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学习测评方案
(适用于考试改革试点教学点·征求意见稿)
1.课程性质和测评目的
本是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的一门具有很强工程技术性的并且偏理论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能理解计算机基本运行原理和各主要部件的各项功能的实现原理,为学习本专业后继课程和进行与硬件有关的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测评主要围绕学习目标和要求展开,全面地测评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理解和了解的程度,并通过学习测评,帮助和促进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学习测评方式
本课程的学习测评由形成性测评(考核)和终结性测评(考核)两部分构成。其中形成性测评(考核)是阶段性的,有平时作业和小组讨论两种方式;终结性测评(考核)暂时采用闭卷笔试纸面答题方式,将来逐步过渡到网考方式。终结性测评时间为90分钟。
3.学习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学习测评总成绩由形成性测评和终结性测评两部分成绩构成。总成绩评定不实行双及格。
本课程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三次平时作业、两次由辅导教师组织的课堂小组讨论,以获得形成性测评成绩。学生应在完成规定的所有形成性测评项目后,方可获得参加终结性测评的资格。
课程总分按百分计,满分为100分。其中形成性测评中,三次作业各占5分,两次课堂小组讨论各占5分,即形成性测评满分为25分,占总成绩的25%;终结性测评由期末考试一次完成,占总成绩的75%。
每次平时作业应在每完成课程的两章教学内容后的一周内交任课老师批改,错误较多者应给予改正机会。教师批改作业后,应及时返还学生作业册,以方便学生对前期学习做自我总结。两次课堂小组讨论应分别安排在期中和期末之前进行,学习评语和得分应当场公布。终结性测评的成绩由各省级电大组织学科专家评定。课程总成绩由各地考务部门依据本测评方案计算并通过网络公布。
4.命题依据
(1)本课程2007年新编《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2)原文字主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王诚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3)本学习测评方案。
5.测评(考核)题型
(1)平时作业(三次)
根据每章各知识点的知识类型和教学要求,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测评方式的设计。其中
事实性知识:题型可采用选择题、判断题;
概念性知识:题型可采用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
程序性知识:题型可采用简答题、计算题;
实际应用知识:每章编制一道网络学习题,要求学生利用网上搜索工具,查有关最新知识的应用情况。
(2)小组讨论(两次,期中和期末各一次)
实施要求:
· 将学生按不同职业背景或其他方式分成8人左右一组,平时就开始逐步培养协作学习的习惯。
· 小组讨论的题目可以使用中央电大提供的题目,也可由省市电大或教学点辅导老师自定。自定题目的原则是:紧扣课程教学内容的主题;具有一定的学科深度;要突出工程性和应用性。
· 形成性测评中规定的小组讨论,必须由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在场,主持人由任课老师或小组长担任,另外要确定1名记录员。讨论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
· 参加小组讨论前,任课教师应提前两周将讨论的题目在班内公布,并要求学生做必要的准备。同一题目可由不同的学生主讲或补充,老师可做必要的引导、归纳总结。
· 对每位学生的评价,应包含叙述问题的正确性和参与程度两方面的评价。只要参与并发言即可获得基本分(3分)。建议让主要讲述的机会更多的留给平时发言少,成绩稍差的学生,平时掌握较好的学生只需给予补充即可。最后由任课教师综合评价,并量化为分数。
· 每位学生的讨论发言和评价记录应专门建立学习档案,以备工作检查和教学评估。
(3)终结性测评(期末考试)
命题原则: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考核文件的要求,对各章的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应具有较广的覆盖面,难度低但题量大,题型和内容与形考中的平时作业基本一致,尽量不涉及小组讨论的内容。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别占51%和49%。
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计算题限定在二进制数值的加减运算。
6.终结性测评各题型题量及分值
(1)选择题:本题含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2)判断题:本题含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简答题:本题含4小题,每小题6~8分,共29分
(4)计算题:本题含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附:样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加法运算一般通过 来实现。 (答案:D)
A.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 B.反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
C.补码运算的十进制加法器 D.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
2.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 加形式地址。 (答案:C)
A.基址寄存器内容 B.堆栈指示器内容
C.变址寄存器内容 D.程序计数器内容
3.RAM芯片串联的目的是 。 (答案:B)
A.增加存储器字长 B.增加存储单元数量
C.提高存储器速度 D.降低存储器的平均价格
二、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在括弧内,正确打√号,错误打×号。
1.输入输出指令的功能是进行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
答案:√
2.半导体ROM信息可读可写,且断电后仍能保持记忆。( )
16进制答案:×
3.在采用DMA方式传输数据时,数据传送是在DMA控制器本身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
答案:√
三、简答题:
1.简述计算机运算器部件的主要功能。
答:主要功能包括(1)由其内部的算术与逻辑运算部件ALU完成对数据的算术和逻辑运算;(2)由其内部的一组寄存器承担对将参加运算的数据和中间结果的暂存;(3)作为处理机内部的数据传送通路。
2.确定一台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并评价其优劣,通常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1)指令系统的完备性,以常用指令齐全、编程方便为优;
(2)指令系统的高效性,以程序占内存空间少、运行速度快为优;
(3)指令系统的规整性,以指令和数据使用规则统一简单、易学易记为优;
(4)指令系统的兼容性,以同一系列的低档机的程序能在新的高档机上直接运行为优。
3.相对主存来说,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具有什么特点?它在计算机系统中是如何发挥它的作用的?
答:CACHE具有容量很小但读写速度非常快的特点。由于少量的一些数据和指令是CPU重复用到的,若将它们从主存复制到CACHE中,CPU就不必在下次使用这些信息时访问慢速的主存,而是从快速CACHE中直接得到。所以,CACHE起到了缓解主存速度跟不上CPU读写速度要求的矛盾,提高了CPU的运行效率。
四、计算题:
1.将十进制数(0.71)10变换成BCD码、二进制数和16进制数,将(1AB)16变换成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二进制需要小数点后保留8位。
答案:(0.71)10=(0.01110001)BCD=(0.10110101)2=(0.B5)16
(1AB)16=(000110101011)2=(427)10
2.已知X=-0.1101,Y=0.0001,分别计算X和Y的原码、补码、-X和-Y的补码、X+Y的补码、Y-X的补码。
答案:[X]原=(1.1101)、[X]补=(1.0011)、[-X]补=(0.1101)
[Y]原=(0.0001)、[Y]补=(0.0001)、[-Y]补=(1.1111)
[X+Y]补=(1.0100)
[Y-X]补=(0.1110)
3.写出X=10111101,Y=-00101011的双符号位原码、反码、补码表示,并用双符号补码计算两个数的差。
答案:
原码 | 反码 | 补码 | |
X=10111101 | 00 10111101 | 00 10111101 | 00 10111101 |
Y=-00101011 | 11 00101011 | 11 11010100 | 11 11010101 |
X-Y | 0110010010(溢出) | 1111101001 | 00 11101000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