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南省商丘市、周口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为什么要追求显耀的身份?对此问题的回答几成共识:要言之,无非是祈财、求名和扩大影响。
然而,有一个显然不为通行的权势规则所关注的字眼却能更准确地表述我们心中的渴慕,那就是“爱”。衣食一旦无忧,累积的财物、掌控的权力就不再是我们在社会等级中追求成功的关键要素,我们开始在意的其实是显耀的身份为我们赢得的“爱”。金钱、名声和影响只能视为“爱”的表征——或者是获取爱的途径——而非终极目标。
“爱”这一字眼,一般用于表述我们想要从父母或爱人那里得到的东西,怎么可以用来描述一种我们求之于社会,并受之于社会的诉求呢?也许我们应该同时在家庭、两性和社会三种范畴中
寻求爱的定义,把它视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尊重,以及对其存在的关注。获得他人的爱就是让我们感到自己被关注——注意到我们的出现,记住我们的名字,倾听我们的意见,宽宥我们的过失,照顾我们的需求。因为这一切,我们快乐地活着。你可以认为,与社会身份相关的“爱”有别于两性之间的爱,婚姻不是其归宿,也有别于父母之爱,其施与者通常有附带目的,然而,你并不能否认这种爱的接受者一样能沐浴在他人关怀的目光里,备感呵护,就像忘情于爱河中的情侣。
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1759)中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到底为了什么呢?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财富、权力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难道是为了满足自然的需求?如果是这样,最底层的劳动者的收入也足以满足人的自然需求。那么人类的一切被称为‘改善生存状况’的伟大目的的价值何在?”
“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这就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
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1890)中写道:“如果我们周围每一个人见到我们时都视若无睹,根本就忽略我们的存在,要不了多久,我们心里就会充满愤怒,我们就能感觉到一种
强烈而又莫名的绝望,相对于这种折磨,残酷的体罚将变成一种解脱。”
爱之缺乏如何影响我们?为什么被人漠视能让我们如此“愤怒”“绝望”,乃至最残酷的体罚对我们来说都可以是一种解脱?
他人对我们的关注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便在于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受制于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评价。如果我们讲出的笑话让他们开怀,我们就对自己逗笑的能力充满自信;如果我们受到他人的赞扬,我们就会对自己的优点开始留意。反之,如果我们进了一间屋子,人们甚至不屑于瞥上我们一眼,或者当我们告诉他们我们的职业时,他们马上表现出不耐烦,我们很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当然,在一个理想世界中,我们可能更坚强一些。只要我们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清楚自身价值之所在,他人不公允的看待也不会伤及我们,因为我们清楚自己的地位和境遇。然而,我们对自己特性和品质的认识总是在一些相互矛盾的评价中飘忽不定。一会儿觉得自己聪明机巧、幽默风趣、一言九鼎,一会儿又觉得自己蠢笨如牛、了无情趣、一钱不值,在这种摇摆无定的情状下,我们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完全受制于社会的态度——若得褒杨,我们就会感
觉良好;反之,则痛不欲生。仿佛我们对他人的情感负有亏欠似的。
我们的“自我”或自我认知可以用一只漏气的气球来作比方——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他人的爱(对于气球而言,便是源源不断的氦气)来填充自己的内心,而经不起哪怕是针尖麦芒大的刺伤。我们的情绪变得难以控制,一会儿因他人的褒扬而开心,一会儿为他人的漠视而伤怀。同事的一句心不在焉的问候,几通没有应答的电话就可能使我们闷闷不乐;而如果有人记住了我们的名字,或送来一只果篮,我们又会觉得生活洒满阳光,人生何等惬意!
(摘编自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hatgpt在哪里 )
A.人们都认为追求显耀身份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金钱、名声和影响力,这体现出权势规则的通行。
B.人们在社会等级中追求成功的目标不是累积财物、掌控权力,而是财富和权力藏得的“爱”。
C.与社会身份相关的“爱”不以婚姻为归宿,不像父母之爱那般无私,接受者也同样倍感受用。
D.威廉•詹姆斯认为,被人完全漠视的精神折磨甚于残酷的体罚,这种爱之缺乏令人愤怒而又绝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针对人们对于追求显耀身份的通常认知,提出自己的观点:身份的焦虑与对“爱”的渴慕有关。
B.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是按照从“是什么”到“怎么办”推进的。
C.文章引用亚当•斯密和威廉•詹姆斯的话衔接上下文,也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支撑论点。
D.文章尾段综合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使论证形象、具体、鲜明,更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家庭和两性范畴之外,还有属于社会范畴的“爱”,即感到自己被关注,这种“爱”给人们带来快乐。
B.由于常需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取相应信息来确定自身的价值,所以人们特别重视他人对自己的关注。
C.如果一个人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了解自身的价值,清楚自己的地位和境遇,他就很难受制于别人的评价。
D.外界相互矛盾的评价往往令个人的情绪变得飘忽不定,甚至难以控制,这一切都源于自我身份的焦虑。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
这款AI语言模型,让撰写邮件、论文、脚本,制定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甚至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都变得易如反掌。和ChatGPT“聊过天”的网友纷纷感叹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ChatGPT办不成的。”
ChatGPT的迅速普及有可能颠覆许多行业。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Chinmay Hegde认为,新闻、高等教育、图形和软件设计等行业的某些工作有被AI代替的风险。
(摘编自《火爆全网的ChatGPT究竟是什么?》)
材料二:
(数据来源:金十数据)
材料三:
随着时间的流逝,ChatGPT也显现出了一系列问题:输出内容出现错误、预训练所用数据来源不透明、政治立场上“选边站队”,甚至在用户的引导下写出“毁灭人类计划书”……ChatGPT开始频频陷入争议,背后的法律安全、数据治理等人工智能(AI)的“老问题”再度显现。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肖俊认为,如果用于训练模型的数据本身有问题,那么其输出结果可能也会有问题,参与AI建模的人员其个人意志也可能造成输出结果的偏差。“就相当于教小孩,如果教的都是错误的知识,小孩就会认为错误的知识是对的。”
爆火之后,ChatGPT面临着全社会关注的一系列问题。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走向大多数人,相关的伦理与治理问题也拷问着现行的监管体系。
(摘编自贾骥业 王林《ChatGPT爆火 伦理安全拷问现行治理体系》)
材料四:
ChatGPT一经推出,便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2023年1月末的月活跃用户已经突破了1亿,ChatGPT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最近一段时间,ChatGPT的火爆,不仅让很多人参与到跟风使用当中,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和思考。
其中,ChatGPT对教育可能带来的影响,就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目前,已有学校或教育机构针对ChatGPT可能在教育中带来的连锁反应,给出了明确回应。如为了防止利用ChatGPT作弊,国外已有多所公立学校宣布禁用ChatGPT,多家科学期刊也禁止将ChatGP
T列为论文“合著者”。国内亦有多家期刊机构发布声明,提出暂不接受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工具(例如:ChatGPT)单独或联合署名的文章,或建议对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的情况予以说明。
会写作业、写论文、写演讲稿……ChatGPT的确在很多领域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能力。它的这种“超能力”若完全被无差别地应用到教育活动当中,的确值得警惕。一方面,它可能会给“抄袭”“作弊”增加一层保护,相对于一般的抄袭,依靠于ChatGPT的高科技作弊是否还能够被准确识别,在眼下看可能仍是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当ChatGPT成为学习中的一种依赖,它还可能弱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批判性思维,从而矮化教育的价值。因此,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针对ChatGP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出一些否定性规定,就目前看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