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篇一: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陕西省镇安县职业教育中心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
  镇安县职教中心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加快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步伐,创新教学内容,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组织师资力量,进行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制作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课程教学、教师备课、学生学习的高质量数字化课程资源,以满足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特制定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根据镇安县职教中心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规划建设的3门精
品课程为重点,兼顾专业基础能力课程,建设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最新成果和特的、开放共享型的教学资源库,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之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省内具有示范作用的实用和优质的教学与培训资源。带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并力争成为全市规模最大,使用率最高的教学资源库。
拟用
2年时间初步建成3门课程教学资源,其中,2013年底完成1门,2014年5月前完成2门。
二、建设方式素材资源网站
根据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总体要求,严格按照资源建设的流程,将教师
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资源,结合技术手段,丰富课程内容及表现形式。以学校与专业数字软件企业合作的方式,按照“三同时”的原则,从三个方面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
1、以数据库为支撑,建立开放共享的网络资源平台。
通过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教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通过web方式,浏览、查询、下载、使用和上传资源,并自主组织学习效果的测试与评价,实现师师、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建立普适性多媒体教学资源。
组织建设队伍,共同设计和研发特鲜明、符合国家建设规范的质量高、效果好的课程文件、知识点素材库、课件库、课程库、教材库、试题库、文献库、案例库等数字化教育资源。力争2年内建成3门课程资源。
3、以持续更新的方式,建设信息化环境。
及时充实并更新多媒体课堂教学设备,建设可以远程控制与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多媒体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建设高效优质的网络教学环境,加快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力争两年内做到,每个教室有线入网,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率提高到90%以上。全面实现教学的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步骤
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将资源的具体内容划分给教师,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步骤如下:
1、内容规划:确定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学科内容编写教师构思课程的章节内容框架、素材结构框架,搜集和整理原始素材。主要成果文件为
章节目录规划表、资源结构规划表、资源分类信息规划表等。
2、确定标准:根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颁布的《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开发技术规范(v.10)》有关规定确定资源建设的标准,必须细化到对资源每个属性的具体要求,以便于操作。
3、编制评价指标:编制资源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作为后期“资源建设专家组”和“各学科工作小组”对设计制作的资源进行审查、分类的依据。此外,明确评价标准有利于保证资源的质量。通过后期的制作、处理,形成风格统一且便于使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4、资源建设培训:对资源建设有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各部分人员掌握工作的技术细节,明确资源建设项目的目的、任务和整体实施计划等。
5、资源设计制作:分配资源制作任务,并向各学科教师下发。学科资源编写教师,完成学科内容设计、表现形式设计,以及素材脚本设计;按照工作内容分解,进入素材制作阶段,最终形成与课程相对应,风格统一的课件、素材、素材库
6、资源验收:由资源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资源建设专家组及各学科工作小组、技术小组按照已定的“资源评价指标”对学科内容编写教师提交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成果进行审查验收。
7、资源入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批量或单个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存入数据库中,在入库时要对资源的所有属性进行预校验,确保资源库中数据的精确性。
四、建设内容与进度安排
说明:根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颁布的《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开发技术规范》职信委字[2012]002 号文件规定,对表列资源类型说明如下:
知识点积件:每门课程开发不少于100、不多于600个学科内容相对独立完整的知识点积件;学科内容范围覆盖本课程全域;积件是一个内容相对独立完整的学科知识点,1个积件类似
一个积木块,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科教师可任意选择积件,组装成自己的课程。
