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数据分析报告最新6篇
网站分析报告 篇一
    整体形象设计
    整体形象设计包括标准字,Logo,标准彩,广告语等。首页设计包括版面,彩,图像,动态效果,图标等风格设计,也包括banner,菜单,标题,版权等模块设计。首页一般设计1-3个不同风格,完成后,供客户选择。
    记住:在客户确定首页风格之后,请客户签字认可。以后不得再对版面风格有大的变动,否则视为第二次设计。
    开发制作
    调试完善
    宣传推广
    宣传推广的基本方法有:
    2、各搜索引擎登录;
    3、准备新闻稿件在各新闻公告板发表;
    4、合理使用Email邮件列表;
    5、广告条交换;
    6、付费广告。
    网站成功推出后,长期的维护工作才刚刚开始,我们需要做到的是
    1、及时响应客户反馈;例如可以采取Email自动回复功能,然后在1-3个工作日里解决问题,再次回复;
网站分析报告 篇二
    虽说科学的营销策略运用可以使企业提升销售业绩,但这一切都建立在洞悉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我们要想制定出科学的策略,只有首先到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然后抓住需求,进而创造需求,引导需求,才能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营销方案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
    1、价格
    我国尚不发达的经济现状决定了我国绝大多数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敏感性。淡季商品由于供求关系的失衡决定了其价格的低廉,相对于旺季产品居高不下的价格,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钟情于“换季购买”,以求实惠。如今年夏天在郑州等地出现的羽绒服热卖就是价格在起主导因素,“波斯登”“丫丫”等著名羽绒服在今年夏季的销量竟然超过了去年冬季,郑州银基商贸城一位经销“波斯登”的商户就创下了一天销售 300 多件的佳绩。分析其原因,在冬季售价 300 多元的羽绒服,在夏季仅售 100 元左右,巨大的差价直接造成了羽绒服的旺销。对消费者来说,淡季购买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
    2、观念
    有很多产品销售淡季的产生仅仅是由于人们的消费观念造成的。如冰激凌,糖果,啤酒等一次性消费品,人们对这些商品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好像并不强烈,造成了销售淡季的产生。但消费观念只是消费者心中的一种看法,它会随着消费者思想的转变、对产品认识的加强而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消费观念具有可变性。如啤酒在天热旺销,天一转寒马上就转入销售淡季,但有人认为冬天不宜喝啤酒就有人喜欢冬天喝啤酒,这就是啤酒冬天仍有销售的原因。
销售观念引导着多数人的消费行为,但消费观念的可变性使其不可能引导所有的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就构成了淡季消费的一个来源。
    3、气候
    四季的轮换导致了气候的变化,这也造成了许多产品的淡旺季的产生。如服装行业对气候的反应最为强烈,气温的上升或下降都会对服装的销售产生直接的影响,人们对不合季节的产品需求量很少。但气候也不是一成不变,如这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冬季的气温越来越高,这种情况造成了服装的淡旺季逐渐发生了转移,原本三四月份仍处于销售淡季的春季服装,现在已经提前进入了“旺季”。
    4、地理
    在干旱无雨的西北卖不动的雨伞到了多雨的江南就会旺销,北方在8月之后杀虫类农药就没有了市场,但这种农药拿到昆明则四季畅销;中国正是雪花飘飘的寒冬,南半球却是烈日炎炎的酷暑。地理位置的不同造成消费者的需求不同,在此地处于销售的淡季的商品可能到彼地正逢销售旺季。
    5、战略
    作为企业,可能会出于战略性的考虑,从而选择在淡季时购入部分产品,进行备货,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一则淡季降价时备货可节约费用,降低成本,使企业在旺季到来之后的竞争中占有成本优势;二则可以保证库存,避免旺季时产品畅销,到厂家却进不来货的不利局面;三是可以维护与供应商关系,增进交流。
    6、事件
    在销售淡季中,某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可能导致销售由“淡”转“旺”。如 6月、7月原本应是电视销售的淡季,但 2002年世界杯的开战却直接带动了电视机的销售,使得电视机在 6、7月份的销售额直线上升,这个淡季非但不“淡”,销量还直追旺季。
    7、时间
    对一部分中间商来说,时间上的差异造成了其在某些商品的淡季进货。如一位做外贸的商人,他在国内采购的货物运输到非洲,通过海上运输大概需要 3 — 4 月的时间,这就要求他在皮货生意的旺季来临之前 3 — 4 个月就要备货完毕,然后向非洲运输,才能在非洲的皮货
旺季来临之时赶上销售。
    8、其他
    除去上面七种原因之外,还存在着部分淡季的需求,每年5 —— 9月西服处于销售淡季,但在很多正式的场合(如大型的会议,正式的宴会等)仍要求到会人员穿西装,从而显示会议的正式性、重要性等。这些消费也同样构成了销售淡季的部分需求。
网站数据分析报告 篇三
