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方案
1 高校Java课程体系
高等院校的Java课程体系包含以下课程:《Java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J2EE应用开发》以及《Android应用开发》,各门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如下:
①Java程序设计:
JDK的安装,环境变量的设置;Java基本语法;类与对象;继承与多态;异常处理;图形界面设计;输入与输出;多线程。
②JSP程序设计:
Tomcat服务器的安装与启动;JSP标记的使用;JSP内置对象;JSP中的文件操作;JSP中使用数据库;JavaBean的使用;JavaServlet的使用;MVC模式。
③J2EE应用开发: java知识体系
struts2、hibernate、spring三大框架的整合;
④Android应用开发:
Android模拟器与常用命令、用户界面设计、基本程序单元Activity、Android应用核心Intent、Android事件处理、资源访问、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应用开发、Service应用、网络编程及Internet应用。
2 Java课程体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重理论知识教授,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高等院校里,大部分Java课程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突出理论教学,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受到课时限制,现行Java课程教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往往是学生在课上的理论教学中感觉对知识点理解得很好,但一到实际编写程序时便会觉得无从下手。
2.2 教师缺少项目实践经验
一方面,高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招收新人充实师资队伍时,过分注重学历门槛,轻视
实践经验,导致高等院校绝大部分教师都是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他们大多缺少大项目开发的经验,指导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较弱。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课程压力较大,很难有足够的时间亲自从事大的项目的开发或者到企业中去进行锻炼。
2.3 学生不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
学生对于教师没有选择的权利,高校教学中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都是固定的,不管学生认不认同教师的授课方式,喜不喜欢教师的授课内容,都要学习该门课程并保证最后通过考试,没有其他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得不到最好的教育资源,当然就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往往只是为了通过最后的考试,并没能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提高。
2.4 学生往往需要到培训机构参加二次培训
由于高校的Java课程体系的教学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开发能力,因此为了毕业后能够到理想的工作,很多学生在学校里学完Java相关课程之后,还会选择花费不菲的代价到
培训机构重新参加一次培训,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成本。
3 Java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基于以上问题,Java课程体系的教学方式亟待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用于Java这种实践性强的语言类课程,高校的Java课程教学需要寻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毕业生。
借鉴慕课教学模式: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
3.1 慕课教学的特点
①大规模的
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是指那些由参与者发布的课
程,只有这些课程是大型的或者叫大规模的,它才是典型的MOOC。
②开放课程
尊崇创用共享(CC)协议;只有当课程是开放的,它才可以称之为MOOC。
③网络课程
不是面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人们上课地点不受局限。
综上所述,慕课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优秀的课程资源被更多人共享,在互联网极速发展的当今,慕课教学将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
3.2 融入慕课教学的Java课程体系
针对于目前高校Java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更适合于用慕课的教学模式来解决:
①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很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很难适应企业的需求。而采用慕课的教学模式可以针对Java教学,
引入优秀的注重实践教学的教学资源,其中包括课程的ppt,实例程序代码,教学视频,还有配套的实战项目的源代码和开发过程的视频。
②引入优秀的教学资源之后,学生对于Java相关课程的学习就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课程的理论知识由学生在课下通过观看视频,完成作业的方式自主学习,当然这个任务由任课教师事先布置给学生,通常学生课下学习的理论知识是为下一次课做准备的。
学生在具备了理论基础之后,第二个步骤就是由任课教师在课上带领学生做一个有针对性的实战项目,并实时地解决学生在编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3 在理论教学基础上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Java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都要求学生有过硬的编程能力才可能学好,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要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理论学习由学生在课下完成
实践永远是由理论来指导的,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样要依赖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引入优
秀的教学资源之后,由教师事先为学生布置理论学习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观看视频、幻灯片、做习题的方式完成基本的理论学习任务。
②利用学习平台有效地提高理论学习质量
学生进行理论学习需要用学号和密码登录学习网站,登录之后的操作会被网站的日志系统记录下来。当学生按教师的要求看完相关视频,做完相关的练习后,系统会把该学生针对该章节的学习状态设置为“完成”,否则学习状态为“未完成”。期末考试前,系统自动统计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任何一个章节没有完成的学生,都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