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479 December2019(B)
总第479期2019年12月(中)
摘要课外培训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帮助其往正确的方向上发展是我们教育从业者应尽的义务。本文从课外培训机构的教学管理和教研组织方法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促进课外培训机构健康发展的道路,帮助课外培训行业尽快规范教学管理,提升课外培训机构的教学实力。
关键词学科素养教学管理教研组织高效Explor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Management in Extracurricular Training Institutions//Yang Bai Abstract Extracurricular training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It is the duty of our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s to help them develop in the right direc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re-search organization methods of extracurricular training institu-tions,this paper hopes to explore a way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xtracurricular training institutions,help the ex-tracurricular training industry standardize teaching management as soon as possible,and enhance the teaching strength of ex-tracurricular training institutions.
Key words subject literacy;teaching management;teaching and research organization;high efficiency
我国中小学校外培训行业已经蓬勃发展30年,时至今日,校外培训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校内校外培训共同发展才能够为中国教育的改革提供强大的动力,才能共同担负起培育中国未来创新人才的重任。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当前的教育方式依然需要优化。教育需要完成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方法的传承,而教师综合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那我们该如何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呢?仅从课外培训行业来看,教师的培养需要依托于健全的教学教研管理系统,所以对课外培训机构来说,规范教学教研流程、搭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尤其重要。
1课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教学问题
it编程培训机构大概多少钱
课外培训机构普遍面临的教学问题有:教师流动性大、集体教研效果不佳、新老教师无法形成优势互补、难以形成教学口碑的规模性传播等,简单说这些表象问题背后都隐藏着管理的问题,所以很多机构在教学管理上都会遇到同一个困境——
—懂教学的人不懂管理,懂管理的人不懂教学,因此要想解决目前课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教学问题,培养教学管理人才是首要工作。教学管理者要有能力把教学和教师的日常工作管理进行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教师集体的综合素养,提升机构的教学实力,为机构带来持续的教学口碑传播。
2课外培训机构的高效教研管理方法
培训机构建立高效教研管理机制的前提是要对教研的整个流程进行精细的梳理,依据足够细化的教研流程才能够让教学管理有效执行落地,最终形成培训机构的教学管理方法论。
2.1设计管理体系
课外培训机构的业务模式并不复杂,所以适合搭建扁平化的管理架构,在培训机构的教学部门中,教学管理者的工作内容一般可分为教学、研发、培训三块,然后再根据三块工作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
第一,教学总负责人的职责是进行组织分工,比如分为教学、研发、培训三个部门,制定各部门完善的工作制度,并选出对应的部门负责人,将对应的职能权力和责任赋予部门负责人,管理者需要随时关注各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及时疏通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确保三个部门能够互相配合,有序开展相关工作。
第二,教学部负责人的职责是确保每一位教师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确保每一次集体教研达到预期效果。培训机构可借鉴一种学校教研常用的方法——
—同课异构,即同一节课的内容,由不同的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具体的学生情况分析,完成自己的备课和授课,“同课异构”的实行可以有效解决教师教研参与度的问题,集体教研的参与者都有机会分享自己对一节课、一个知识点或者一道题的见解,这一做法既能让分享的教师得到锻炼机会,又能让其他教师获得新的启发,形成更好的授课思路。
第三,研发部负责人的职责是确保课程产品能够跟上教育行业的时代需求。对于更多的中小型培训机构而言,做好课程研发和教学技术研发更为重要。研发负责人需要将培训机构的课程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对每一个课程产品的适用学生体做出详细说明,在总体“有教无类”的理念前
课外培训机构教学教研管理方法探索
杨白
(广州市明师教育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ki.kjwhb.2019.12.012
