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主要内容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亚太地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探究
【1.1 1.2】变动中的亚太地区权力结构
【1.3 1.4】当今亚太地区秩序的调整与重组
【2.1】再平衡战略提出的背景与愿景
【2.2】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主要内容
【2.3】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思想起源
【第三章】中国周边外交新政
【4.1】中美关系的历史经纬与特点
【4.2】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亚太地区现实
【4.3】从亚太地区做起构建良性互动的新型大国关系
【结论/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分析结论与
第二节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从“转身亚洲”到“再平衡”
(一)政策初衷
从奥巴马政府自2009 年上台起就大力推行“转身亚洲”——“亚太再平衡”战略。这是对其上任小布什政府“全球反恐战争”的全面回摆,从应对这样的非政府组织向应对主权国家回摆;也是对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从中东向西太平洋的大跨度转移。奥巴马政府之所以大幅度地调整美国对外战略布局,所倚仗的民意支持、学界共识、政治支持非常充裕,奥巴马上台伊始,民意支持率长期保持在六成以上,在近些年非常罕见。学界的基本共识上文已经作了分析。奥巴马政府初期所获得的政治支持不仅来自党内——希拉里心甘情愿担任国务卿一职,而且来自对手共和党——罗伯特·盖茨继续留任国防部长,协助奥巴马完成从伊拉克和阿富汗两个战场的撤军大业,以及开启新的军事部署。
2011 年11 月,奥巴马在澳大利亚国会的演讲中表示“美国是个太平洋强国,我们会长期留在这里”,承诺美国将在亚太发挥“更大而且长期的作用,包括充当和平、经济自由和人权的护卫者”。同月,《外交政
策》期刊发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的演讲稿,高调宣称美国将转身亚洲,并对美国亚太新战略的内容进行了相对系统和完整的阐述:“美国转身亚洲战略包含政治、军事和经济三方面,政治上开展‘前沿部署性外交’、‘多边外交’、‘价值观外交’等;军事上‘巩固老朋友,寻新伙伴’;经济上欲主导《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的建设,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合作机制”。这标志着美国“转身亚洲”战略正式确定,美国开始将其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
美国奥巴马政府在推出新的亚太战略时使用过不同的词语对其进行描述,包括“战略重心东移”、“重返亚洲(Back to Asia)”、“转身亚洲(PivotingAsia)”、“战略转向”等,反映了美国决策层面还未完全就该战略的性质、定位、目标区域、实施方略等出台清晰而明确的说明。在新战略推行初期,美国也是走着瞧,摸着石头过河。在这一过程中,确实出现了对其适用性和准确性的质疑。
质疑之一:美国提出要转移到亚太来,那么美国原本算不算是亚太国家?
质疑之二:美国提出要重新回到、转回到亚太地区,说明以前不重视这一地区,那么美国现在来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只是为了分一杯羹?加拿大 新印太战略
质疑之三:美国是不是要遏制中国?是不是要开启一场“新冷战”?
质疑之四:美国的重返为什么主要表现在军事安全领域?
