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想让学生爱上课堂,除了良好的教学态度与技巧外,最为关键的则是具备生动有趣的教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与枯燥无味的电脑软硬件打交道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知识带来的快乐与乐趣。那么,本篇文章将带来几个生动有趣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案例,一同来感受吧!
一、制作PPT个人简历
课程目标:学会PPT的制作技巧,并借此熟悉自我介绍的技巧与方法。
教学过程:
1、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PPT的制作方法与常见的技巧,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内容,可以是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班级美景等等。
2、学生回家后,拍摄一段简单的个人视频介绍,以此为素材,创建PPT,完成对自己的个人介绍。
3、在课堂上,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并互相点评,讨论各自的优缺点。
4、老师总结此次活动的目标,号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利用所学知识,发挥创造力。
二、用贪吃蛇游戏制作计算器
课程目标:熟悉JS语言编写与网页样式美化,达到对程序算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1、老师向学生讲解JS的开发与运用方法,并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创建一个简单的贪吃蛇小游戏。
2、在学生逐渐理解JS编程思路与语言基础上,带领学生完成一个简易计算器的编写与设计美化。
3、学生在完成程序后,作品进行展示,并进行交流讨论,相互指出代码的优化点。
4、老师总结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指出在将来学习中要多用到JS等语言技术,注重实际操作与编程算法的联系。
三、利用Word快捷键拓展学习与生活
课程目标:学习Word快捷键的使用,提高学生文档制作的效率,并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操作快捷的技能。
教学过程:
1、老师首先向学生系统地讲解Word快捷键的使用方法,并带领学生进行练习与操作。
2、学生回家后,利用Word制作几份文档,完成诸如填写常用表格、设计海报等任务,同时记录实际使用快捷键的体验感受贪吃蛇编程教学。
3、课堂上,学生归纳整理出Word快捷键的常用规律,并对这种操作方式进行展示。
4、老师总结此次教学,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多进行快捷键的使用,提高自己的操作效率。
结语:
生动有趣的教案并不是一昧地追求制作过程的精致与繁琐,而在于老师的灵活运用与创造与学生实际联系的教学模式。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而言,生动有趣的教案更多的是强调理论
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打破学科与场景之间的刻板印象,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应用的乐趣与实用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