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试验收方案
一、测试方案
1概述
软件产品在发布前,如果能够经过全面的测试过程,可以有效控制软件缺陷最后遗留给用户,从而减少软件质量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返工修复本钱,增加用户对产品的信赖程度,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软件测试过程应该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是平行进展的,测试方案应该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已经开场制定了,随后的工作那么会伴随着软件开发的过程逐步展开。
目前的测试主要还是依赖于开发人员自测或测试人员非流程化测试,这是有一些不妥或需要改良的地方:第一是开发人员和专职测试人员可能关注点不同,思考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开发人员测试出结果不能覆盖全面;第二开发人员更多的喜欢并乐于研究一些代码上的东西,让开发人员频繁的做测试会产生抵触情绪,通常会没有耐心去深入测试下去,或许可能发现不了深入的系统问题;另外测试人员如果没有建立起测试流程化理念,会导致测试的随意性和盲目
性,对软件的质量也无法做充分的肯定和把控,缺乏流程化测试,也不利于技术的积累和传递。
测试人员会告诉你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发现bug。但我们知道测试永远不能发现所有的bug,而且不可能去测试软件质量。许多领域内专家也竭力主X软件测试的目的主要是在于发现软件错误,希望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内尽可能早的发现尽可能多得bug。这种认识源于我们没有方法对软件进展完全测试,即对程序的正确性进展完全证明,但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没有使用的技术做到这一点。包括E.W.Dijkstra指出“测试只能证明程序有错, 不能保证程序无错〞。所以,人们认为能够发现程序缺陷的测试是成功的测试,测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发现尽可能多地缺陷。然而不幸的是,这种对软件测试过分单一的阐述和解释会带来两个原那么性的问题。
首先,尽可能早的发现尽可能多的bug,会使软件测试成为一个数字游戏。大量的bug数量的统计会意味着软件测试的工作做的特好?大量的bug数量并不一定意味着测试的结果是最重要的关键问题被越早被发现, 另一个潜在的方面,简单的尽可能早的发现尽可能多的bug将导致貌似bug统计数量的爆炸,这是因为许多虚报或者重复的bug也被统计在内了。缺陷表现在
许多方面。如果一个测试这部花费时间对导致bugvalidation verification的原因作认真的调查研究,那就有可能导致对同一个错误根源引起的假设干个bug作假设干个bug报告。不幸的是,许多测试人员〔不一定是新手〕经常坚信他们越早发现越多的bug可以改善软件质量。请记住,我们并不能测试软件质量!
其次, 当测试工程师集中精力寻更多的错误,他们往往跳过一些不容易发现错误的地方或者想当然认为一些地方没有错误,从而使软件测试覆盖率降低。有证据说明,许多测试人员由于太过专注于发现重大或者重要的错误,往往忽略过一些极易发现错误的所谓简单地方。比方,在测试边界条件的时候,测试人员会简单的在边界条件有效值X围内指定最小值、最大值和中间值来做测试,如果通过那么认为没有问题;但这样那么错过了超出边界条件的无效值的验证。比方,最小值减一〔Min-1〕和最大值加一〔Max+1〕,这恰恰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角应表达在质量度量,质量控制和缺陷预防等方面,遵循应用系统的质量标准,有效的计量和评估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其他属性是否到达或满足质量标准;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开发流程和处理过程以及职责定义符合软件质量标准要求;通过开发过程中
各个环节的正式检查,程序代码审查以及可测性的检查等预防缺陷发生;作为客户代表,建立客户档案,准备产品支持效劳数据等。
从长远考虑,测试人员需要很强的软件测试技能和对软件工程的深刻理解,要知道测试存在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测试工作应在软件开发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展开。软件测试应贯穿于软件定义与开发的整个期间。因此,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程序编码等个阶段所得到的文档,包括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规格说明、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以及源程序,都应当成为软件测试的对象。测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用途:
质量改良To improve quality.
应用于关键应用中的计算机和软件系统出现问题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软件错误将引起巨大的损失。比方软件错误可以导致飞机失事,火箭失去控制,股市交易中断等。更糟糕的是,比方计算机2000年问题,产生于家庭手工作坊式的计算机工具系统差一点导致现代社会中止在21世纪降临的第一天。在嵌入式应用系统中, 软件质量和可靠性更是生死攸关.
质量意味着产品符合设计的要求规X。正确性是软件质量的最低要求,正确性是指软件符合
特定环境下可运行的要求。调试是软件测试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程序员定位和修复软件错误的一个过程。发现和修复错误是程序调试的主要目的。
验证和确认For Verification & Validation (V&V)
软件质量是客观的,能被准确地度量和比拟。质量属性包括功能性,可用性,平安性,可靠性和可测性等;而价值是主观的,价值的判断包括满意度,足够好,幸福感,喜好性,憎反感等。软件测试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验证和确认软件质量。测试作为一个度量尺度,是一个验证和确认软件质量的过程。测试人员对产品质量的评测主要基于对测试结果的解释,比方软件是否在特定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软件质量依赖于对软件需求的正确分析和设计以及实现, 测试有助于提高软件的质量,但是提高软件的质量不能依赖于测试。测试与质量的关系很象在考试中“检查〞与“成绩〞的关系。学习好的学生,在考试时通过认真检查能减少因疏忽而造成的答题错误,从而“提高〞了考试成绩〔取得他本来就该得的好成绩〕。而学习差的学生,他原本就不会做题目,无论检查多么细心,也不能提高成绩。可见,软件的高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靠测试修补出来的。所以,我们不能直接对质量进展测试,但我们可以通过测试质量相关的因素对软件质量进展度量。
质量因素表现在三个典型方面:功能性,工程性和适应性。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可视为软件质量的三维空间。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功能性〔外在质量〕Functionality (exterior quality)
正确性,可靠性,可用性,完整性
工程性〔内在质量〕Engineering (interior quality)
有效性,可测性,文档化
适应性〔未来质量〕Adaptability (future quality)
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可维护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