针对这种种质疑,美国感到地区国家一时间还难以消化掉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战略,但与此同时,各种反馈回来的质疑声音有助于准确地帮助美国了解亚太地区格局的“水温”。对于奥巴马政府来说,新的亚太战略在美国国内获得了的“转身亚洲”战略开始进行微调,其最大的调整莫过于将名字改为亚太“再平衡”战略。此外,还在宣传口径和策略上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处理,主要是对外澄清该战略不针对中国,美国除了军事安全议程之外还有加强与地区国家经济合作和投资的计划等等。即对于非实质性的策略调整保持开放心态,对于政策“软”与“硬”的拿捏保持灵活,这即是亚太“再平衡”带给“转身亚洲”战略的全部改变。除此之外,美国亚太战略的实质没有变化。
这一亚太战略是奥巴马政府“全球再平衡”战略的重要一环。所谓“全球再平衡”战略,即通过调整美国在全球的战略力量的投放,达到既充分保障美国在全球的战略、商业等方面利益,又使美国战略力量运用适应美国国家实力变化的形势,避免美国国力因战略失当而过度透支。此外,是全面巩固21 世纪美国在亚太主导地位的“世纪领袖型”战略。美方毫不讳言制定这一战略具有应对新兴大国崛起的目的。其战略目标是防止亚太地区任何力量妨碍美国领导世界。服务全球战略和维护领导地位是美国亚太战略不变的两个基本出发点。
(二)各领域协同的布局
美国“转身亚洲”——亚太“再平衡”战略涵盖针对各领域、各区域、各国别的一整套细化方案。2011 年11
月17 日,奥巴马总统在澳大利亚国会发表的演讲中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目标做了明确阐述,即:促进“安全、繁荣和人的尊严”。在政治层面,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构建同盟和伙伴国家网络。为此美国不断强化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等的同盟关系,拓展与越来越重要的地区新伙伴国家,如印度、印尼、越南、新加坡等国的接触。在地区合作、热点问题议程上,密切与这些国家的沟通和协商,派遣美政府高官和智库学者频繁造访,为亚太战略烘托气氛。
在军事层面,强化广泛的军事存在。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美第一次显着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不惜推行新的军事扩张主义。美宣布保证对亚太地区的军费投入只增不减,将把美国60%的海空军力量部署在亚太地区,军事部署要在2020 年前到位。优化美军在亚太的军事基地布局,美军2011 年起已经将一部分驻冲绳兵力转移至关岛驻扎,2011 年11 月16 日,在奥巴马访问澳大利亚期间,两国签署了一纸永久性的驻军协议。从2012 年开始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将在澳达尔文港驻扎,六年内驻澳美军人数将增加到2500 人。这是历史上美军首次常驻南太平洋地区。2012 年起,美国的两艘濒海战斗舰开始常驻新加坡基地。
支持亚太盟国在地区军事安全领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增加东亚峰会在传统安全领域的作用。在亚太地区,美国原本就有将近60%的海空军力部署在亚太,并不需要大幅增加兵力部署。从美国的亚太战略在军事层面的表现看,实际上是在进行长远的战略布点,投入上量力而行。
在经济与地区合作方面,提高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出口,增加对亚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持,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进程,打造“下一代高标准的区域自由贸易规则”。目前,美国正在推动三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分别是同11 个亚太国家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同欧盟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同47 个国家的“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
美国一再表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一个面向21 世纪、高标准、全面的自由贸易协议。推进民主、人权价值观也是美国亚太战略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涉及到许多秘密行动,美国基本上不会公开的,实际情况难以为外界所知晓。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透露出任何蛛丝马迹。比如美国经常以人权为借口企图干涉中国内政,美国民主基金会等大量有官方背景的民间组织都在世界各地积极活动。经一家德国媒体最先报道,基辅广场示威者所散发的宣传单与“阿拉伯之春”街头示威者手里的宣传单惊人相似。该媒体此前曾公开报道称美国和德国政府积极资助了乌克兰反对势力。在亚太地区,美国对缅甸军政府以人权情况为由长期施加制裁,而在缅甸启动国内政治改革,进行多党参与的全国选举后,美国仍然没有对其取消制裁,导致缅甸经济和旅游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在柬埔寨2013 年的议会大选中,亲美的“救国党”在选举前后与执政党的对抗都反映出美国在高调推行其民主人权价值观的时候,其实际所作所为都不以尊重有关国家民意和人权为念,是别有用心和极不负责任的。
