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绘地理信息院完成了包括白龟山水库、燕山水库、陆浑水库、白沙水库、石漫滩水库、南湾水库、鲇鱼山水库等7座大型水库上游库区和下游工程管理区的云数据收集工作,为保障河湖划界、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
加强水库管理,是建设美丽乡村、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河湖划界作为河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和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一项主要任务。过去,由于没有划定水利工程管理范围,执法管理过程中界限不清,执法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执法管理力度不够,存在乱占乱建等违
法现象,阻碍了水库行洪,降低了行
洪能力。因此,要确保水库行洪安全,
必须尽早划定管理范围。
该院实际飞行47个飞行架次,总
飞行面积达到950平方千米,提取水
库管理范围线1886千米,保护范围线
2442千米;以机载Lidar技术获取水库
库区的点云数据和正射影像数据,制
作完成7个水库的云数据成果,可为
水库划界工作及精细化管理提供基础
数据资料。
该院院长赵海良介绍,项目采用
“无人机+激光雷达”等高新技术,能
快速、准确地获取地物三维坐标数据,
生成高精度、高密度的数字高程模型,
将复杂的地形地貌精准并形象地展现
出来,具有传统航空摄影测量和地面
常规测量技术无法取代的优势。有效
减少地面像控的布设,提高外业工作
效率,减少相应成本,而且为项目实
施提供了较高的精度保证。该技术方
法解决了传统航测高程精度低的问题,
满足了水利行业的精度要求,为水利
行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具有重要
的推广价值,同时为该技术在其他行
业的应用提供了借鉴作用。数据成果
广泛应用于水库安全管理、溃坝模型
分析、重大水利工程保障、库区灾害
监测等领域,为智慧水利提供服务。
(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河南完成7座大型水库云数据收集
□ 彭智博
近日,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与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签订“城市地质大数据云平台建设”项目合同,标志着郑州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迈入新阶段。
城市地质大数据云平台包括:一个中心——地质大数据交换中心,三大基础系统——云平台基础系统、地质大数据基础系统和云平台与地质大数据融合系统。并在基础系统上开发三大应用系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系统、地质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系统和地质云信息共享服务系统。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院长张古彬介绍,该项目的工作目标是建设城市地质大数据云平台,实现多要素城市地质大数据集成管理,将城市地质数据纳入政府共享资源目录;
建立三维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打造
“地下透明郑州”;汇聚地质环境动态
监测数据,构建地质安全与环境监测预
警系统;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地质大数
据高效利用,发挥地质调查成果在城市
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作用,形成
地质成果服务城市发展、支持政府决策
的运行机制;为空间、资源、环境、灾
害等郑州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技术服务支撑。
据了解,近3年来,河南省地质
调查院在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的支持下,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河南
省自然资源厅、郑州市政府推进央地合
作的桥梁,促成多方洽谈,成功推动郑
州市入选国家“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
试点城市,践行了“中央引领、地方
主导、协调联动、高效推进”的郑州城
市地质工作机制,基本查明规划建设区
的地下空间、地热、地下水、土地等资
源状况,评价了资源环境承载力,为郑
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可
靠的地学支撑。郑州网站建设
下一步,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将着
力发挥自身综合优势,高标准组织实
施郑州市城市地质大数据云平台建设,
围绕郑州城市规划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的迫切需求与关键问题,从地学角度
提出解决方案,打造“多要素城市地质
调查”示范工程。(作者单位:河南
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郑州启动城市地质大数据云平台建设
□ 周强 蔡春楠
4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