多学校把品德教育局限在关于优良品德知识的教育上。这种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道德感悟与道德实践环节,
学生个人网页造成知行脱节,表里不一。教育者本身也不能为学生当好道德的榜样,课上讲的与自己生活中真实的行为有时相差甚远,甚至背道而驰,这些都使得学校品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肖川教授在《教育的视界》一书中指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真正具有‘道德’意义的道德教育,不是把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虽然这是必要的),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而身边的道德榜样将是这种启发与唤醒的最佳途径。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本的道德规范与优秀的品质特征,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品德修养做良好的示范。
过去,关注学生品德最多的人就是班主任,所以对学生影响也最大。经常听到说某位优秀的班主任让一些学生终身不忘。建立班级教育小组后,全体教育小组的成员都将成为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都来关注学生的品德成长,他们也成为了学生品德修养的示范者。这实际上是让学生吸收多位成员身上的优良品德,强化了榜样的力量。
3班级教育小组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呵护者。今天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许多
家长不再认为孩子的成绩与分数是第一位的。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依然十分顽固的大环境下,许多学校和家长都把学生的成绩与分数提高到了不适当的地位。因为分数和成绩牺牲身心健康的,甚至导致人生悲剧的例子屡见不鲜。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随着对教育本质认识的深化,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把孩子的身心健康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已经变成越来越多的学校与家庭的共识。
谁应该为孩子的身心健康负责呢?家长、老师与学生自身都有责任。在班主任个人负责制体制下,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较多,其他科任老师则极少涉及此类问题。建立班级教育小组之后,班级教育小组集体将承担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任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