二、亚太“再平衡”的地区支柱
(一)联盟体系
在西太平洋地区的联盟体系对于美国亚太战略至关重要,这些国家希望美国在亚太地区平衡中国的影响力。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点地区是西太平洋沿岸,美国的军事基地坐落在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构成了美国的战略前沿,这些盟国为美国提供着优质资源、牺牲着经济利益、承担着战争风险。如果这些军事基地改作商业开发,其每年的收益会远远大于美军付给的租金;其本国军队的部署和调动肯定会受到美军的监视,不利于其军事安全;一旦发生战事,美军任何基地都有可能遭受打击,即便在平时,美军基地也容易成为的袭击目标。美军基地的扰民问题也不容忽视,日本与美国就普天间基地的搬迁事宜已经商谈了很多年,至今尚未彻底敲定。
经济上,亚太“再平衡”战略还要靠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为美国制定的游戏规则买单。奥巴马在2009 年宣布美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计划”,并一直将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框架的成型作为美参与亚太投资与贸易自由化进程最重要的手段。美目前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竭力“以我为主”,拉拢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打造TPP,无非是要设置合作中的“美国标准”,以此规范中国,提升美在经济领域全面针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的贸易竞争优势。试想,中国在美国“转身亚洲”战略提出之前就已经成为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亚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或是最大出口市场,而且迄今没有国家可以替代中国成为这些国家的主要合作伙伴。中国的发展速度或者市场扩张规模假如被美国的TPP 协定排挤或者
压制,日、澳两国以及美国的其他地区盟友都会为此受到利益损失。因此,美官方一再表达对于中国加
入TPP 的正面态度,但是目前仍坚持对中国关闭大门。
可以说,假如亚太“再平衡”离开了盟国,根本就不可能取得实效。为此,美国就通过其他不能太激进、不能太敌视中国的手段来寻求平衡中国,同时让美国的盟友不好公开其不满和担忧。那么,插手亚太地区的几个热点问题和海上争端就是非常选择手段之一。这样不仅不会立刻让引爆地区局势,但又能慢慢激化矛盾,煽动中国威胁来恐吓盟友们就范。
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美国不断促推日韩加强安全领域合作,共同应对朝鲜威胁,同时以朝鲜导弹威胁为借口,在亚太地区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奥巴马政府在处理朝鲜核问题上的策略与小布什政府相比,有了明显发展。其特点是进一步将朝鲜核问题纳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大盘子中进行运筹,不再将该问题单纯视为美朝、朝韩双边问题或者美中朝韩俄日六方问题,而是通过借口朝鲜半岛核问题,顺理成章地强化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预置,将地区安全开关紧握在自己手中。美国最主要的盟友在东北亚,最主要的军事存在在东北亚,最大的新兴大国在东北亚。相比其他热点问题,美国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最不输理。
而且鉴于朝鲜一再直接对美进行反威胁,美国保护自身安全的主张最直接。美国要想发起挑衅,很容易到借口。美国亚太战略的威慑力主要体现于此。
关于海上争端,美国是一个局外人,但美国仍然处处争取扮演三种角,一种是作为在争端中有其重要
