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的Seldinger技术在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
【摘 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的seldinger技术(mst)在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2例肘部无可视、可触摸血管但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弹性差,视觉和触觉均难以辨认静脉深浅和走向,应用mst置管。结果:52例患者均从肘上置管,且均一次成功,成功率 100%,且导管留置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seldinger技术,提高了picc的置管成功率,提升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避免资源浪费。
【关键词】改良seldinger技术;picc;超声引导
【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63-01
steeleseldinger技术原为应用于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置管技术。为解决长期静脉输液患者的疑难血管穿刺问题,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开始于b超引导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1] 2012 112月,我院p i cc静疗小组护士对52例无法应用传统方法置入p i cc患者,其中3例为传统picc法失败患者,应用在超声导引下的经seldinger穿刺的picc技术,全部一次成功置管,成功率达 100%,且导管留置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52例患者均为肘部无可视、可触摸血管但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其中女性37例,男性15例。年龄3691岁;其中乳腺癌22例,白血病7例,肺癌3例,脑梗死8例,脑出血12例。
1.2 方法
1.2.1 使用材料 巴德三瓣膜式4frpicc导管1套,site rite*5血管超声、改良塞丁格、超声导引包1套及常规picc置管的物品。
1.2.2 穿刺、置管方法 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并签署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知情同意书。患者取平卧位,体外测量置管长度与臂围同常规piccb超探头涂耦合剂,在上臂贵要静脉侧行横断面扫描,寻最粗静脉(注意与动脉相区别,静脉容易压扁)。穿刺前术者戴无菌圆帽、口罩,穿一次性无菌手术衣,戴手套。皮肤消毒、 铺无菌巾,建立最大化无菌区,b超探头涂无菌耦合剂并套无菌探头罩,重复上述定位,移动探头将横断面静脉置于横标尺中央位置,根据血管深度选择不同导针器并将穿刺针放入其中;术者左手固定超声探头,
右手持针穿刺,b超界面显示的针尖进入血管、穿刺针末端有血液滴出后撤掉b超探头及导针器,将导丝沿穿刺针末端送入血管约2030cm后撤掉穿刺针;穿刺点局部注射0.2%利多卡因注射液0.30.5ml,持切割刀扩皮(深浅根据患者皮下脂肪厚度确定)至刀片进入2/3左右,沿导丝送入导入鞘,当鞘管全部送入血管后,撤出导丝及鞘芯,左手中指和无名指按压插管鞘前方静脉,左手拇指封堵鞘管口,以减少血液溢出,从导入鞘口处置入相同规格的picc导管至体表所测量的刻度,撤扩导入鞘,修剪余下的导管,连接延长管,抽回血,确认picc导管在静脉内,固定导管并正压封管,穿刺点处放4cm×4cm无菌纱布,外覆盖3m无菌透明敷贴,并予24小时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