    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尤其是山区铁路及大量隧道、桥梁的建设,铁路通信存在着许多弱场强区和覆盖盲区。直放站成本低、组网灵活、施工周期短,为解决弱场覆盖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铁路无线通信网络中使用了不同厂家、类型的直放站,分布区域广,使用数量大。由于使用直放站的区域大多在偏远的山区,交通条件差,这就给设备的维护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设备进行巡检维护和管理。因此,使用一套综合管理系统对不同厂家的直放站设备进行有效管理,不但可以远程对设备进行监控,而且能够对直放站的各种故障、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套系统就是直放站综合网管系统。
    1系统设计方案
    1.1系统构成
    直放站综合网管系统主要由本地监控单元、通信信道和网管中心三部分组成。监控单元是指安装在直放站设备内部的监控电路,完成加电初始化与自检,近端机和远端机信号的采集、控制、处理和告警,直放站各种参数的本地显示,与网管中心数据交换等。通信信道是指连接监控单元与网管中心的通信链路,完成监控单元与网管中心的物理连接。网管中心是网管系统的核心,接收各个直放站监控单元发回的信号,完成直放站参数配置、数据采集控制、告警信息处理,以及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
    1.2系统功能
    直放站综合网管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兼容性好,支持多个厂家、多种类型设备;
    (2)系统组网灵活,支持TCP/IP协议;
    (3)能对接入到网管中心的每一个直放站设备状态实时检测,可远程设定站点参数并控制直放站工作状态;
    (4)具有完善的告警功能,当设备出现异常时,具备声、光等多种形式的告警显示功能;
    (5)直放站主动告警准确率达到98%,网管中心接收告警及查询信息成功率在95%以上;
    (6)完善的历史数据查询,灵活的数据统计和报表打印;
    (7)采用数据库管理,可以方便地对站点进行管理,还可以对各个站点进行详细的设置,保证设备数据采集及时、完整;
    (8)支持电子地图,并可由用户配置管理地图,方便用户直观查站点;
    (9)增加直放站信息及相关信息的导入、导出功能,用户按照系统提供的模板整理数据,能批量管理更新本系统的直放站及其相关。
    1.3系统软件结构
    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不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是将整个软件看作是一个个离散对象的组合。这种基于对象分解设计使软件结构更加稳定,通过封装和继承方便对象的构造和扩充。系统软件结构采用C/S机制,以系统对象为基础,具有显著的模块化特征。
    2网管系统结构
    2.1总体结构
    根据现场维护需要,网管系统采取两级结构设计,分为段级网管中心(一级网管中心)和车间级网管中心(二级网管中心)。段级网管中心提供数据查询、统计和报表等功能;车间级网管中心对车间管辖的各种类型的直放站进行远程操作,包括站点设置、接收报警等,并能存储历史数据及统计分析数据。
    2.2网络结构
    按段、车间建立分布式网络结构,如图1。这种网络结构以车间为单位,每个车间有一套独立的监控系统,安全可靠性高。各个车间网管系统互不影响、相互独立,能够满足各车间自行维护本地系统、自行管理本地直放站的需求。
    2.3通信结构
    系统中包含多个物理实体,如直放站、监控终端等。为保证各实体之间可靠通信,将通信协议划分为三层。由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管理层,如图2所示。
    (1)物理层
    物理层为整个系统的最底层,主要作用是与各种设备进行通信。设备本身具有监控单元,监控单元均有通信协议,通过物理层即可实现监控数据的收发。收发的数据将传给数据链路层,由数据链路层完成数据的存储。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为整个系统数据交互的核心层,与数据库之间进行通信,将物理层传回的数据
存入数据库,在需要调出数据时可灵活调出数据,并传到管理层。为了适应多个厂家、多种设备,其设计必须能够支持不同厂家多种协议格式的数据。
    (3)管理层
    管理层与整个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相连,与数据库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具备安全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等管理功能。
    2.4功能模块
    本系统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管理系统,由多个模块组成。具体功能模块如图3所示。
    (1)系统管理模块
网页模板免费网址    主要完成用户和权限设置、设备参数编辑、各种日志的获取和导出操作、传输服务的启动和关闭、系统测试等。
    (2)直放站信息管理模块
    用于直放站设备接入后标识引入的站号,可直观显示-直放站拓扑关系和本地区覆盖分布情况,并对信息进行查询、新增、修改、删除,对的参数信息进行新增、修改、删除等。
    (3)报警管理模块
    实现对报警数据的实时采集和集中监视,辅助运维人员快速发现问题并定位故障,自动生成报警工单,完成对报警信息的处理等。
    (4)统计分析模块
    分析下行输入、输出和下行驻波的关系,统计各个站点的报警信息,检查近远端设备配对情况,分析站点的参数对象是否完整、各种门限是否符合要求等。
    (5)数据处理模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