ppt文件:原则上须为每个积件配套1个ppt文件作为教师编写课堂教学用ppt的素材文件。
测试练习题:原则上须为每门课程设计150-300道测试练习题,测试练习题尽量覆盖到学科内容的各个方面。
网络课程:将本专业积件组装成的网络课程。可以被老师直接使用,也可以由学校老师通过网络课件管理平台定制修改、重新组装成个性化的网络课程。
仿真实训软件:专业部牵头对专业情况论证,开发或购买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单机版或独立网络版的仿真(模拟)实训软件。
通用主题素材:收集或开发本专业相关的格式合格、数量足够、质量达标的行业标准、实训项目、教学案例、考核试题、竞赛方案。
五、资源建设成果
经过整个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形成我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自有的可供专业教师备
课、教学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按照示范校课程体系
【篇二:科技情报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科技情报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前言
科技情报信息资源库主要实现对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格式、不同类型的科技信息资源的大集中与统一管理,在“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上提供统一的信息发布与检索服务,满足内网各级用户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资源的需要,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顺利开展及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技情报信息资源库作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及业务系统”的基础与应用核心,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及业务系统”提供海量信息资源,是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
构建一个统一的科技情报信息资源库建设与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创建各类科技情报信息资源库,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海量信息内容,进行内容的发布,并提供灵活多样的全文检索方式及个性化服务,为各级领导及内网用户提供完善的信息内容服务。
建设目标
海量科技情报信息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最终消除信息孤岛。
建成后的应用系统平台,将达到以下应用目标:
全面整合与管理各种标准格式的科技情报信息资源,提供统一格式的转换与规范化的文献转换与编辑工具,能够进行分类管理,创建各类海量科技情报信息资源库。
通过tb级海量内容管理平台,有效地管理各种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信息资源,实现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的关联管理。
实现各类科技情报信息资源库信息内容的实时动态地发布到指定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相关的栏目上,用户可以方便的编辑、修改发布模板。 预留与各类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方便与公司其他应用系统进行信息交换、迁移或同步访问。
提供独立于操作系统的用户权限管理、用户操作审计、分析与统计等功能,能有效地保证各类科技情报信息资源库的安全。
系统功能概述
信息采集与整合
信息采集:
对于大量以纸介质存在的资源,如文件、批示、文电、督查专报、会议资料、档案资料等,通过数字化加工与处理,批量生成电子化文档,通过人工辅助标引,形成规范化的电子资源,上载到建成的相关科技情报信息资源库;
对于互联网信息资源,通过智能采集工具,分类收集与内容自动过滤,批量加载入库;
对于上报与下发的文件资料,直接标引入库。
内容整合:公司内存在的大量分散的电子文档资料,可以通过文献编辑与格式转换工具,统一进行格式自动转换与人工辅助标引,形成统一规范、统一格式的信息资源,加载入库。
科技信息内容管理
系统对采集与整合的各类
科技信息资源,采用国内领先的全文数据库进行非结构化、结构化信息内容的统一管理,具体包括:科技情报信息资源库建设与维护、用户管理、系统管理、统计与反馈等功能。
科技信息发布与检索服务
动态信息发布:通过发布平台,将建成的法律法规、内参、互联网信息、文件及批示、督查专报等科技情报信息库里海量信息实时动态地发布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指定的栏目上,供公司内各级领导及内网用户在授权范围内进行查询与浏览。
全文检索服务:系统提供灵活多样的全文检索方式,满足公司不同用户查询各类科技情报信息资源库的需要。全文检索具体功能包括:基于国内领先的全文数据库系统,在自然语言理解与处理的基础上,用户可以进行任意词检索、多字段复合检索、逻辑检索、二次检索、历史检索与距离检索等,g级数据库查询速度可达亚秒级。
信息交换与接口
系统支持xml标准交换协议,保证了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与开放性。 通过与标准的关系数据库接口,系统实现对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系统中非结构化信息内容进行批量迁移与信息同步,
实现对其他电子科技应用系统中异构数据库的统一查询和访问,最终实现异构数据库之间的平滑接入。
安全措施
系统具备独立身份认证,实现相应的安全功能;信息存储与传输加密:对用户存储信息权限进行控制,对机密文件或信息传输使用加密技术,保证机密信息的安全;用户操作审计与统计分析功能,防止用户操作抵赖等。
【篇三: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让信息资源服务于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学校信息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具体实施工作
1、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在完善学校网站的基础上充实学校ftp资源库,建立科学的资源库目录,并设立各子目录。(附:学校资源库目录一览表)
2、召开“学校信息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认真部署相关工作,明确分工,分解任务,下达指标,商讨相关问题。
3、采用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等形式,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训,使老师们掌握课件制作修改、资料下载和收集上传等常用的基本方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