利益的角,强调海上航行自由不应受干扰。第二种作为是日本、菲律宾等国的盟友和友好国家,要对其予以外交、法理、资金、武力支援。第三种是作为调停人的角,希望主导争端走向。美国作为二战之后的海上霸主,一向注重海权,将控制各大海洋作为控制维系全球霸权地位的重要支撑。美国在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介入东亚地区海上争议,正是着眼于在亚太地区重新树立美国海权。依恃强大的海军,美国一直实际控制着亚太地区海权,并且擅自进行海洋管理,比如1951 年,美日签订《旧金山和约》,美国不顾中国的坚决反对,将中国的钓鱼岛的管辖权私相授受给日本。在南海,美国海军是唯一能实现有效控制的力量。其他国家,即便占据了一些岛礁,即便发生了战争和冲突,但是过后有关海域一切又恢复平静,其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制海权没有任何改变,仍然属于美国,即便占领了岛礁的一方也没有能力获得制海权,所以美国也并不感到威胁。本世纪以来,东盟、印度、日本等国将发展的目光日益投向海洋,谋求进一步抢占海洋资源和战略要地。这一方面是拓展发展利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在亚太地区战略格局加快演变、地区若干力量已经初步具备争夺制海权实力的情况下,围绕制海权的归属展开的新一轮较量。因此,近年来地区海上争端升温是结果,亚太地区各国瞄准战略格局演变的时机,大胆投身对地区制海权的博弈是原因。亚太地区国家纷纷制定海洋战略,积极强化海上军事力量,增强维护海洋权益的战略手段和措施。越南国内2007 年通过了《关于2020 年海洋战略的决议》,提出将越南“建成海洋强国”的目标。菲律宾以“纵深防御”为作战指导思想,提出“选择性海域控制”的战略。印度尼西亚近年来调整“逐岛防御”的战略思想,提出将防御范围由沿海推向近海。这使得美国也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将介入东亚地区海洋争端作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一部分。从美国近一两年的官方历次表态看,美国在地区海上争端中越来越倾向于偏离原先的中立立场。
(二)新伙伴国
2012 年1 月,美国国防部发布的战略指南——《维持全球领袖地位:21 世纪美国国防优先任务》指出:“美国的经济与安全利益与从西太平洋和东亚到印度洋地区及南亚的弧形地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这一地带的挑战和机遇都在不断发展。印太地区概念兼具地缘经济、政治和战略特性。印太拥有世界近半人口,囊括充满活力的东北亚、东南亚以及资源丰富、时而动荡的中东和非洲,还包含几处全球商贸咽喉要道。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首度将印度洋纳入到其亚太战略的整体筹划之中,推行“太平洋-印度洋”新两洋战略。这一战略决策上的调整反映出几点地缘格局的动向:
第一,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地区外交#经济与军事影响的扩大,美高层从布什政府开始重新认识印度,美印战略关系不断加强。印度同中国都是大国,存在战略上的潜在竞争关系,另外,两国之间还有旷日持久的边界争端,曾经爆发过严重的边界战争。印度一直对在边界战争中输给中国耿耿于怀,对于边界争端变得更加敏感、脆弱,造成双方为此进行的多轮谈判收获聊聊。用印度来牵制中国,甚至最终将其纳入一个对中国的包围结构之中,似乎是美国印太战略与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契合点。
第二,印度在亚洲的战略地位上升。按照平价购买力计算,印度的GDP 已经在2012 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其影响力已日益超出南亚地区。印度在外交上的“向东看”政策正被印度每一届政府不
断赋予新的内涵和举措。莫汉·辛格政府2012 年与越南签署在南海地区的油气开发协议,并派出军舰访问越南、日本等国,显示其开始在西太平洋的存在。印度莫迪新政府上台后,其“东向”势头依然不减,首次出访便到达日本。而另一方面,印度的“向东看”战略仍表现出自主性、务实性和平衡性,并非一味受到美国亚太“再平衡”的吸引,而是更多向往东亚地区的发展机遇,印度渴望吸引日本的投资,也同样欢迎中国投资。
以印度目前的实力和其同样新兴大国的身份,决定了其不至于随美国指挥棒起舞,其在南亚次大陆还面对巴基斯坦的牵制,其军力在控制印度洋上还捉襟见肘,其影响力还未完全超出南亚地区。印美合作的利益汇合点主要集中在核能与先进军火交易,而印中合作能够带来大把的真金白银。目前看,印度政府将发展经济作为国家首要任务。因此,能给予美国亚太战略的呼应仍然有限。
三、以地区主义做包装
(一)美国强调自身的亚太属性
美国宣布“转身亚太”战略属于单方面的主动战略作为,必然会对美国长期疏离的亚太格局产生战略挤压,而美国自身也会受到来自亚太国家的战略应力。为缓解这种可能造成摩擦的情况,同时为了减少亚太国家对于美国新的战略意图的怀疑,美国对外强调自己是亚太国家,从未离开过亚太地区,现在要加大对亚太地区的全方位重视和投入,所着眼的目标是地区发展的平衡性,而非针对中国。
在对内方面,美国将自身定义为亚太国家也将影响乃至扭转长期以来美国强烈的西方世界视角,在向西看的同时也向东方投入更多注意力。美国学界乃至政界许多人从传统思维惯性出发,站在西方战略视角看待当今东亚崛起,这导致其要么对东亚的事务和格局缺乏深入了解,犯下“瞎指挥”的错误。比如奥巴马第一任期时的国务卿克林顿,对待亚洲国家保持一贯的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