作者简介:杨白(1991—),男,云南保山人,学士,明师教育教学总监,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教研管理。
25
提下,做好“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
第四,培训部负责人的职责是为教师搭建持续进步的平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培训部要将自己打造为能够持续培养“灵魂工程师”的摇篮,首先需要制定出能够胜任教师岗位的基本标准,在此标准上
再对教师进行培养提升,每一位入职的青年教师都需要经历严格的教学能力培训才能上岗;任职以后,还需要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匹配一位教龄丰富的骨干教师作为带教老师,通过“师徒带教”制度,让青年教师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有畅通交流的平台,互相取长补短。
2.2搭建教研流程
构建教研管理流程首先需要对教研过程进行解构重组,管理者依据教研流程的解构流程对教师的教研过程进行管理。
(1)确定课程目标,熟悉课程标准;
(2)做好学情分析,根据学生水平、能力培养要求来调整教学进度;
(3)梳理教学思路,思考如何引入、衔接各板块知识,做好教学时间分配;
(4)授课内容处理,分板块重点进行讲解和训练,制作优质课件;
(5)描绘教学结构,对学科重难点知识准备充足讲解方法,设计好课堂板书;
(6)教学方法要多样,根据不同知识内容,设置实验探究、游戏扮演或辩论探讨等方式,但是主题要突出,教学活动的目的要明确,不可本末倒置;
(7)教学总结,课后对本堂课的效果进行评估,继续优化教学流程。
2.3构建教研生态
在机构教研核心思想统一的前提下,教研活动的形式越丰富越容易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教师能够在多样的教研活动中认识到教学的价值,获得更多的教学成就感。
第一,完善常规教研。管理者需要将教师的工作重心牵引至教学能力提升上来,对有不同教学特长的教师应该进行分工,先发挥教师的专项特长,再通过组织合作提升所有教师的综合能力。
第二,将“师带徒”制度融入教研管理。骨干教师需要帮助青年教师完成每一次课堂授课的过关验收,在师徒交流过程中青年教师可以得个到性化的教学提升建议,“师徒带教”制度不仅能让优秀的教学成果得以传承,还能有效降低机构教师的离职率。
第三,为教师搭建教学比武的平台。古语有云: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同样地,对教师体来说有必要定期举行授课技能比赛、学科知识竞赛等一些教学比武或教学分享活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必定能够学到众多优秀同行的教学方法和先进教育理念,这对教师的持续成长尤其重要。
第四,开展主题教研。集体教研的形式和内容应该多样化,教师们可以将一部分合适的热点话题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将教师们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抽取出来进行研讨。主题教研还可以是探讨学科知识的历史发展、邀请教育大咖开展讲座分享等形式。总之,主题教研能将学科素养贯彻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在提升教师集体教学能力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
2.4教研成果监督
搭建完整个教研管理系统后,管理者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以确保达到预设的管理目标。
第一,教研成果要明确。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要有可视化的结果。比如集体教研完成后,每一位老师都需要形成自己的高标准教案记录、教学课件等,长期积累后,每一位教师在吸取到集体研讨的精华的同时,还能形成独具特的教学风格。
第二,教研过程要透明化。由于集体研讨的内容较多,经常会出现教师对重点内容有遗漏的情况,所以集体研讨的过程应该有过程记录,比如将整个过程进行录象,也方便所有教师回顾集体讨论的过程。
第三,责任到人。每一项工作都要有对应的负责人牵头,并对结果负责,教研管理流程出现问题时需要由明确的负责人解决对应问题。
3高效教研管理方法在执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照镜子。教学管理者首先要看清楚目前组织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其次需要分析组织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最后确立出组织升级发展的目标。
(2)聚人心。教学管理者在全面开展教学升级工作之前应该先让教师团队意识到当下存在的教学问题,唤醒教师队伍的忧患意识,激发出团队的改革动力后,再为团队指明前进的方向,并提供具体有效的改革方法。
(3)定制度。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要能够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动大多数人朝向既定的目标前进,而不是一味考虑如何限制教师的行为,教学管理制度一定不能剥夺了教师的教学成就感。
(4)看结果。教学管理工作要由可视化的结果来呈现,教师集体的工作能否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是衡量管理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教学管理制度在制定之初就要充分考虑到结果的有效性问题,在执行过程中还要不断修正管理流程细节,最终创建出完整的教学管理系统。
教学的质量决定了培训机构发展的未来,学会建立完整的教学管理和教研组织系统是所有课外培训机构的必修课,有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就可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教师,更高素质的教师就能为学生带来更高质量的课堂。相信在众多教育行业从业者的共同推进下,课外培训行业的教学质量一定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创出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潘希武.创新教师综合素养培养路径[N].中国教师报,2019-
6-12(014).
编辑
张效瑞
教育管理
2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