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形势下海外出版物进口业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新闻出版业大发展的时期。“十一五”末期,我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日报总发行量已居世界第一位;电子出版物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然而,据同期发布的《中国软实力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不足4%,而美国和欧盟则分别占到43%34%。这两组看似矛盾的数据说明国内出版物,尤其是科技类出版物在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上与国外仍有着巨大的差距。
以刊为例,英国著名科技期刊《nature》,周刊,一年52期。机构订价折合人民币两万元左右每年。而普通开本,每期100页左右的国外科技类月刊,一年12期的订价普遍也要几千甚至上万元。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出版社爱思维尔,最贵的一份学术刊物全年订购的外币价竟达三万欧元。
用这么贵的价格去买一份杂志,在国内真的是很难想象的。可是在各专业领域的学校、科研院所和医院等单位,每年都要分别拿出几十万、上百万的经费来购买和使用这些外文资源。在现阶段,代表各学科最前沿科技水平的出版物大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这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而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简称中图公司)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担负着这项为国家引
进海外出版物的重要使命。
2011年全年,中图公司图书、报刊、数据库等海外出版物进口业务创造的纯利润为8685万元,占中图公司总纯利的113%,占中国出版集团总纯利的21% 所以,无论从社会效益角度还是经济效益角度来讲出版物进口业务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出版社采用纯电子的方式进行出版,原来一直连续出版的纸本刊物,很多也转成了“online-only”的纯网络版。像爱思维尔,施普灵格等国际大型出版社,已经把自己所有的刊物都做成了电子版,不仅是正在出版的期次,也包括过去一直到创刊年的所有回溯内容都实现了电子化,并把各种书刊的电子资源集成为数据库进行销售。国外网站源码
这种数字化出版的变革,对中图公司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最直接也最痛入体肤的是:它引起了市场格局的改变。在传统的以纸质载体为主的出版物进口市场上,中图公司已经建立起了绝对的品牌优势,长期占据着六成以上的市场份额。一旦没有了纸质媒体,没有了书、报、刊等实物的到货,公司在发行上的服务优势便无从体现。目前电子资源的进口,需要代理商做的,几乎就只有代付外汇而已。这么简单的工
作,谁都会做,谁都能做,那么谁的动作快,谁就能抢下更大的市场份额。竞争对手们抢先一步瓜分了电子出版物进口市场。如果不及时调整策略,及时收复失地,中图公司将有可能逐渐丧失业内龙头的主导地位和话语权。
另一方面,是电子出版物进口环节的低利润率。在目前的电子出版物进口业务中,代理商的作用被边缘化,沦为向出版商代付外汇的工具。利润一降再降,手续费每笔只收一两个点。有很多单子甚至不收手续费,单纯为了抢回订单,给订户白做。只有尽快准自己的行业定位,更好的体现出代理商在电子出版物进口业务中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才能保证在自己的环节有一个合理的利润率,不被饿死。
最后,但却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对电子出版物进行内容审查。对于海外出版物进口业务来讲,内容审查工作对国家的文化安全意义重大,也是中图公司为党和国家担负的主要社会责任之一。长期以来这项内容审查的工作,一直是工作人员凭借经验用肉眼查来完成的。但如果换做电子化的报纸、期刊或者数据库,那意味着海量的数据,单凭人工不可能审查的过来;而且就算发现了反动内容,也没办法像纸本那样做简单的扣发、撤页等处理。就在2012年三月,同行业另一家单位就因为这方面的失误被永久取消了港台图书的进口权,单位领导被行政记大过。我们迫切的需要到更好的办法,为国家担负好内容审查的使命。
面对数字出版所带来的这三大挑战,传统海外出版物发行商的机遇和出路在哪里呢?
第一,在电子资源引进的同质化竞争中,在最终用户面前,怎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现与竞争对手相比不可替代的差异性?大多数订户会从不同的来源订购多种电子出版物:在购买数据库产品的同时,购买一些电子单刊。这就意味着订户在使用这些电子资源时,需要到不同的网站,不同的平台去获取和使用不同的电子资源。不同来源的电子资源在登录、检索和使用上的复杂性,让订户花大价钱引进的电子资源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针对客户需求,中图公司开发出“ejnavor——电子期刊导航平台”为用户整合了电子资源。使用这个平台,用户可以一站式的浏览和检索自己购买的所有期刊、数据库的目录信息,包括到题名、作者、文摘一级的目次信息和全文链接。对于中图公司订户,根据其订单可以直接为他们集成好订购的全部电子资源,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操作就可以管理和使用。谁能为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订户就更放心把订单留在谁的手中。
第二,我们能为出版社做些什么?让出版社信任我们,依赖我们,更重要的是——愿意付钱给我们?国外大型出版社的自主营销咄咄逼人,现在经常是出版社已经跟订户谈好了产品价格,到我们做下代付汇,只给很少的一点手续费。在出版社面前,代理商俨然已经成了代
付外汇的工具,留给我们的利润空间小之又小。但如果代理商能帮助出版社推广产品,增加订单,出版社是愿意按一定比例付钱给我们的,如果能签下产品的独家代理协议,那更意味着出版社在中国市场上对某一代理商的完全的信任与依赖,也意味着更大的议价权和利润空间。除此之外,中图公司可以利用自己在业内的影响力和纸本发行网络,开发和销售自己的目录产品,这样既为订户在海外出版物订购的选择上提供了完善的服务,同时也为出版社推广自己的产品提供了一种上佳的解决方案。在这一点上,新华书店总店信息中心的《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汇编》和《新华书目报》的成功经验值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长久以来,中图公司每年为用户提供的图书目录、报刊目录等,都只是为方便订户订购外文出版物而免费提供的。在业内我们的目录最全面、最权威,面对“不差钱”的国外出版社,这一块的市场潜力是不容忽视的。
第三,内容审查的工作对党和国家的意义重大,如果在电子内容审查上,别人都做不好,而我们做好了。那就意味着,我们或许可以有机会争取到更有利于我们的政策支持,比如独家审核权等,这对企业的帮助将是巨大的。在具体战术上,要实现对电子出版物的内容审查,需要一套软件系统,开发工作可以外包,交给软件公司来做,但务必要由我们自己的技术人员掌握核心技术和全部源代码。这一点非常重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和源码,意味着我们对
软件平台的后期维护和改造掌握着主动权,而不会受软件公司的扼制。没有一支由真正懂技术、长于开发的it专家领导的的核心技术小组,就无法把核心技术和源代码掌握在自己手里。即便软件外包公司为我们开发出了产品,一方面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和评价软件性能的好坏和价值,另一方面,据经验看来,如果完全交给软件公司来做,软件的后期维护和改进将会举步维艰。首先到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人才,建立核心技术小组,并在薪酬待遇确保能够留住核心人才,保证小组成员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电子出版物的内容审查软件平台不会是一劳永逸的一次性开发,而应当是一项长期的、与时俱进的工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